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精讀|《家庭會傷人》Ⅳ:不健全家庭帶來的創傷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不健全的家庭系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會影響我們的人格發展。

上癮的父母

好書精讀|《家庭會傷人》Ⅳ:不健全家庭帶來的創傷

本書的作者約翰是在酗酒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的父親因為酗酒經常不在家,最後他的父親離家之後再也沒有回來。由於他是家中的長子,為了配合母親和家庭系統的需要,他成了母親精神上的丈夫,變成了弟弟妹妹的“小爸爸”。

約翰曾飽受酒精的折磨長達17年,直到透過漫長且艱難的復健才得以康復。他的家庭讓他形成了討好別人、尋求贊同、責任感過分強烈、嚴重自我批判、有強烈的控制慾等人格。

在約翰的家庭系統中,雖然酗酒的是父親,但由於母親與父親相互依存,深陷在痛苦中,沒有餘力照顧孩子,母親也成了家中另一個上癮的人。

一對上癮的父母,都自卑而需要照顧,他們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也無法自愛,自然無力關愛孩子。他們在心理上把他們的孩子遺棄了。除此之外,虐待、把孩子捲入父母的戰爭中也是遺棄行為。

這些被遺棄的孩子會因為被遺棄的羞愧而產生強迫行為,他們會追求更多的愛、金錢、美食、注意、讚美……來填補自己靈魂的破洞。

酗酒家庭向我們說明了強迫性家庭的典型,實際上,其他失去功能的家庭也具有強迫模式。強迫行為還會以思想偏差的方式出現,比如強迫性的擔心、過度注意細節等。

在強迫性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延續這種病態並持續這種惡性迴圈。

上癮行為不單單指酗酒、吸毒或嗑藥。它包含的範圍很廣,比如,工作狂、情緒上癮、飲食失調、思想偏差、宗教狂等。對任何事情的過分狂熱,都有可能上癮。

情緒上癮是最司空見慣的一種上癮行為,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我們會透過其他事物來掩飾或轉移我們真實的情緒。

比如,男人會用憤怒代替恐懼,因為憤怒會讓他感到強壯有力;而有的人會用憤怒掩飾自己的羞愧感;也有人會用大笑來轉移自己悲傷的情緒。

上癮的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也不讓孩子滿足需求。家庭問題被否定和忽視,從來不曾解決過。家庭中的成員用強迫行為來發洩心中的痛楚,用上癮行為來掩飾或轉移寂寞、抑鬱和失落,而得到的只有更多的失望和無力,因此,強迫行為和上癮變本加厲。

我的母親就是一個情緒上癮的人,喜怒無常,經常莫名其妙就發飆,然後就亂罵、羞辱、貶低、抱怨。直到近幾年才有點好轉,但當她情緒上來時,仍然是什麼難聽說什麼。

家庭中的黑暗死角

好書精讀|《家庭會傷人》Ⅳ:不健全家庭帶來的創傷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捱打的經驗,我們也經常聽到“不打不成器”這樣的話,“孩子是屬於父母的”也成了父母打孩子的理由。因為“孩子是屬於父母的”,所以一旦孩子不尊重或服從父母,就要被打。

在暴力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無意識地把自己所遭受的暴力施加給他周遭的人身上,他給到別人的暴力,甚至超過了他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暴力。

朋友的孩子小胖,在很小的時候就受到來自父親的語言暴力和影響。心情好的時候,他是個可愛懂事的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他身邊的人身上。他還會像他的父親那樣用最難聽、最有侮辱性的語言去罵身邊的人,包括他的母親。

有一次,他和他媽媽在我家,我聽到他在放阿黛爾的歌,那首歌正好我以前也唱過,就放給他的媽媽聽。他聽到後就說我唱得如何如何得難聽,用了很多貶低的語言。他媽媽本想告訴他是我唱的,但被我攔住了。

我就說既然你覺得你唱得好,那你唱給我們聽聽唄。然後我就開啟軟體給他放伴奏,他就用他的手機放著原唱,跟著原唱唱。我告訴他不可以跟原唱,他就把原唱關了,唱了沒兩句,他突然崩潰,邊哭邊扇自己耳光邊對自己說:“我怎麼唱得那麼難聽?我的聲音怎麼那麼難聽?我長得又胖又醜……”他的行為嚇到我了,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孩子情緒崩潰會這樣,當我看到他的母親很淡定時,我知道他這樣的崩潰行為是經常發生的。

後來,在朋友的口中得知,小胖的父親在崩潰時又哭又笑、自我貶低、扇自己耳光。雖然小胖的父親經常羞辱他,但他很崇拜父親,於是,有樣學樣,繼承了父親的行為模式。

暴力還有一個“孿生兄弟”,那就是虐待。小胖扇自己耳光的行為就是一種虐待,只不過是自己對自己的虐待。

在病態的家庭裡,虐待就是家常便飯,虐待行為包含拳擊、打耳光、揪頭髮、勒頸、腳踢、用皮帶抽打、關小黑屋等,都是虐待行為。

前段時間又上了熱搜的某明星,就是以拳擊的方式來對待前妻,甚至連前妻懷孕都不放過。和前妻離婚後,他的現女友成了他的“沙包”。

除了身體虐待以外,最嚴重的虐待就是性虐待。性虐待包括亂倫、性侵,而亂倫是所有性虐待和暴力行為中,最讓受害人羞愧的。

電影《珍愛人生》中的黑人女孩布萊希斯,父親是個酒鬼,她被親生父親強暴了兩次,並且都懷孕生下了孩子。布萊希斯的母親沒有工作,覺得是女兒把自己的丈夫搶走了,對女兒有嫉妒,也有恨,她把所有的情緒都發洩在女兒身上,每天逼女兒吃油炸食品,布萊希斯的體重因此嚴重超標。

