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總結不出真理?真理為什麼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十三

自然之理,為什麼比人總結出來的理論更好呢,因為,人總結出來的理論,很多時候,和自然之理對不上,人類的邏輯不是宇宙的邏輯,自然界除了人類,所有生物都是順應自然之理的。

《玄女經四十九章》【第十三篇】五課

【原文】古云,之生之理勝精生之理也。

群書【釋譯】

萬物自然演化之理,比人總結出來的理論要自然。如果明白萬物變化,就沒必要來占卜。

素樸注:

自然之理,為什麼比人總結出來的理論更好呢,因為,人總結出來的理論,很多時候,和自然之理對不上,人類的邏輯不是宇宙的邏輯,就像螞蟻有螞蟻的邏輯,但是不能說螞蟻的邏輯就是宇宙邏輯,因為人和螞蟻視角又不一樣。所以人要複合自然的規律,才能順遂祥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把自然視為最高的理。

【原文】噗生之理莫殖陳理,終潰也。

群書【釋譯】

我們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現在看是真理,然而到了一定時間,都會因為現實情況而讓人產生懷疑,這是因為時空永遠在變化。

素樸注:

就像人類所創造的科學,總是在推翻自己之前的結論一樣。所以“術”永遠無法凌駕“道”之上,只有明白“道”才能通達本質,所以經驗知識不是真理,不是智慧。

就像那個“雞場理論”一樣:一個養雞場裡的雞群中也出了一個科學家,它總結出了它們這個世界的規律,每天天一亮就會有食物從天而降,而每過幾天就會有一些雞被抓走,於是它們總結出了宇宙的規律,就是這個宇宙有一個上帝,每天早上給他們降下食物,然後每隔幾天就有幾隻雞被殺掉。

這就是人為什麼要學道的原因。否則人無法超越自己的認知,被困在唯一的物質世界裡,虛構用自己經驗判斷而得出的所謂宇宙真理。

【原文】償思,君得現。常願,君得明。

群書【釋譯】

嘗試思考萬物之理,才能找到適合當前的方法。常有心願,就要去達成,這是達到通明之境界的必經之路。

素樸注:

這裡要思考的,不是普通形式的對人生經驗,對宇宙定律的思考,而是要思考本質上的道理。就是悟道,只有經常思考道的問題,才能達到通明的境界。

【原文】時也潰也,靈也散也。

群書【釋譯】

時光在流走,元神會有離開肉體的那一天。所以,再無懈可擊的真理,都有落時的一天,包括玄門本身之理。如果不適合未來,也會被淘汰。所以,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固定的,只有相對的固定。

“時也潰也,靈也散也。”只有適合現在的,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素樸注:

不同的境界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所以只能不斷在原有境界上不斷的突破。

【原文】首一者莫識一,靜欲者難靜。

群書【釋譯】

這世上再強大的東西,也有消亡的一天。“靜欲者難靜”,每天都想清除慾望的人是慾望最重的人,這種人最易抱怨不平。很多人在考試前想,我一定要冷靜、不要緊張,實際上越想越緊張。

素樸注:

所有刻意為之的,終究是不能成就,所以智者明白順應自然的無為之理。

【原文】間間而斷,層層不出,天人定矣。

群書【釋譯】

這世上事,其實就是一層一層的,相互有關係。因為有關係維持,所以天、地、人才安定了下來,才有這個天地。

【原文】絲×之芒,系陽之光,承××之輔,根有論也。

群書【釋譯】

參天大樹,鋪地綠草,一枝一葉,和陽光產生的陽氣,與你修的玄功,是同根同氣,有關係的。也就是說萬物是一體的。

這裡X字是古籍缺失部分

【原文】動其芒也,功其轉也。

群書【釋譯】

如果你改變了事物,哪怕是一草一木,對你的元神都會有影響,因為天地是一體的。草原上兔子多了會吃掉草,草少了,兔子吃得就少了,生態會變化。兔子找不到吃的餓死了一些,草又開始長出來,週而復始。同樣,人的一舉一動,對天地也會有影響。

