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成長檔案”,才是真正的量身定製?

在籌辦畢業典禮及處理學期末各種事務之外,園長劉健更看重將每位畢業生的“一夾一袋”完整地交到家長手中。一個40頁的資料夾和一個裝滿材料的檔案袋,記錄了幼兒3年成長過程中的諸多精彩瞬間。對孩子而言,這是值得珍藏的記憶;對家長而言,這是一份寶貴的禮物;對劉健而言,這不僅是推動孩子發展的關鍵,還是構建適宜課程體系、提高保育教育質量的“法寶”。

什麼樣的“成長檔案”,才是真正的量身定製?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從一線教師到教學園長再到園長,劉健在學前教育戰線已經耕耘了34年。熱衷讀書與思考的劉健,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個人成長,更在“精切解讀,適宜教育”的辦園特色踐行中,陪伴並推動幼兒園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幼兒園蓬勃發展離不開劉健對幼教事業的熱愛及創新發展思路的支援,而劉健本身對孩子持續湧動的愛意與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來源於初入職場時的一件“小事”。

20世紀90年代,劉健參與了一項關於“綜合音樂教學初探”的課題研究。開發“聽音樂繪畫”活動——這是幼兒園的一次勇敢嘗試,劉健對此充滿了期待。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孩子們有的畫鮮花、有的畫小鳥……在眾多描繪美好事物的作品之外,劉健發現了一幅特別的畫,畫面上只有一個黑色的十字架。在劉健的記憶中,畫畫的男孩性格開朗,與作品所反映出的性格特點差異很大,她覺得這幅畫的背後一定有故事,所以在之後的一日生活中更加留意那個男孩。“我發現他在集體活動時容易走神兒,遊戲過程中攻擊行為比較頻繁。”細心觀察後,劉健與課題組成員聯絡了男孩家長,瞭解到男孩的父母正準備離婚,家庭氛圍非常壓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劉健及課題組成員反覆與男孩家長交流,表達了為孩子創設良好家庭成長環境的重要性,在家園共同努力下,男孩漸漸走出了陰霾。“這件事給我的觸動特別大,一方面感受到了孩子心靈的脆弱與敏感,另一方面,領悟到了教育創新的魅力。一幅畫就讓我們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可見讀懂幼兒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對劉健而言,人生中的第一次教育科學研究無疑是成功的,讀懂孩子後的喜悅心情逐漸演變成一股力量,引領著她不斷開拓創新、刻苦鑽研。

2003年,幼兒園作為教育部“十五”重點專案“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計劃”全國十五所試點園之一,重點關注“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科學落地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如何尊重個體差異併兼顧群體發展,然後因材施教的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劉健和其他教師驚喜地發現,幼兒成長檔案具備了動態關注孩子個體差異的功能,是非常有效的評價工具。“幼兒是富有個性色彩的主動學習者”,獨特的兒童觀逐漸在劉健心中形成,教師的教育行為、幼兒園的管理方式,也隨著她對教育的重新思考而發生了變化,科學的教育觀與課程觀漸漸確立。

“成長檔案是教師評價孩子成長、提出合理教育預期的手段,更是構建適宜性課程的依據。”劉健分享了樂樂的成長故事。樂樂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後,教師發現他從不在集體活動中主動回答問題。為鼓勵樂樂,教師邀請他在集體活動中發言,可樂樂一上臺便會顯得手足無措,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小,甚至會哭鼻子。教師不再“強迫”樂樂,而是繼續留心觀察。在小組遊戲中,教師發現樂樂和小夥伴們相處融洽,聲音也很洪亮。教師豁然開朗:樂樂需要的是自由的發展環境,在輕鬆的氛圍下他才能充分展示自己。於是教師迅速調整教育策略,一步一步引導、支援樂樂發展。翻開樂樂的成長檔案,我們可以看到樂樂起初在集體活動時害羞的樣子,幾頁過後,一張洋溢著自信的笑臉便映入了眼簾。鮮豔的國旗下,樂樂落落大方地演講,澄澈的眼眸中透著堅定的目光。“成長檔案記載了每個孩子與眾不同的成長曆程,印刻了他們的個性,不僅為教師瞭解孩子的成長軌跡提供了客觀的視角,還推動了孩子‘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劉健笑意盈盈。

檔案不是“筐”,不能啥都裝

作為幼兒在園期間的“生活憑證”,成長檔案受到諸多幼兒園的青睞。然而,由於各地區學前教育發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的狀況,一些教師在實施成長檔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走進了各種誤區。比如,有的幼兒園過於追求形式,收集了幼兒大量的作品和照片,將成長檔案簡單理解為“作品集”“影集”,這種略顯“空洞”的成長檔案並不能發揮“檔案”的真正價值;還有的幼兒園專注“記錄”二字,檔案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詳細記錄了幼兒的每一次活動,這種操作費時費力,但並不能清晰反映關鍵性問題,無法為教師確定適宜性教育策略提供依據。

