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教育孩子感到焦慮時,你在焦慮什麼?

孕期焦慮胎兒是否健康

懷孕的時候,莫名的擔心孩子會不會殘疾,會不會有先天疾病,會不會滑胎等等。每一次的產檢都是一項排除,終於等到孩子出生的那刻——真好,聽力、視力也沒問題。

出生後擔心母乳餵養不夠奶量

孩子每隔十幾分鍾半小時就要吃奶,肯定是奶量不夠!快速加上奶粉,便秘了。好,通便繼續。20多天,乳頭混淆,拒絕奶瓶餵養。

然後各種育兒知識狂補,得到一個重要資訊——母乳的奶量是孩子追回來的。相信孩子,他要吃就喂,要吃就喂。3個月大的時候,奶量足夠,小嬰兒開始肉乎乎的了。

每隔一段時間量身高體重

孩子奶量不錯,身體健康,能吃能睡。好,身高體重達標。這項內容沒有焦慮。

輔食新增

結婚前學的營養師,第一次系統學習了科學新增輔食的完整過程。然後廚房小白,開始拿年幼的孩子做“小白鼠”實驗。生南瓜攪碎再蒸,怎麼也除不掉的生味兒。香蕉煮粥,孩子吃了乾嘔。平均每週一個黑暗料理。

好在孩子嘗過了日常可見的大多食材原味,沒有挑食,吃嘛嘛香。不焦慮

上幼兒園

孩子性格內向,開始不知道怎麼跟同齡孩子玩。後面喜歡上了找同伴,但是總被班上的一個固定孩子欺負。放學接的時候,還在哭“他打我,再也不跟他玩了”,走著走著開始變成“他也不是故意的”。

焦慮,焦慮你被欺負多了,內心受到傷害。焦慮,焦慮你被欺負習慣了,逆來順受。

上了小學

啊,真好。性格偏安靜的男孩子,學習起來思維邏輯清晰,老師各種表揚,真好。

然而,手部精細動作發展不夠好,寫字費勁還醜。每次書寫作業大哭開始,大哭收場。到了二年級終於不哭了,但是消極抵抗。手在寫,大腦在放飛自我。考試時各種錯字滿天飛,這裡扣幾分,那裡扣幾分。怎能不焦慮。

每回在育兒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責難。然後發現批鬥解決不了問題,回過頭來,從自身反省。我到底是哪裡沒有做好?有沒有更合適的辦法?事情是不是能過去?有的,一定是有辦法的。改變父母自己,孩子自然就會跟著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