後來,布萊希斯去了一家專為“問題孩子”開辦的公益學校,並得到了芮小姐的幫助和鼓勵,她決定勇敢地向社群和政府說出自己的遭遇。

最終,在各方的幫助下,布萊希斯的父母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布萊希斯也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很多被虐待的人無法離開虐待他的環境,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離開,而因為他們習得的無助感,讓他們離不開。他們也曾試圖逃離,但總是因為種種原因又回到了受虐待的地方,在他們嘗試了所有的努力之後。他們會有深深的無助感,所以,他們就開始聽天由命。

每一個施暴者,都曾經是受害者,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受害者的角色裡,並讓自己成為施暴者,可悲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活成了他們最討厭的人的樣子。

家庭中的情緒虐待

好書精讀|《家庭會傷人》Ⅳ:不健全家庭帶來的創傷

桃樂蒂·羅·諾特說過:“生活在批評中的孩子,學會指責;生活在敵意中的孩子,學會戰爭;生活在羞辱中的孩子,學會自貶。”桃樂蒂的話,道出了家庭中的情緒虐待。

情緒虐待是一種心理傷害,它就像空氣一樣不知不覺就滲入到了我們的生命中。三歲前兒童在情緒上得到的照顧和滿足,對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兒童需要的六個方面的情緒需求:

一、在出生後的頭十五個月內,嬰兒需要一個溫暖的人在身邊,這個溫暖的人要有慈愛的眼睛,對他健康的自戀給出反應、共鳴和肯定。如果這種自戀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他成年後可能會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情緒需求。

二、在嬰兒時期需要來自父母的接觸來獲得情緒上的撫慰,如果父母因為情感的壓抑,無法給予孩子所需的接觸,這對嬰兒來說是致命的缺陷,那麼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用闖禍、惹麻煩等不擇手段的方式,甚至用不健康的方法來獲得情緒上的撫慰。

三、孩子需要從照顧他的成人眼中看見全部的自己,以便來學會接納自己。如果孩子只有在微笑、開心等“聽話”的時候被接納,在哭鬧、憤怒等“不聽話的時候不被接納的話,那麼在孩子今後的人生中,一旦觸碰到自己不被接納的這部分的時候,都會感覺到自己內在的父母在用眼神或語言斥責自己。

四、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就會出現自主需求,也是個人在心理上離開父母,尋求自立的開始。在發展自主性的階段裡,羞愧感是最大的危機。在不健康的家庭中的孩子,會經常受到父母的羞辱,因此也會產生過多的羞愧,而過多的羞愧會造成孩子的自貶心理,就像前面說到的小胖一樣。

五、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經歷適當的痛苦和磨難,並學會去拿到痛苦和磨難背後的禮物,讓自己的心靈成長。溺愛孩子的後果我們已經見到很多了,所以才有那句話“每一個熊孩子背後,至少有一個熊家長。”

六、兩歲的孩子需要可信賴的父母來幫助他,在安全的範圍內尋找自己的限度及自我,而青春期的孩子則需要自我堅定的父母給他支援。另外,孩子還需要情緒穩定及可預測的父母,也就是說,孩子不會因為父母的喜怒無常而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為了生存而配合父母的情感需求。

如果我們在三歲前沒有得到上述的情緒需求,那麼我們的情緒就會有缺陷,我們的人格也會有缺陷。

我一直被我的母親情緒虐待到現在,在我不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自己知道了我一直生活在我母親的情緒虐待中,這樣的虐待也讓我變得和我的母親一樣,喜怒無常,在外人面前溫和有禮,在親近的人面前各種難聽的話都說得出來。

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我能夠理解我母親的情緒虐待和情緒上癮,我父親的所謂“隱忍”,也能夠明白各種壞脾氣的人為什麼會有這樣那樣的表現,而我也會在適當的時機,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幫他們簡單梳理他們和自己父母的關係,讓他們開始學會去愛自己。

當孩子在家庭中對壓力已經習以為常時,就會發展出某一套行為模式作為生存法則,直到長大後,這些行為模式仍然持續存在。

人很難放棄求生存的防衛行為,它們保護著我們,我們也依賴它們而生存,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們要犧牲自己的力量。

在各種狀況裡,我們都養成一種對在外事物的依賴,而忽略了自己。為了照顧父母、滿足家庭系統的需求,我們放棄真正的自己;為了生存,犧牲自己的真我。我們學習防衛以掩蓋被羞辱、被孤立以及跟自己分裂的痛苦,這些求生行為使我們變得無力而在精神上宣佈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