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抗拒越持續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同感,抗拒原生家庭,並沒有使我們越來越遠離原生家庭的觀念,恰恰相反,有覺察的小夥伴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像符合父母的那些三觀、信念和規條。甚至更像媽媽或者爸爸本身。

“我討厭媽媽,但是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她”——這句話曾經被無數心理學公眾號作為標題發表相關文章,正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和原生家庭相愛相殺的模式:用意識裡的抗拒去完成潛意識裡的連線。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內在的這份不喜歡、討厭、想逃、想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已經在用“抗拒”的方式去認同原生家庭的價值觀了。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親密關係甚至人生很多人和事的初步認知,可以說全部都來自原生家庭,無一例外。原生家庭無意識傳遞給我們的信念、價值觀、規條,往往在成長過程中被我們內化成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無論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無可避免。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並不具備分辨能力,不知道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於是照單全收。但是當我們長大成年,也形成了自我,有了分辨能力,可是為什麼對於原生家庭,明明是抗拒的,卻越來越符合他們?“媽媽的魔咒”為什麼這麼強大?

答案只有三個字:因為愛。

我們再次用生命的層面來看待這個問題。當生命誕生的那一刻,這個生命與源頭連線的方式,就是愛。

生命被創造出來、被傳承,都是基於一種純粹的愛。所以,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對於源頭,最本質的愛,才是連線終極方式,每一個人類生命都無可避免的遵循這個方式,它生長在我們的血液和骨髓裡,不被意識或頭腦所認知。

所以,當我們的意識不到自己對他們本質的愛,取而代之是抗拒的方式,那麼,潛意識就會來做工作,潛意識會讓我們越來越像他們,像他們本人、像他們說過的話、像他們的三觀、像他們的情緒、像他們的信念、像他們的行為方式……

當我們與原生家庭之間的愛失衡的時候,潛意識就會用“越來越像”的方式,去平衡這份關係。

打個比方,比如說:一個媽媽總是對女兒說:“你看你爸脾氣多差,你以後絕對不能找一個像你爸脾氣這麼差的男人。”這個女兒長大之後,下決心要找一個脾氣好的、和爸爸不一樣的男人,但是結果,凡是被她愛上的男人,在關係穩定之後,竟都是脾氣差的男人。

這就是潛意識裡的平衡,女兒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爸爸的愛。意識裡的厭惡和抗拒,潛意識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