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生薑栽培一般可分為開溝栽培、撬窩栽培和挖窩栽培

3

種方式:

⑴開溝栽培。

開溝栽培是一種以生產菜用嫩姜為目的的軟化栽培方式,所謂軟化栽培,就是採用開溝培土等技術手段,人為促使生薑地下莖變長、變脆嫩的栽培方式。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開溝栽培是採用範圍最廣泛,歷史最悠久的生薑栽培方式。由於生薑的根系不發達,如果任其自然生長而不為其創造疏鬆、溼潤、黑暗的土壤環境條件,那麼生薑地下莖就不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形成修長脆嫩的外觀和內在品質。開溝培土的目的就是為地下莖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不僅可以改善生薑的外觀和內在品質,而且也是有效的增產措施。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開溝的溝距

4

6~50釐米,溝底寬

13

~15釐米,埂底寬

33

35

釐米,一般株距

18

22

釐米。出苗後培土

2

3

次,最後姜溝成為姜壟,原來的姜埂成為姜溝。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開溝栽培根據水肥準備情況和種植習慣,播種方式有溼播和幹播兩種。溼播是在播種之前飽灌一次清糞水,待土壤充分吸收糞水後再行播種,播種後再覆蓋3~5釐米的細土,然後再淋糞水或清水。透過播種前後

2

次充分淋水,可以促進種姜出苗早,出苗齊。這種方法多為勞動力較為充分的姜農採用。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幹播,即在播種之前不澆水,先向姜溝內撒施少量化肥和幹糞,覆蓋2~3釐米的細土,然後再行播種。播後覆蓋3~5釐米細土,再淋糞水或清水。幹播的優點在於播前不澆水,便於規模化放種,可以節約部分勞力,缺點是一次淋水不容易淋透,這種方法多見於規模種植生薑的大戶和業主。開溝的行距一般為50釐米,株距為

1

5~

2

0釐米。為了便於田間管理,播種的姜種應平放於溝底,姜芽朝向一致。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二是撬窩栽培。

撬窩栽培也是軟化栽培方式,主要在土壤較為粘重、窩穴易於成形的稻田中實行。撬窩栽培方式與開溝培土栽培相比,種植密度更大,生薑產品更細長,產量和品質更高。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撬窩可採用專用手工工具撬窩,也可以採用開穴機械進行機械打窩。一般要求窩深

35

38

釐米,窩徑

9

~11釐米,呈圓形,上下大小一致。撬窩在姜田的排布有

2

種方式,一種是順行撬窩,按行距

50

釐米,窩距10釐米,依次撬窩,每畝

9000

10000

窩為宜。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撬窩時,邊撬邊用腳踩緊撬出的表土,使土壤上實下松。窩子撬好蓋嚴地膜,保持土壤溼潤,提高地溫,等待播種。另外一種是等距離撬窩,姜農稱為“滿天星”,前後左右的窩距均為25釐米,實行錯窩撬窩,形成蜂窩狀,每畝

9000

10000

窩左右,廂溝高40釐米以上,一般要求窩穴深度在

38

釐米以上,以後可不培土。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放種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輕拿輕放。要用手直接將姜種置於洞底,不能從洞口扔下去,不然容易挫斷姜芽。一穴一種塊,不要多放,多放種會導致後期生長擁擠,影響品質。播後再覆蓋2~

3

釐米的細土,然後再撒幹牛糞或幹羊糞等農家肥。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覆蓋姜種的細土應選擇未種植過生薑的土壤,過篩後使用;或選擇未種植過任何作物的岩石風化土作覆蓋用土。如果姜田墒情好,播後可以不澆水;如果墒情差,則應淋清糞水,促其發芽出苗。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三是挖窩栽培。這種栽培方式主要用於生產種姜或加工用姜,有些地區的菜用嫩姜也採用挖窩栽培的方式。種姜和加工姜培土較淺,勞力消耗較少,收挖也比較方便。挖窩栽培也可以用於生產菜用嫩姜,但需要進行多次培土,使地下莖修長脆嫩,以提高品質和產量。挖窩播種比較簡單,與播種紅薯種相似。一般做2米寬的平畦,開窩播種的行距為

40釐米

,株距為

25

釐米。將種姜平放於穴內,播後覆土,然後充分澆淋清糞水。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

生薑栽培的三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