《傷寒論》中的“氣機升降”

導讀:

今天跟著梁柳文先生一起學習《傷寒論》中的六經氣機與八大臟腑氣機升降規律。

氣機,即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由臟腑、經絡功能活動達到的運動變化,又稱為“氣機”,氣機是透過“氣化”起作用的。

氣機的“氣化”活動形式,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升、降、出、入”。

《素問·六微旨大論》:“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遠,而貴在守常”;“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化作矣”;“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己;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內經》的論述,說明了人體的臟腑、經絡均透過升降出入保持了各自的功能;同時又透過它保持了臟腑、經絡之間的相互溝通,維持機體功能的統一和協調。

01

六經氣機

所調“六經氣機”,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氣機的簡稱。

它既概括了臟腑、經絡及其功能活動(升降出入),又概括了它們在功能活動失常所產生的病理變化(升降出入失調),從而產生了六經病。

一、太陽氣機

太陽氣機,是人體衛外功能的綜合體現。

衛外的功能,又稱“衛氣”,由於它敷布於體表,又稱“太陽表氣”。人體體表的衛外作用,它是全身內在功能的升降出入,相互協調的結果。

脾胃化生氣血津液,透過其氣主升,歸於心脈為氣血,肺氣主宣發與肅降,升降結合,心肺協調,共同維持人體的氣血津液出入而環流不息。

與此同時,把津氣敷布於表,即為“衛氣”,發揮抗禦外邪侵襲的作用。脾胃運化要靠脾胃陽氣,而脾胃的陽氣,又來源於腎陽;腎藏精,要靠脾胃化生的氣血津液來補充;

為此脾胃與腎關係十分密切,沒有先後天,氣機升降出入就沒有生命活動,所以脾胃、心、肺、腎功能協調,

氣機的升降出入是太陽之氣的根本。

當邪客於表,毛竅氣機開合失度則產生太陽表證;影響肺的氣機宣發與肅降則產生喘咳證;傷於心、脾、腎則由此產多種虛衰的變證。

二、陽明氣機

陽明氣機,是人體胃腸功能的綜合體現。

胃主受納,小腸主化物,大腸主傳導,它們功能都透過氣機的降、出完成的。

《素問·五臟別論》:“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後腸實而胃虛,故實而不滿。”

胃腸這種出中有入,入中有出,虛實交替,維持了胃腸的功能。

當邪氣侵入胃腸,陽明主燥,故邪從熱化,輕則產生陽明經證,重則邪熱與腸中糟粕搏結而產生陽明腑實證。

三、少陽氣機

少陽氣機,是人體膽、三焦功能的綜合體現。膽藏精汁,透過主降、主出,把精汁注入腸中以助化物。三焦樞機轉氣機,透過升降出入而維持全身功能的正常與協調。

當邪客於少陽往往使膽氣內鬱而化火,故口苦、咽乾、目眩;三焦失樞而見胸脅苦滿。

所以,《靈樞·經脈篇》有“膽足少陽,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自轉側(胸脅苦滿的互義)”。

四、太陰氣機

太陰氣機,是人體脾(胃)功能的綜合體現。

脾主運化,氣機主升、主入;胃主受納,氣機主降、主出,這種升降結合,出入相因,維持脾胃功能的協調,為人體產生氣血津液。

當邪氣侵犯太陰,脾胃受傷,運化失職,寒溼阻滯,從而產生腹滿、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由於溼阻於中,胃氣失降而上逆,故有食不下,嘔吐等證狀。

五、少陰氣機

少陰氣機,是人體心、腎功能的綜合體現。

心主血脈,主火,主神志,其氣機主降、主出,腎主藏精,內藏生命之火,其氣主升、主入,

心火降,腎水升,維持少陰功能的協調。

當邪犯少陰,心陽得不到腎陽的溫煦,心腎陽衰而產生少陰寒化證;當腎精耗損,腎水不能上升,心火獨亢時則產生少陰熱化證。

六、厥陰氣機

厥陰氣機,是專指人體肝的功能,但與胃、腎功能亦十分密切,肝內寄相火,透過其氣機的升降出入,使相火敷布,保持全身的溫煦。

當邪犯厥陰,其氣機升降出入失常,則無以布陽化陰而熱者自熱,寒者自寒,從而產生上熱下寒證、熱證、寒證,影響胃腸則產生嘔吐、下利、噦證;涉及少陰腎,又可出現亡陽證。

02

八大氣機升降

既然“六經氣機”的生理、病理均與氣機的升降出入有關,所以在《傷寒論》中這種學說的運用就十分廣泛,如下從八個方面論述。

一、脾與胃

仲景根據脾胃氣機的升降出入的理論,在《傷寒論》中見66條(宋本號碼,下同):“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本條是脾胃氣機升降出入失調,導致了氣滯於腹。治療上用厚朴行氣,取人參之升,半夏之降,在行氣中補益脾胃,從而恢復脾胃氣機的出降出入。

