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五行學說創始人)論風水(2)

鄒衍

作為

陰陽家

代表人物、

五行

創始人,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

在趙武靈王的幫助下,燕人趕走了齊人,燕昭王復國。

昭王頒詔向天下張榜招賢,訊息張揚不久,就有一匹千里馬半信半疑地踏上燕土。

是賭氣離齊的稷下先生談天衍。

鄒衍原定的目的地是邯鄲,不料趙王不在。沒有趙王的邯鄲,於鄒衍味同一碗清水,而他現在並不需要解渴。

鄒衍需要的是一罈可以讓他大醉一場的佳釀。稷下是個熔爐,在這熔爐裡,他已被煉成精鋼,迫切需要找一個打造利器的地方。

這個地方或在燕國。

鄒衍本能地覺出,燕國受此大劫,一定是哪兒出問題了,他必須前往實地予以診斷,以充分佐證他的五行、五德等一系列陰陽理論。

此時的談天衍已非往昔,有輜車二十乘,隨侍弟子百多人,瀝瀝啦啦地走在通往薊城的大道上,隊伍拖拉半里地長,車上插著五彩旗幟,分別代表他的五行學說,形成一道亮麗的景緻。

天下無人不知談天衍是大賢。聽聞他至,燕昭王喜出望外,郊迎三十里不說,還親手將他扶上王輦,換下御手,親自執鞭,給鄒衍撐足了面子。

及至宮城,昭王將鄒衍弟子安置在館驛,獨留鄒衍於宮,執弟子禮向他請教國策。二人暢談三日,聊得困時,抵足而眠。

鄒衍在齊,雖得權貴器重,卻未曾受過這般禮遇。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之後月餘,鄒衍引領弟子踏遍薊城各個角落,又北上燕山,南下武陽,探得燕地的山水實情,回報昭王,提出三個以陰陽術興燕之策:一是在燕山南麓沽水岸邊一個迂迴處,以一塊碣石為基,建一碣石宮,以鎮壓南方殺氣;二是遷先文公之陵,以脫眼前之困;三是廣種黍稷,以解燕民之飢。

三策中,碣石宮好建,昭王當即頒旨,使郭隗督導修建,難辦的是後面二策。先文公的陵址是先文公生前自己所選,若要遷移,昭王是不能定的。

“大王必須遷址!”鄒衍語氣篤定,“我觀過那陵,四周低平,惟有一坡,且無脈可依,可稱獨山,高三十丈。獨山不可葬!”

“獨山為何不可葬?”昭王問道。

“前賢有訓,‘山來水回,財旺人貴;山困水囚,人死財走’。按照風水之說,山有五不可葬:氣以生和,童山不可葬;氣因形來,斷山不可葬;氣因土行,石山不可葬;氣以勢止,過山不可葬;氣以龍會,獨山不可葬。臣觀先君文公陵墓,山形南北,無脈可依,是為獨山。獨山無依,西南有殺氣,南有一池,為不流之困水,是為兇墓。臣勸大王早移此墓,否則,非但國無寧日,只怕大王……”鄒衍欲言又止。

昭王不敢怠慢,去見姬雪,將鄒衍的斷言悉數講出。

“國師既有此斷,你遷墓就是。”姬雪一口應承,“當年先君之所以選址於此,是聽信一個風水術士。說也奇怪,自開挖那墓,燕室真就不太平了。現在看來,燕室亂象或結因於此。”

昭王謝過,召鄒衍道:“遷墓之事可以定下,新陵定於何處,國師可有確定?”

“就在臣所選之碣石宮南側水回處,臣已看過風水,北依燕山,南迴沽水,可保我王百年福運!”

“只有百年?”昭王皺眉。

“是的,王上,”鄒衍應道,“天地大運,非臣所能更改。未來百年,天下將入大爭滅國之世,燕地偏僻,燕山勢單,難成大功,燕室能得百年福運,已是大幸了。”

“百年就百年吧!”昭王接道,“寡人所恨,乃是齊與中山二賊。敢問先生,寡人在有生之年,可雪此仇否?”

“臣勸大王,先解民飢,再圖長謀。”

昭王也無話說,旨令郭隗依鄒衍所定,使人立碣石之宮,修陵興農。

【原創為《鬼谷子的局》作者寒川子所有,本文只是節選書中部分內容、加工整理文章上下文結構方便讀者閱讀,啟發讀者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