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貴州都勻是三線建設時期083基地所在地,083是其工程代號,旗下還有眾多的關聯單位,而083是解封后才得知的電子工業基地。隨著時光的流逝和三線產業的不斷改革,幾十年前保密級別頗高的軍工單位不再那麼神秘,同時也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很多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最後不得不破產而告終。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都勻大坪鎮有一個廢棄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令人歎為觀止,詢問村民才得知這是廢棄很多年的磷酸廠,讓人感到有興趣的是磷酸廠的前身是一家兵工廠,也就是當地人俗稱的老38所。如果按村民所說的老38所,這個廢棄的廠區那可就大有來頭,老38所是三線建設時期師級單位,專門研製和生產軍用雷達的兵工廠。如果這裡真的是老38所的話,我們就得簡單地去了解一下這個神秘的軍工單位。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老38所始建於1965年,是三線建設時期內遷的軍工單位,也是最早在都勻建設的兵工廠,初名為西南雷達研究所,出於保密需要還有一個專線的501信箱。三線建設是我國近代史上最關鍵也是危機感最強的時期,很多兵工廠都是沿海、東北、華北等地區內遷,隨之而來的就是援建單位的職工和家屬,職工和家屬都有對外聯絡的需要,當時最為常見的就是書信往來,出於保密需要信件的位址列不能寫詳細地址,只能寫單位的專用信箱。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都有自己的信箱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老38所是地師級單位,所長几乎能跟當時的貴陽市長平起平坐,但老38所是軍工單位,軍工背景的原因,所長的底氣應該比貴陽市長更足,可能走路貴陽市長都沒有老38所所長威武。老38所是軍工系統技術含量較高的單位,而且保密程度極高,據說所長是將級軍官,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一把手官銜是將官的很少有,而都勻能有一個地師級單位也是這裡的一件幸事。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老38所的選址是按三線建設指揮部的指示,在“靠山、隱蔽、分散”的硬性要求下開工建設。建設之初這一帶還是一片荒山野嶺,好在這裡離大坪鎮不遠,要不然野獸出沒皆有可能。以當時缺乏基建裝置,用較為原始的建築手段,短短時間內就將廠區完工交付使用,這不得不佩服三線建設者的吃苦耐勞和奉獻精神,更不得不讚嘆中國速度。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老38所也像很多三線廠一樣,有獨立的科研機構和生產廠房,還有完善的生活環境,據文獻記載,當時的老38所最高峰時在職人數超過3000人,加上家屬廠區內生活著近7000多的人口。7000多人口聚集在一個地方生活,按當時的標準比大坪鎮的城鎮人口還要多。兵工廠的福利待遇又有別於地方,生活水平上更是不在一個檔次。村民連青菜都不能保證的時候,職工已經能享受到每人每月一斤豬肉票的標準。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廠區在當時就是一個獨立的生活區,更像是一個小社會。職工食堂、職工宿舍、職工俱樂部、電影院、體育場、商店、學校、招待所等配套設施足以讓廠區內的人不出門就能過著富足的生活。更何況又是保密級單位,裡面的人想出來也是不容易,真槍實彈的現役軍人站崗,警戒線之外有士兵巡邏,這樣的架勢都會讓人忌憚三分。要是有個長相有點不善的人在警戒線外鬼鬼祟祟地走路,被巡邏士兵看見當特務處理都有可能。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80年代後國際環境逐步緩和,三線建設已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國家此時又出臺三線產業調整,將部分軍轉民的兵工廠遷出大山,重新走向新的歷史征程。1988年老38所整體搬遷至合肥,隱藏在貴州深山23年的神秘軍工單位正式出山,遺留下的資產交由地方處理。老38所的廠房最後成為黃磷廠、硫磺廠和五鈉廠三個工廠的生產車間,這三個廠最後也因國有企業調整而離開這裡,神秘而又神聖的軍工廠就此成為一片廢墟。

貴州都勻市倒閉20年的老國企,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廠成為殘簷斷壁

以前看到一片文章說貴州痛失超級央企總部,看完這片文章後頗有感慨,也為都勻這座三線建設興盛起來的工業城市感到遺憾。不過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它的特殊使命,這些老國企的入駐也不過是過客,來得轟轟烈烈地走得如此匆匆忙忙,就像一陣風一樣悄悄的來又悄悄地走,留下的只是一段記憶和難以釋懷的殘簷斷壁,唯有內心 感慨的就是向為國防建設默默奉獻三線人致敬。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