“實踐初期,我們也走過彎路,當時檔案中記錄了很多結論性的評價語言,這種主觀臆斷無法全面準確地判斷孩子的個性特徵和水平。”劉健回憶起當時的記錄,“小紅很開心,而陽陽很難過。”劉健指出,開心和難過等情緒認定應透過記錄孩子的語言、表情等完成,而不是教師本人的主觀判斷。“不客觀的記錄不是孩子生活的真實寫照,內容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件事情從“懵懂”做到“成熟”,會經歷太多困難,成長檔案的探索與實踐也不例外。在劉健看來,堅持與勇敢面對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寶”。“在成長檔案應用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始終處於行動研究的狀態,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能力自然會提升。”目前,幼兒園的成長檔案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文字記錄”,包括教師與孩子面談的記錄、遊戲觀察記錄、家長觀察記錄等。第二部分是影像資料,包括照片、音訊、影片。以前幼兒園會給每個幼兒提供光碟,隨著資訊科技進步,如今二維碼成了“主力軍”。第三部分是孩子的作品圖片,包括孩子的美工作品、搭建作品等,教師還會貼心地為作品附上孩子的口述記錄。第四部分是調查評估表,包括健康調查表、幼兒主動學習行為評價表、遊戲互動情況調查表、學期幼兒整體發展狀況評價表等。

幼兒園科學記錄成長檔案,有力支援了孩子主動學習和富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可面面俱到的記錄,是否會加重教師的負擔?面對疑問,劉健爽朗地笑了:“成長檔案的記錄並不要求事無鉅細,而是需要教師有篩選和價值判斷的能力,只記載孩子發展過程中里程碑式的內容。”比如,孩子的塗鴉分為4個發展階段,分別是未分化塗鴉、控制塗鴉、圓形塗鴉、命名塗鴉,孩子在某一個時間段內的塗鴉水平是重複的,所以無須將每一次作品都放到檔案中。“如果孩子一直處在控制塗鴉階段,有一天突然出現了圓形塗鴉,這便是值得記錄的事件。”劉健表示,此時教師不只要分析孩子的繪畫作品,還應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創作想法,從而全方位瞭解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情緒情感等。

篩選有價值的內容是開展適宜性教育的前提,除此之外,連續性觀察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孩子心理發展具有連續性、階段性和不平衡性,這些特點要求教師不能僅透過一次觀察就給孩子下定論,而應在連續觀察中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豆豆就是連續性觀察的受益者。一次,幼兒園開展“好朋友”主題繪畫活動,其他孩子或畫了1個,或畫了幾個可愛的小夥伴,只有豆豆畫了他自己,線條簡單並填充了黑色。“他沒有朋友嗎?使用黑色是不是代表心情不好?他的繪畫水平是不是需要提高?”教師產生了很多猜測。連續觀察下來,教師發現,豆豆的很多表現都不符合他的發展水平,於是便與家長取得了聯絡。教師溝通後瞭解到,豆豆的視力存在一些問題,他看不到豐富的色彩,畫出五顏六色的圖畫自然成了一種奢望。瞭解原因之後,教師向家長展示了幾次觀察記錄並提出了建議。不久後,豆豆順利戴上了眼鏡。自從那一刻起,他的繪畫用色變得非常大膽,創造力、表現力都獲得了顯著提高。“千萬不要只憑一次觀察就著急評價孩子的發展水平,只有連續觀察、動態評價,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劉健說。

一次不尋常的約談

“作為教師,我深知‘請家長’的情景,所以我在去幼兒園之前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是悠悠媽媽寫在約談感悟中的一句話。適宜性教育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家長的支援,家園溝通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劉健理想中的家園關係是亦師亦友,在家園溝通方面提倡合作、引領。劉健雖然經常鼓勵教師“請家長”,但家長所擔心的事情從未發生過。悠悠媽媽在約談感悟中寫道:“所謂的‘約談’就是‘請家長’的代名詞,殊不知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約談。在一個小時的交流過程中,我和教師一起閱讀了兒子的成長檔案,教師細心記錄並分析了孩子的日常活動,這讓我對孩子忽然間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深深地被這次約談所感動,作為家長,我看到的是孩子的未來;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我看到的是教育的希望和前景……”

多年來,在家園溝通方面,幼兒園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溝通機制,也形成了特有的家長約談制度。劉健介紹說,每學期初,幼兒園都會組織教師制定家長工作計劃,然後根據計劃主動聯絡家長,確定約談時間。約談過程中,教師除了幫助家長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興趣需求、學習方式、發展速度等,還會一起探討孩子的後續發展計劃,從而達成家園共識。約談後,教師會填寫家長約談記錄表,為後續工作提供反思的依據。“這個過程中,成長檔案所傳遞出來的資訊不僅能夠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還方便家長了解並配合幼兒園相關工作,從而實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的銜接。”

無論是記錄成長檔案、構建適應性課程,還是引導家長進一步認識孩子,教師在其中無疑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支好隊伍必須要有好教官,劉健就是一位好教官。“相比管理,其實我更喜歡做研究。”走進劉健的辦公室,書櫃裡、辦公桌上,整整齊齊地碼滿了書。每天早上,劉健都會早早坐在辦公室,用半個小時的時間讀書。“我習慣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如何用這些理論解決幼兒園的實際問題。”看似耗費精力的事情,劉健卻樂在其中,

“當我透過讀書思考攻克了某個難題,或者幫助教師找到提升點的時候,那種喜悅是無以言表的”。

受到劉健學習情緒的感染,閱讀路上,教師的身影越來越多。有的教師喜歡研究教育心理,有的教師對腦科學知識感興趣。劉健在鼓勵教師廣泛吸收知識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多種學習平臺。比如,為了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劉健組織教師開展優秀案例分析會,培訓後,劉健還會親自到教學現場,指導教師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在劉健的支援下,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在適宜性教育這條路上,天津市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已經走了近20年。在劉健看來,適宜性教育的魅力在於推動了幼兒園優質發展,還讓教育者意識到了尊重孩子的重要性。“我希望這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寶貴經驗能夠輻射更多幼兒園,幫助更多教師、家庭,讓更多的孩子受益。”劉健認真地表達著自己的願望,眼神中藏不住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