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洗房”事件,是挑戰人性的苦果,還是婚姻交易化的毒果?

兩情相悅,朝朝暮暮;一朝結髮,白頭到老。

曾經,婚姻是人們眼中的愛情產物,代表著貧賤相隨,富貴不棄。然而在愛情高度物質化的情境下,為財而嫁、為錢而棄似乎已經非常正常。“洗房”,更是以婚姻的純物質目的性,重新整理了人們三觀。

洗房,是指與有婚前房產的異性結婚,在婚後設法將房產變為共有,再透過離婚分割獲取財產的行為。

近期上海發生的一件“洗房”事件,再次將此話題推上新高度。

上海某阿姨,為未婚的兒子買了套婚房。兒子與苗條漂亮的滬飄女孩結婚,婚後不久女孩提出要賣掉原婚房,重新買房以改善條件。舊房子賣掉後,買了三室一廳的新房並加上了女孩名字。然後,女孩提出離婚,分走了一半房產。

其實這種事情已不罕見,而此次“洗房”引起高度關注,有兩個關鍵詞起了作用:價值高、外地女。

上海房價高是眾所周知的,三室一廳可能價值上千萬,一次洗房獲利500萬元,已超出很多“小鎮做題家”甚至是“省會奮鬥者”一輩子工作能到手的收入。

婚姻市場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在確定戀愛前的標準三連問就是:有房嗎?有車嗎?月入多少?

問的全是經濟資料!都說中國的普通人缺乏財經知識,可在戀愛時卻人人成了精明的“投資家”。

三連問看起來有點俗,可自己身處其中時,又能免俗嗎?

上海“洗房”事件,是挑戰人性的苦果,還是婚姻交易化的毒果?

此次洗房中的外地女(滬飄)字眼,也牢牢抓住了人心。在婚姻市場,外地女以較高性價比,曾經起到了重要的穩定市場、平抑價格的積極作用。而此次洗房事件,外地女令人細思極恐的心機,低價入市然後高價離場的操作,無疑打破了原本就脆弱的供應鏈平衡。對後續想跟進洗房的人來說,入市門檻更高了。

事實上,不僅有洗房女,也有洗房男。短平快獲利,大可不必否認,多數人有此願望,只是有沒有機會實現的問題。

洗錢犯法,洗房合法。法理背後,是人性的考驗與較量。慾望與生俱來,誰能真的單身到老?不想單身,就必須涉水婚姻這一人性與財產交織的市場。

講物質真的就不好嗎?在物質世界,要求對方不講物質,那是道德綁架,該要求自身就是不道德的!

所以,面對時代的大環境和人性本能,如果有人對你說,我們是否結婚不應該以物質為標準,可以立刻判斷:對方是個不道德的人!

什麼是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保護弱者是人性,欺凌弱者也是人性。好色,要被罵沒人性;面對美女無反應,也要被罵沒人性。

法律,是人性的平衡器、糾偏儀。

婚要結,洗房怎麼防?搞清以下幾點,洗房自然無縫可鑽。

1。婚前房產,婚後賣掉重新買過一套房產,在無約定的情況下,做好以下幾點仍然屬於婚前房產:

(1)購買與婚前房產等值,或價格低於婚前房產的房子(剩餘資金仍屬於婚前財產);

(2)僅登記在自己名下(如登記在兩人名下一般會被認定為贈與,成為共同共有的財產);

(3)處理好操作上的程式問題。

婚後換房可以,加名也可以,籤份附條件的協議,也能解決很多問題。可惜,在婚姻市場化的情境下,上海阿姨未遵循市場規律,選擇了直接挑戰人性。

挑戰人性是高風險行為,該高風險行為的有利後果是獲取一位能控制人性貪念女人的真愛,不利後果就是經濟損失。

風險和收益並存,投入不一定有收穫,這是市場的金律。

不要輕易試探慾望的深淺,則是人性的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