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諸王之二:昭王南巡不返

二、昭王南巡不返

昭王之時,王道微缺。

成王、康王都是“太子”即位,而昭王不是太子,只是王子即位,或是“王道微缺”的原因。為證明自身的合法性,昭王選擇了強有力的對手出擊,對楚國進行征伐。

《竹書紀年》記載: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渡漢水,遇到大兕。兕,犀牛,此為水中之獸。

周昭王十九年,“喪六師於漢。”

六師,或是西六師,周王的禁軍、禁衛,與天王隨時隨行,在周王之左右。

“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天有異象,周昭王征伐楚國,再也沒有返回去,只見師出不見師入。

《左傳》上也有:“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齊桓公以周昭王南征不返為理由,帥諸侯之師出兵征伐楚國,與楚國定下召陵之盟。

西周的諸王之二:昭王南巡不返

《周本紀》記載:“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

楚地產銅,是當時重要的戰略物資,周昭王最後一次出兵南國作戰可能收穫頗豐,戰車上滿載青銅等戰利品,透過用舟船搭建的浮橋渡過漢水時出現問題。

一種說法,舟船是當地人用膠水粘合,不結實,導致舟船解體散架,但不會因此喪失六師。更可能是楚人故意示弱,誘敵深入,設下埋伏,突然襲擊,導致周師大敗。

周昭王這一次征伐失敗,昭王本人以及祭公等親近重臣身死,周王室的西六師基本覆滅,倖存者恐怕不多。周王室遭遇重大損失,並且諱言這件事,對諸侯沒有發出訃告。

這次失敗是對周王室的重大打擊,在諸侯尤其是“服國”中威信下降,那些服國都是威懾於周王室的強大而臣服,或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更多方國的效法。

同時,引起周王室內部對王位的爭奪。與父昭王一樣,穆王也不是以太子身份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