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你瞭解橫向思維的概念嗎?多⾥亞先⽣

,就是改變⾓度去看待已給的問題。

例如,在⼀個完全空蕩蕩的⾕倉⾥,發現⼀名男⼦吊死在房樑上,他上吊⽤的繩⼦長3⽶,他的腳距離地⾯30釐⽶,他距離最近的牆正好6⽶,不可能靠牆或地板的反作⽤⼒來上吊,可這個⼈還是成功地吊死了⾃⼰,問題就在於是怎麼辦到的。

答案是他⽤⼀塊冰來墊腳,後來冰就融完了。

九月初,炎熱中午,看了一部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近期偏愛的元素:犯罪,懸疑,反轉。

當生活沉悶到窒息,很難再掀起新鮮波瀾的時候,特別青睞這種型別的電影。

節奏爽快,處處轉折,故事遞進的快感,充滿變數的劇情,心情如坐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每一刻都是紮紮實實的心跳,活著的感覺不過如此。

故事很簡單,電影的特別之處在於講故事的方式,充分運用了觀眾與角色資訊的不對稱性,構建出懸疑和轉折的刺激氛圍。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如果有,不過是我們視野被侷限的結果罷了。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電影開場的一幕,觀眾先是從辯護律師的視覺,來探尋被控告的男主事件的真相。

男主是一名冉冉上升的企業新星,用十年奮鬥終於抵達人生的巔峰。生活的列車即將開往全新的軌道,生命全新的舞臺正在拉開帷幕。

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成功的果實固然令人興奮,然而無法避免的是,道德瑕疵無意種下的惡果,也與此同時成熟了。

男主在度假村的小路上發生了車禍,他和車上的情人相安無事,對面車裡的小夥子卻死了。遵循良心的引導,第一時間的舉動是報警,男主卻沒有。

他生命裡的一切都來之不易,任何一樣都不能失去。報警意味著他的出軌被暴露,苦心經營的名利毀於一旦,剛建立起來的商業帝國剛封頂就要面臨倒塌。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那是場意外,我們救不回那男孩了,他失去了未來,但我們不同。”

在這一理念的驅動下,男主選擇不報警,並且要極力掩蓋眼前已經發生的事實。

他讓情人留在被撞罷工的車上等待救援,自己則開著死去男孩的車去毀屍滅跡。

渺小的人類想要連人帶車在大自然裡玩捉迷藏,沉湖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電影《誤殺》也是採取這個方法抹殺證據的。

男主把車開到湖邊,確定周圍無人後,把車推進湖裡,期望真相從此淹沒湖底,永不現世。

這一過程,沒人看見,一隻鹿看見了,就像《誤殺》裡,一隻羊看見了。它們是另一個生態系統的存在,不會說話,不會告發,不會批判,可它們就是看見了。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看見,萬物皆有靈。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面對玻璃窗的倒影,男主說:

“那個男孩就像這塊汙漬,我們不得不視而不見,才不會逼瘋自己。”

視而不見的方式是用一百個謊言來掩蓋第一個謊言。

男主找人透過銀行系統,製造男孩在銀行挪用公款畏罪潛逃的假象。男孩父親找到他,懇求說出兒子藏屍地點,給兒子體面的安葬,他說什麼都不知道。妻子問他是否認識那個老人,他說不認識。

直面罪責很難,生活在謊言裡更難。

案發後,男主的情人良心備受譴責,在煎熬中抑鬱脫髮。她向車禍男孩的父母坦白了真相,設局為男孩父母獲取賠償,勸說男主和她一起去自首。

自首意味著放棄,放棄所擁有的一些東西。如果一開始就做得到,就不會走到這一步。

男主自然是不願意的。

早在事故發生的那天,他就遇到過一次救贖的機會,某個一念間,促使他放棄了。

他推車的時候,放著男孩的後備箱有動靜,打開發現男孩沒死,他驚嚇地重新關上後備箱,加快速度把車推進湖裡。

事故發生那一刻,男孩和車就成為他美好前程的絆腳石,他看不到男孩是一個等待救援的生命,他的眼裡只有自己的前途。

世界無邊無際,我們的路卻越走越窄。慾念矇蔽視線,黑暗中恐懼步步緊逼。

人往往就是這樣把自己逼進死衚衕,忘了回頭。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情人把他約到一個酒店房間裡談判。彷彿歷史再次重演,又一個贖罪的機會擺在眼前。可是回頭的代價越來越大,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情人也殺了。

他和辯護律師說,人是男孩父親復仇殺的。企圖用漏洞百出的故事讓律師為他辯護。另一邊,他叫人找到了車禍時路過的一個目擊證人,用錢買通,掩蓋真相。

渴望的未來近在咫尺,眼前的障礙卻層出不窮,究竟是誰障礙了誰?

故事的最後幾分鐘還在反轉。一個接一個的謊言,掀起一層又一層的漣漪,永不停息。唯有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一切才會塵埃落定。

男主還沒等到辯護的時刻,電影就結束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人間劇場的故事,結局大多殊途同歸。

我們試圖抓取的,留住的,終將會失去。

因為來時,我們本來就一無所有。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看不見的客人是誰?

是寄居在我們身體裡的恐懼,亦或是隱藏在潛意識幽微深處的小我。稱謂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貫穿於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個抉擇,極致的自我求存本能使人不得自由。

生活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人——成年人。

選擇愛人時,本是一句愛或不愛就足矣,但它會冒出來教會你權衡利弊。奔赴未來時,它不會問你快不快樂,它只要你去追逐,抓取越多越有安全感。

它反客為主,告訴你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什麼是尊貴,什麼低賤,你應該這樣,不能那樣,這樣才是對的,那樣不對。

它的信條是,失去等同於毀滅。你只能在捍衛自我利益的道路上走到黑。

夢醒時分,它沉寂著,尚未醒來,內心有個聲音,隱隱低語,似乎要你去做些什麼,平復日常的不安和躁動。

你還沒來得及去分辨這些訊號,太陽昇起來,它跟著甦醒,你又回到了庸碌的日復一日,困獸般的掙扎。

抗爭覺得罪惡,擺爛覺得羞恥。無所適從的內耗,成為生命的常態。

《看不見的客人》你的命運被誰操控著?

你活在它編織的價值囚籠裡,

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也看不見,

操縱著你命運的,

那位客人。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