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學英語遇到單詞不認識,到底要不要翻譯?這才是答案

當家長決定讓孩子在家刷分級繪本以後,普遍都會有一個疑問,要不要給孩子解釋?有的家長還會問我,有沒有海尼曼的中文翻譯,有沒有牛津樹的中文翻譯供她參考呢?

那麼孩子在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要不要給孩子解釋中文意思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好好嘮嘮。

孩子剛學英語遇到單詞不認識,到底要不要翻譯?這才是答案

第一種情況:家長覺得孩子不懂意思,但孩子並沒有求助。

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不會叫你媽覺得你不會。

分級繪本的低階,海尼曼GK,牛津樹1-5,RAZ的AA到D,每頁都是一張大大的圖片,下面配上一句短短的句子。一般來說,根據圖片就能準確地才出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讓孩子在句子中學單詞,而不是單個詞去記憶。

而且分級繪本比普通英文繪本的優勢就在於,它的內容是經過精心編排的,一個重點的單詞,一個重點的句式,它會反覆出現,句子難度呈現螺旋式上升。所以如果孩子第一次見到這個單詞不明白,也不要著急,他會再其他書上和它再次相遇,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孩子刷分級繪本刷得起勁兒,家長就不要自己瞎琢磨,到底會沒會。孩子都會呢。

孩子剛學英語遇到單詞不認識,到底要不要翻譯?這才是答案

第二種情況:家長挨個考孩子每個單詞的意思,但孩子有的單詞說不上來意思

孩子每天都點讀,一般來說,就像嬰兒學說話,是有一個比較長的靜默期的,普遍3-6個月之後,才會開口說英語。很多家長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就著急了,開始嘀咕,孩子每天這個刷,到底學進去多少?然後就會時不時考一考孩子。

我要說的是剛開始的半年,千萬不要考。而是當成輕鬆的遊戲那樣先讓孩子入門,而不是變成沉重的負擔。那樣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當家長考孩子每個句子,甚至每個單詞的意思的時候,有的單詞孩子就說不出來意思。家長就著急啊,掰開了揉碎了給孩子解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這個單詞到底什麼意思。孩子一聽這些枯燥的說教就打心裡反感,把孩子好不容易起來的那點情緒掐滅在學英語的大好時光裡。

孩子們學英語,一定是在句子和文章中學習單詞,而不是要把單詞一個一個單獨拎出來去考察孩子。如果你還在糾結於每個單詞的意思和拼寫,那不是又走了我們小時候學啞巴英語的老路了嗎?您還用給孩子刷原版分級繪本嗎?

孩子剛學英語遇到單詞不認識,到底要不要翻譯?這才是答案

第三種情況:孩子讀到某個單詞不認識了,求助家長什麼意思。

這種情況發生以後,說明孩子讀進去書了,沉浸在書的內容裡,迫切想要知道什麼意思。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家長可以先不告訴孩子這個單詞的意思。先帶著孩子把原文讀一遍,再一起看看圖片裡面的情景,分析一下,引導孩子說出什麼意思。如果引導之後,單詞的意思還是比較難猜的話,家長是可以透過查手機的方法去單獨說這個單詞的意思的。

如果孩子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單詞都不知道什麼意思,都要不斷地去問你的話。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你給孩子的分級繪本適合他的水平嗎?如果遇到的攔路虎太多的話,說明你給孩子的繪本對他來說有點太難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調整繪本的等級,挑選級別更低的繪本來閱讀。

孩子剛學英語遇到單詞不認識,到底要不要翻譯?這才是答案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克拉申提出了語言學習著名的“i+1”原則,“i”代表學習者目前的語言知識水平,“ 1” 代表學習者目前語言知識狀態與下一階段的差距。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孩子要學習那些他踮起腳尖能夠到的知識,即比已經學會的內容要難一些,又在孩子可以夠到的範圍內,這樣的知識對於孩子來說才是合適的。

給孩子挑選繪本的時候,既要有一定的難度,不至於原地踏步,也要保證難度的範圍是可控的。

關於要不要給孩子解釋英語的三種情況就是這些了。總的來說,還是儘量不解釋,個別實在是想要知道的,可以告訴孩子。

除了上面說的情況以外,我們儘量不給孩子解釋中文意思還有2種考量。

第一種是讓孩子形成英語思維。

孩子英語足夠好的時候,當他遇到一些單詞,他其實是知道什麼意思的。但是當你問他用中文怎麼解釋的時候,他卻要想半天,不知道咋說的時候,很可能他已經形成了英語思維,用英語知道怎麼說,用中文的話還需要再翻譯組織語言才行。那麼我們學習一門外語,也是要學習這門外語的思維方法。

第二種是讓孩子形成遇到困難能夠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大部分單詞都認識,再加上有圖片的示意,那麼他如果可以多家思考,是可以猜出個別單詞的意思的。即使是猜錯了,下次再遇到這個單詞的時候,結合新的語境是可能在那一刻突然頓悟的。我們如果直接就給孩子解釋了,孩子就失去了這種推理、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去自由發揮。

我是均均媽,一個愛分享的寶媽。雖然在影片時代,很多人不愛看長篇大論。但我相信,永遠都有熱愛文字的讀者。歡迎大家和我用文字交流如何幫娃更輕鬆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