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許多家長表示,他們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但在實踐中總是徒勞無功,勉強立起來的規矩總是被孩子輕易廢除,不知何故。

以下五個案例,分別對應五個心理學效應或定律,也是立規矩失敗的五個癥結。

“登樓梯效應”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

案例

委屈的霖霖

媽媽要求4歲的霖霖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玩具收拾好,按類別放到牆邊的五個塑膠筐裡,積木類、娃娃類、拼圖類、串珠類、球類,這樣第二天找玩具的時候就方便了。

霖霖很樂意按媽媽說的做,但她總分不清類別,經常被媽媽批評,霖霖感覺很委屈,就故意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

分析

立規矩不可操之過急

196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做了一個名為“無壓力的屈從——登樓梯技術”的現場實驗。他們派人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她們家的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愉快地同意了。

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要求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她們家的院子裡,結果有超過半數的家庭主婦同意了。與此同時,他們派人隨機訪問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招牌放在她們的院子裡,結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婦同意。

弗裡德曼和弗雷瑟得出結論: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難做到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願意接受比較容易做到的要求,在做到了較易做到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難做到的要求。

這種現象,就像登樓梯時要一級一級地登,這樣能更容易登上高處,所以他們將這個規律命名為“登樓梯效應”。

其實,“登樓梯效應”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循序漸進”“得寸進尺”“步步為營”等成語都可以視作登樓梯效應的別名。

策略

大目標,小步走

“登樓梯效應”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

安安也是一個喜歡亂扔玩具的女孩,客廳、陽臺、臥室、廚房、浴室都放有她的玩具,找不到就著急,大喊大叫,要求媽媽幫她找。媽媽教她如何收拾玩具,整理箱也買了四五個,上面貼上分類方法,就像小區裡垃圾分類的宣傳畫那樣,但是安安就是做不到。

學習“登樓梯效應”之後,媽媽照方抓藥,開始實踐。她不再要求安安收拾全部玩具,只說:“你只需要收拾放在廚房的玩具,其他的媽媽來收拾。”安安很少去廚房玩,散落的玩具很少,所以很快完成了任務,得意揚揚地接受了媽媽的表揚,開心地玩去了。

過了幾天,媽媽對安安說:“今天你負責收拾廚房和客廳的玩具吧,剩下的交給媽媽。”安安沒有拒絕,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不再需要提醒,每晚都會主動收拾廚房和客廳的玩具。

就這樣,半年以後,在媽媽的引導下,安安能很輕鬆地收拾好全部的玩具。後來,她又接受了媽媽的建議,每次玩完玩具後,都把玩具放回原位,這樣晚上就不用花時間收拾了。

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手錶定律”告誡我們,給孩子立規矩,父母要建立統一戰線

案例

見風使舵的奇奇

奇奇上幼兒園前,爸爸給他立下規矩:晚上8點半上床睡覺,早上6點半起床,週末也不例外。媽媽剛開始贊同這個規矩,並督促奇奇執行。

但是沒過多久,規矩就執行不下去了,因為媽媽總是拖延:“再等5分鐘!這一集(電視)馬上就完,播廣告的時候給你講睡前故事。”“今天是週末,睡一次懶覺也沒什麼。”等等。

奇奇見風使舵,和睡覺、起床有關的事只纏著媽媽,拒絕爸爸介入,原來立好的規矩就這樣成了一張廢紙。

分析

規矩只能有一個標準

有這樣一則寓言——

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一個遊客穿越森林,把手錶落在了樹下的石頭上,被一隻名叫“猛可”的猴子拾到了。聰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錶的用途,於是它成了猴群中的明星,每隻猴子都向猛可打聽確切的時間,猴群的作息也由猛可來規劃。猛可威望日隆,當上了猴王。

猛可認為是手錶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於是它每天在森林裡尋找,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手錶。功夫不負有心人,猛可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手錶。但麻煩接踵而至:每塊手錶顯示的時間不同,猛可不能確定哪塊手錶走得最準。猴子們發現,每當它們來問時間時,猛可總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猛可的威望陡降,猴群的作息規律也變得一塌糊塗。

只有一塊手錶,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顯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人們失去信心。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

奇奇見風使舵,說明他感覺到了來自不同方向的風,即父母的雙重標準,他當然會選擇那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標準來執行。

策略

父母要建立統一戰線

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唱反調,孩子就不知道應該聽誰的,最後什麼規矩也立不起來。只有當父母教育戰線一致時,規矩才能有效地立起來。

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潘多拉效應”的啟示:單純禁止,其實是在引誘犯禁

案例

不聽話的民民

軍人出身的於先生給5歲的兒子民民立了許多規矩,但民民沒有成為守規矩的孩子,他彷彿故意跟爸爸對著幹,專門做爸爸明令禁止的事,即使受到懲罰也不退縮。

諷刺的是,爸爸沒有限制他做的事,他反倒沒興趣去做。

於先生不解:“這孩子5歲就進入逆反期了?”

