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痛點就是不能安靜教書

教育的痛點就是不能安靜教書

教育的痛點就是不能安靜教書

提起教育,老師們最大的痛點,就是不能安靜地教書。我這樣說,絕非危言聳聽。

現在很多學校,都不能靜下來讓老師安靜教書,其中一點,就是校長們都熱衷於搞教育改革,今天學這裡,明天學那裡;今天推行高效課堂,明天搞反思教育,後天又要沉浸式教學,……搞來搞去,搞得老師們都懷疑自己不是老師了。

縱觀當下的學校,校長也好,老師也罷,不是學習,就是奔赴在學習的路上。不是線 下學,就是線上學,不是盯著電腦學,就是捧著手機學。

表面上看,這些學校這些老師,都熱衷於學習,可箇中因素,可事實上卻是掛羊頭賣狗肉,包括那些帶頭的校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又為什麼要這樣幹。

回頭再看那些受到追捧的獲得了各種榮譽的學校,他們同樣也是苦不堪言,今天開現場會,明天迎接考察團;今天搞報告會,明天搞交流會,迎來送往間,熱鬧非凡,不僅迷失了自己還害苦了他人,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寂寞。

印第安人有句名言:“請你走慢點,讓你的靈魂跟上你的腳步”。

地球人都知道,教育不同於其他職業,屬於慢行為,腳步走得快了,靈魂自然跟上大踏步向前的腳步。

向名校學習固然好,可有誰想過,學別人的東西,自己消化不了怎麼辦?生搬硬套,照抄模仿,只會把自己推向自毀武功的深淵。

有個學校,前些年為學杜郎口,校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教室的講臺拆了,四周牆上全部安裝了黑板,學生分組圍坐,看去非常“杜郎口”。可另一位校長上任,推崇的卻是衡水模式,於是杜郎口消滅,跑操震響校園。

看著那些被拆掉的黑板,看著老師們驚呆的眼睛,我只想到了一句話:邯鄲學步,必然貽笑大方!

熱衷於教改,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試圖透過教改獲取光環的校長肚裡並沒有多少墨水。這樣的校長,一抓一大把。教改林立的學校,多得數不勝數。最後迴歸的,還是原來意義上的教學。改來改去,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改了啥,無非就是改了幾個文字,多做了幾個表格而已。

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教師的悲劇。

校長說搞那種模式,你敢不從,小鞋有你穿的,帽子你更戴不起,如果用一句話來說,叫“你有哭的沒有訴的”,或者叫貶你不商量。

除了校長瞎拆騰,還有部門湊熱鬧,今天驗收,明天迎檢;今天搞特色,明天搞模式,至於學校,亦只得聽從。這是另一種極端。

這樣搞,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說,還會耗費老師們的精力。這樣的折騰,教學成了副業,查資料、整材料,填表格,搜百度, ppt,錄影片,排練修改,再排練再修改,做彙報,等參賽成了老師們的主業。有老師說:“我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了。”

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成了老師難以望其項背的夢想。

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無止無休的“驗收”、“檢查”,花樣翻新的‘特色“、‘模式”、不斷地教學大賽,能力大賽,微課大賽……耗費了多少人力、精力、財力?學校不斷被折騰。喧譁囂叫中,教育沒有了。越是寧靜的校園,才越有真教育。”

學校靜不下來,老師靜不下來,是教育的悲哀,同樣是老師的悲劇。

那些熱衷於迎來送往的學校,那些熱衷於媒體宣傳自己的學校,那些熱衷於擴大知名度的學校,以及那些熱衷於搞教改而追求標新立異的校長,他們所做的一切,除了追求名利之外,就只剩下瞎折騰了。

學校不是市場,老師不是待賣的商品,那些看似轟轟烈烈的做法,其實都掩藏著難以言說的齷齪。吆喝不能改變學校,浮躁不能改變老師,唯有靜下來積澱,讓校長迴歸課堂,讓老師迴歸學生的心靈,靜下心來鑽研一下教材,思考一下如何上好課,才是教育本來的樣子。

教育是一場盛載靈魂的旅行,是一場關於“慢”的教育藝術,唯有讓老師靜下心來,教育之花才能自由而高貴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