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身如何贏天下

人既是光身來到世上,又是光身離開人間。世界萬物皆屬公。 人類開始一無所有,後來的事業都是靠“立公為私”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

社會與人生髮展總則——立公為私

立公為私既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也是大社會的發展總則。無論大事小事,都得遵照執行。“遵”則事成,違則事敗。

前面講過,公有三大型別:—是公量,二是公理,三是公益。公量就是指思想境界,公理就是指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律,公益就是指社會效益。凡事都要符合這三大要求。

例如:自己想搞一個果園,一是要規劃好果園的種地面積(公量);二是要符合國家政策(公理);三是要有社會效益(公益)。只要符合立公的三大條件,就能心“動”事成。

立公境界高,為私則大;立公境界低,為私則小。猶如人站得高看得遠,一呼百應;站得低名聲小,號召力也小。因此,“立公”不僅境界要高,而且位置要好。就像開商店一樣,門面位置很重要。立公是人生的關鍵,決定人生的命運。公立得好,人生遊刃有餘;公立得不好,英雄無用武之地。因而古代有很多文武大臣,不擇富貴而擇明君。人生如棋,關鍵在於佈局,寧可棄子,不可失勢。人生不要急功近利,而要高瞻遠矚。人無百能,揚長避短。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長取,才能達到最高的立公境界,更好地為廣大人民服務。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立公的方面很多:有思想方面、行為方面,知識方面、技術方面等;立公的範圍很大:小至家庭與國家,大到人類與自然;立公的行業很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領域各個方面都是立公目標,360行無不涉及。下面只能有代表性的略舉一些例子:

例如立公為國:就是指我們的思想境界要站在國家的高度上,為全國人民謀利益。使國家富強,讓人民富裕。

因為人不可全能,所以每個人只能在某個領域某個行業中為國家效力,為人民服務。具體地說:行政領導“以國為私”就是要維持國內的社會穩定,領導人們發家致富,讓人們安居樂業。軍隊“以國為私”就是要保衛祖國神聖領土,不受外國侵犯。藝術家“以國為私”就是要繁榮文藝事業,促進精神文明。運動員“以國為私”就是要發展體育事業,為國爭光。廠礦企業“以國為私”就是要生產優質產品,發展國民經濟。農民“以國為私”就是要發展農業生產,解決人們吃飯問題。商業“以國為私”就是要繁榮市場,保障供給。

若大家都能以國為私,視國家財產為傢俬,則個個自覺愛護; 視國家大事為家務,則個個爭做;視國人如兄弟,則社會和諧。若大家都能以國為私,則無貪官,無賄賂,無偷盜,無詐騙,國家就是文明社會。

立公不論大小,並非人人都要站在國家高度。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選擇志向高低。只要利人利己,“小公小私”同樣光榮。

例如立公農場:就是以農場為私,農場就是自己的家。農友親如兄弟,“農機”愛如傢俬。努力耕種,為農場多創效益。同舟共濟,共同致富。

立公不論職業,在生活學習上都可以立公。

例如立公學業:就是以學業為私。文化知識就是將來的立身之本,報國之能。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髙為私能力。將來為國家爭光,為父母爭氣。

立公不論場所,走家串戶也要立公。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上貴府門”。每當你想去別人家時,首先要考慮人家是否有空,歡迎不歡迎自己;無論是自己幫人家辦事,還是找人家為自己辦事,凡事與人家協商也是立公。既使有一得一失,一虧一盈,那麼只要是雙方願意。一方立公為私,一方為私立公,未嘗不可。

只要是立公為私,就沒有貴賤之分。

為人處世:一要有事業,二要有工作。事業需要人幹,工作需要事業。互幫互助,互利互惠。到社會上找工作也是立公為私,為人民服務。在世俗人的眼中:打工族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不但別人瞧不起,而且自己也瞧不起。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打工族也是立公為私。他們立公社會幫老闆掙錢,創造了社會效益。雖然自己拿回了部分工資,但尚有剩餘價值在社會。人生只要是立公為私,就沒有貴賤之分,都值得大家尊重。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幸福總有人把守,這就是每個人都在立公為私的緣故。