分析

別小看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學將“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逆反心理現象稱為“潘多拉效應”或“禁果效應”。

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美女,她來到人間,身邊帶著宙斯給她的一個盒子。宙斯警告她,千萬不要開啟盒子。潘多拉生活得十分幸福,有一天,她實在忍不住好奇,打開了那個盒子,於是病痛、戰爭、災害等禍端降臨人間,人類的黃金時代宣告結束。

給潘多拉盒子時,宙斯沒有告訴她盒子裡具體裝著什麼,只是簡單地禁止,這無異於喚醒了潘多拉的好奇心。

眾所周知,孩子是最富有好奇心的,所以於先生的禁止不僅不利於建立規矩,反而是在引誘民民破壞規矩。

策略

告訴孩子立規矩的緣由

心理學研究表明:探究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是人在長期生物進化中形成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有些事,家長越是不讓做,孩子越是忍不住想去做。

所以,

立規矩的時候,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立規矩的緣由,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對錯,真正理解規矩。

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四、“破窗理論”揭示真相:破例一次就會讓規矩化為泡影

案例

得寸進尺的瑞瑞

家長給瑞瑞立有“每天只能看一集動畫片”的規矩,嚴格執行了兩個月。有一天,瑞瑞央求媽媽多看一集,因為他那天生病,在家休息。媽媽答應破例一次。

但是,瑞瑞得寸進尺,此後頻頻要求破例,如果媽媽不答應,瑞瑞就哭鬧:“上次可以,這次為什麼不可以?”媽媽理虧,只好答應。不到一週時間,規矩就化為泡影了。

分析

破例即作廢

1982年,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威爾遜和喬治•凱林透過實驗得出“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沒有得到及時修理,有人就會去破壞更多的窗戶,甚至會闖入建築物內縱火。

“破窗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家長的任何破例都相當於打破了一扇窗戶的玻璃,給孩子做出了極壞的示範,最終導致規矩作廢。

策略

規矩是底線,不容商量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庭規矩必須擁有國家法律的地位,必須嚴格執行,否則規矩就形同虛設。更可怕的是,當孩子將規矩視同兒戲,長大後也不會對法律有所敬畏。

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五、“熱爐效應”提醒我們:缺少懲罰手段,規矩就不會被孩子嚴肅對待

案例

無法無天的阿堅

阿堅是個5歲男孩,幼兒園的“小霸王”、小區裡的“闖禍精”。為了約束他,爸爸給他制訂了多達30條的家法,白紙黑字地貼在客廳的牆上,時刻提醒他不要胡來。

阿堅知道爸爸拳頭的厲害,輕易不敢破壞規矩,但真的不小心犯了錯,他也有辦法逃過懲罰。他的撒手鐧是爺爺。

只要爸爸要懲罰他,他就馬上給爺爺打電話,他知道,爸爸最怕爺爺。時間不長,貼在牆上的家法就被揭下來扔進了垃圾桶。

分析

“世不患無法,

而患無必行之法”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熱爐效應”,意思是說,在一個組織中,規章制度只有像一個燒紅的鐵爐子,誰觸碰都會被燙傷,這樣的規章制度才會被尊重,才能有約束力。爸爸會立規矩,卻不能實施懲罰,規矩當然形同虛設。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曾語重心長地說: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

古語說得好,“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懲罰能讓孩子切身體會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策略

立規矩不可或缺的四個原則

“熱爐效應”形象地闡述了懲罰的四個原則,為家長立規矩和執行規矩提供了路線圖:

首先是警示性:鐵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燙手,一觸碰就會灼傷人。

所以,家長要經常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時刻警告孩子,以免孩子忘記或輕視懲罰的嚴厲性。

其次是一致性:只要你敢觸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

家長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規矩是嚴肅的,只要違反,一定會被懲罰,認錯、討饒、搬救兵都沒用。

再次是即時性:當你觸到熱爐,立即就被灼傷,不可能拖延。

家長懲罰犯錯的孩子,必須孩子犯錯或家長髮現的第一時間進行,不要拖泥帶水,以免孩子產生僥倖心理。

最後是公平性:不管誰觸碰熱爐,都會被灼傷。

家裡的規矩不能只針對孩子,也要對家長有所約束,如果家長犯規,同樣要接受懲罰。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五個心理學故事告訴我們:給孩子立規矩,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總之,家長既不能不給孩子立規矩,也不能忽視懲戒的必要性。沒有懲罰,就沒有進步。

END

作者:大鵬

編輯:陳彤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

第一時間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