素樸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層緣之根,難及玄也。

群書【釋譯】

想知道到底會如何?那並不是玄法易經類可以預測的。

【原文】天則屢氣,同者無氣,識不誠也。

群書【釋譯】

天氣數極大,世間萬物都有氣數,人卻看不到。因為人不知道改變了什麼。

素樸注:

這個氣數也是分層級的,人只能看到淺層,表層,至於高層的氣數,規律,沒法看到。當然,境界越高看到的越深越廣。

【原文】固於修也,誠於萬物。

群書【釋譯】

所以要修為,修為就是要誠心於世間萬物的變化。做到“纖塵不染,萬物不沾”。

【原文】天決使然,曾以譁變,君難識其機,故償以怨之。

群書【釋譯】

很多災難之事是天道為了更大平衡的結果,而人不能理解,認為天道不合理,產生了對天道的懷疑,有了怨氣。實際上這是天道發展中的一種決定,並不以人心中所想為準繩。

素樸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道的“不仁”恰恰是一種最大的“仁”,因為天道要使萬物達到一種平衡。而不是人類的區域性視角去看問題。

【原文】自生自結,夫有動者,文明始也。

群書【釋譯】

人生活在世界中自我記事,記錄得多了,有人進行總結,所謂的文明就產生了。玄學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原文】承之承,落之落,先之先,後之先矣。

群書【釋譯】

學習前人的東西,肯定會後退再後退。哪怕學得再多,也進步不了。

“承”是要繼承思想;“落”是要去掉落時與淘汰的東西;“先”是要有先人不敢的想法,才能青出於藍。玄女並不主張後人學她的法,學她的術,只主張學她的智慧,因為你一味學她,永遠超越不了她的高度。學玄女經並不是學,而是思考、傳承、創新。

【原文】×起智,智起心,心起道也。

群書【釋譯】

緣不是天定的,而是智慧給的。智慧在於人的修為,修為又在心中。

素樸注:

這裡X字是古籍缺失部分

【原文】靈靈相引,概以通矣,孰人識乎。

群書【釋譯】

元神與元神之間有共鳴性,有吸引性。“概以通矣”,它們是可以交流的。

宇宙蒼穹,萬物在道之內。元神無處不在,它們之間是有關係的。無數個小的因子在流動。當你觸動了其中一個元神的思維,你就有了智慧,元神就會給你提示、靈感,或是幻覺,或是智慧。這其實是種物理反應。

那麼如何捕捉到這類提示,就要看你要的是幻覺還是靈感。慾望重的人,天天看到鬼,實際上不是鬼,而是自己丑陋的心。

【原文】越和之者,智之身也。

群書【釋譯】

只有心中平和看待這些,智慧才會提高。當代科學已經證實,思想是種物質。如果是物質,你是可以撞上它的。所以,特異功能是可以存在的,也是科學的。什麼樣的人可以提高智慧——元神興旺,正氣重的人。

素樸注:

這個和,是和諧,平和,包容的意思。

【原文】否極而發,力而出矣,然則成矣。

群書【釋譯】

你相信的是你看到的,還有無數你看不到的。如果要提升到最高智慧,你就要到相反的地方去修煉,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能力剋制自己。

素樸注:

追求大道的真理,要報著求同存異的想法,事物有很多的面,你看到的不過其中一面罷了,

很多人認為複合自己認知的就是是對的,不符合自己認知的就是錯的,那只是自我的主觀想法。

高深的智慧,來源於,看到陰陽背後的太極,兩個對立衝突之物背後的共通點。只有這樣,才能化解二者之間的不和,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取長補短,增加自己的智慧。大道一定是包容的。

【原文】兩兩相限,無終無始。極也。

群書【釋譯】

正反對立是永遠的,相互磨礪,才能達到最高點。玄門五課就是修持思考的一些簡單方法,並不神奇。

素樸注:

這個“極”就是無極,太極最終歸於無極,萬事萬物都是在這個迴圈裡,無始無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