“公與私”在社會科學中有著豐富的內容,即抽象又具體,即無形又有形。你說有形嗎?是方是圓“誰也”說不準;你說無形嗎?事事時時處處感覺有公與私的存在,並且在自然與社會發展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立公為私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

一、有形的立公為私

有形的“立公為私”是指看得清、摸得著的社會現象:

一種具有行為性。如:依次參觀,憑票入場,排隊上車,自覺刷卡等,生活中不勝列舉。

另一種帶有標誌性。標誌物以內是為私範圍,不得擅自進入,標誌物以外是公共場所。

例如:國與國之間都設立了邊防線與界碑,界線以外是無限公字,力所莫及。界線以內是本國的為私範圍,領海領空,外國不得侵犯。國內行政區域雖未見明顯標誌物,但有地圖明文規定了區域。廠有圍牆,校有大門等。中國古代的萬里長城就是典型的“立公為私”標誌物,形象工程。

建築工地為什麼要先砌好圍牆?一是為了行人安全,二是為了生產安全,立公為私,兩全齊美。

耍把戲的人都懂得立公為私的道理。開戲之前,總要在地上劃好圈,讓觀眾在圈外觀看,自己在圈內表演,秩序井然。如果把它叫畫圈式的立公為私,那麼還有欄杆式的立公為私。簡單地用繩索,或木杆圍個圈,禁止旁人入內,自己在圈內擺攤設點。還有招牌式,廣告式的立公為私。如施工重地、閒人免入;“此處禁此停車”等等。有形的立公為私處處皆是,顯而易見,數不勝數。

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有形的公字就是圍牆、界線、告示、招牌、粉筆圈、繩子帶等標誌物。你別小看這些玩意,都是立公行為,公理就在其中,在社會上還真管用呢。誰觸犯了這些小玩意,就是無理處鬧,造成損失,就得賠償。由此可知:立公為私,大小事宜。

二,無形的立公為私

無形的“立公為私”一般是思想性的,主要體現在立志方面:立志也是立公,同樣要有思想境界。如果自己有政治抱負,就會立志當官。為國效力,替民做主;如果自己不想從政,立志當科學家,就是立公科學,以科學為私,獻身於科學事業;如果自己不想當科學家,立志當畫家,就是立公藝術,以藝術為私,藝術就是生命。···總之,無論選擇哪—行都有職業圈子,打鑼賣糖,各持各行。這些職業界限就是無形的立公為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去”。因為利益並不是想要就要,想來就來,所以大家都要立公為私。若要求職,必須拼命奔波,方能衝破重重關卡。在每個為私者的前面都有一塊無形的公字盾牌,而為私的矛就藏在公字盾牌的背後。大家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即有公的—面,也有私的一面。公就是盾,可以擋住—切來犯之私;“私”就是矛,總想進入公字領地,攻營拔寨。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商場是無形的立公為私,戰場是有形的“立公為私”(指正義一方)。戰場上你“一矛”我“一盾”,你“一盾”我“一矛”,看得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商場和官場上雖然看不見刀光劍影,但自身可以感覺到矛盾的存在。若要購買“—件”物品,總要唇槍舌箭一番,才能成交。總之,你要為私,在社會上得到利益,就必須經過一番無形的公與私較量,方能有所收穫。人人都是現實的為私主義,同時又是立公的堅強衛士。因此,任何奸詐狡滑的行為,都不能違背“立公為私”這個總則。否則,一事無成。

總而言之:立公為私是自然法則,是社會總則,是人生原則。“立公為私”也有立公為家的意思。只要“公”立在哪裡,哪裡是就是家。自然有我,我有自然; 社會有我,我有社會。我與自然融為一體,我與社會成為一家。順其自然,適應社會。立公而為私,為私而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