原文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本條水停於中,阻滯胃的氣機的通降反逆於上,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

治療溫脾利水,水氣除則脾能運化,胃氣通降,功能恢復。

原文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本條太陰病裡虛寒溼證,但其病機關鍵在於脾胃氣機升降失調,寒溼阻滯。

脾氣不升,運化失職則腹滿、自利;胃氣不降則食不下,胃氣上逆則嘔吐。

在《霍亂病》篇中多條原文所述的吐利並作,更是脾胃氣機逆亂所致。

對於脾胃病變,根據其病機,靈活採用相應的治法,其目的均在於恢復脾胃氣機升降出入的協調。

二、脾與肺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津四布,五經並行。”

說明脾的氣機主升,把水谷精微敷布於肺。肺的氣機主降,故能水津四布,五經並行。

脾與肺氣機升降的協調,是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方面。

為此,水液代謝的病變,多與脾與肺的氣機升降失調有關。

如太陽蓄水證,雖然病機在於膀胱氣化失職,但與脾不主升,肺氣不通降以通調水道有關,所以

五苓散中,以白朮、茯苓、桂枝溫運健脾,令脾氣散精,促進肺的氣機的通降,從而達到消除蓄水之目的。

原文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各醫家對本條的病機,諸多爭議。

但從改發汗為利水法來看,在於健脾以促進其氣機主升,脾氣能升,肺則宣發,外能解除表邪;肺氣主降,通調水道,則內能排除停水,所以本方後有“得小便利則愈”。

三、脾與肝(膽)

脾主運化,其氣主升,故能“散精於肝”。

肝(膽)主疏洩,其氣機升中有降,入中有出,故能助脾運化;在病理條件下,脾不運化,水溼內留,若礙於肝(膽)氣機的出入升降,必使膽汁外溢,故產生黃疸。

治療黃疽的目的,亦在於恢復脾氣能升,水溼排除,散精於肝(膽)而使氣機恢復升降出入,從而達到退黃的目的。

四、肺與腎

《素問·六微旨大論》:“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化作矣。”肺在上,氣機主降,通調水道;腎居下,氣機主升,蒸騰水氣。肺腎氣機升降相因,維持了人體水液代謝。

原文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本條雖屬少陰陽虛水泛證,病位重在腎,但亦於肺不能通調水道有關。治以真武湯溫陽利水,亦含恢復肺、腎氣機的升降之意。

五、肝與肺

肝居下焦,氣機主升、主出;肺居上焦,其氣機降中有升,入中有出,亦為“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維持全身氣機的暢達,使“水津四布,五經並行”。

原文157條:“……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此為懸飲證治。但從病機而言,

當是肝肺氣機升降出入失調,致使水津不能“四布”而留於胸脅。

治用十棗湯,旨在於直攻水邪,但其目的亦在於恢復肝、肺氣機的升降出入。

六、心與腎

心主火,心火下蟄於腎為降;腎主水,腎水上濟於心為升,水升火降,心腎相交。若心腎氣機升降失調,則產生多種病變。

如65條:“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此為心陽虛,心火不能下蟄以溫暖腎水,水氣悸動,有欲作奔豚之勢。

治以溫壯心陽以制水,在於恢復心、腎氣機升降的協調。

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此為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心火獨亢的陰虛火旺證。治以黃連阿膠湯滋陰降火,亦在於恢復心、腎氣機的升降。

七、肝與胃

肝主疏洩,其氣機主升;胃主受納,其氣機主降,升降結合,出入相因,維持水谷的受納與消化。若肝、胃氣機失調,則產生各種病變。

337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此為肝經受寒,氣機逆亂,橫逆犯胃,飲留於中,

治以吳茱萸湯以暖肝和胃,化飲降逆,就在於調整肝、胃氣機的升降。

116條:“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

此為肝的氣機逆亂,橫逆於胃,胃虛痰阻,胃氣上逆的另一種表現。

治以旋復代赭湯鎮肝降逆,和胃化痰,暢達肝、胃氣機為目的。

八、脾與腎

脾為後天之本,輸精於腎;腎為先天之本,藏精化氣。

脾腎氣機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入中有出,出中有入,相互滋生,相互促進,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當脾、腎氣機失調時,往往導致脾、腎同病。

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宣服四逆輩。”

本條原指太陰裡虛寒溼證的治療原則,未明主方,

其意指太陰病有輕重之異,證重者可及於腎,故太陰病有脾、腎同病者。

少陰病中多條原文見吐、利,雖為腎陽虛衰,但已及於脾,故其治療皆為附子與乾薑同用。

03

結 語

《傷寒論》中的“六經”,皆於臟腑、經絡、氣化為理論基礎,所以仲景對六經病的辨證論治,也離不開臟腑氣機升降出入作為立論的根據。

為此深入研究《傷寒論》對氣機升降出入學說的運用,無疑是研究《傷寒論》的方法之一。

注:

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本文選摘自《經方臨床運用與研究》,朱章志、李賽美主編,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1997。11。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