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池縣顧縣段家溝古墓

小序

早些年就聽說段家溝花墳山極具藝術觀賞價值, 幾次想前往探一究竟,由於當時未通公路,墳墓深沒

荒草荊棘叢中,山道不便,總未能成行。今得廣安市、 嶽池縣史志辦諸位領導同志鼓勵我前往挖掘資料,於 是,先聯絡到段氏族人段道興,村支書楊娟,安排段 氏族人五六個,經兩天時間,割淨墓地荒草,砍開荊 棘得以整理圖文,方使段氏古墓再現於世。

嶽池縣顧縣段家溝古墓

古墓正面圖

段氏古墓——花墳山

段氏古墓位於廣安市嶽池縣顧縣鎮東板社群西 3 公里。蔭山店向西過橋,進巴家溝(原 名芭蕉溝,音誤故名),行約 2 公里,到段家溝上山,沿山脊直上至大巖下。但見其一巖勢 雄如虎踞,兩邊山溝深長,中間有半島呈傾斜臺地近百畝,橢圓如龍盤,著勢欲騰狀。據傳 此處地形極佳,故臺地上墳塋遍佈,成為墓葬群落,約有 30 來座墳頭。臺地中建此聯拱四 棺石墓,如鶴立雞群。古墓為梭棺,不同於吊棺,棺槨從上而下吊葬,而是從前面滑入墓室

嶽池縣顧縣段家溝古墓

四墓室之一

安葬。墓整體長 10 米,高 2。5 米,寬 9 米。墓基牢固,用條石鋪底。每個墓穴全用丈二長, 二尺厚整塊條石合縫彎拱砌成。每個墓室深 334 釐米,寬 106 釐米,高 167 釐米。墳前 4 棺 5 根石柱,各高為 180 釐米、寬為 60 釐米、厚為 30 釐米。柱石上安兩根大梁柱,各長

300 釐米,寬 50 釐米,厚 30 釐米。兩邊柱上鐫刻對聯為:後騎馬鞍鍾福地,前對松嶺遠 明堂。其意墳墓後倚馬鞍山,前正對金城山曬經石上的松樹林,明堂闊遠。中間三根石柱從 右到左鐫刻對聯依次為:虎踞龍盤千秋盛,未山醜向兼丁癸,山未向醜萬載興。意即墓的朝 向為未山醜向(大致坐西南向東北),此地為虎踞龍盤之吉地。每棺對聯橫批從右至左為: 藉茲輿圖、福自天成、萬古不朽、金堅玉固。墓頂建帔山雨廈,橫批與帔山雨廈中間的橫樑 上,浮雕歷史戲劇人物與花草等,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墓兩邊各配花板,雕塑福壽二字, 上有祥雲,下有琪花圖案。極具藝術價值。墓穴分內門外門兩層,外門即墓室的碑板,上鐫 墓室內亡者生卒年月及姓名。

據當地段姓 70 多歲族人段道貴、段道興等口述,此墓建於清代嘉慶末期。嘉慶中期有 段氏一支從廣安協興場遷居於此,因段氏族譜無存,以前的字派不詳,只知遷來此地後續增 字派為:“宗祖必厚世有福,永廷安邦興萬代。元尊利亨通大道,榮華富貴美吉昌”。從“元” 字輩搬來此地近十代人,已歷 200 多年矣。聽祖上說,段家老大攜三弟兄從廣安協興遷來 此處居住,老大率眾兄弟繼承祖業經商,從事造紙、榨油、販運。兄弟團結、和睦,不曾分 家,家大業大,買山林,置田地,富甲一方,名聲大噪。時有風水先生說,段家發財,全仗 屋後虎踞龍盤之寶地,風水極佳護佑。據傳,有外地人攜同一堪輿家來此,出大價想買段家 屋後地形葬母。幾次加價,段老大皆不答應,因為錢對段家來說,並不算一回事。段老大想, 如有這樣寶地,賣與他人,不如自已用。於是花錢先後請 5 位風水師觀龍望水,皆極贊為 上佳之地。於是踩點定位,決定修造生墓,4 弟兄一人一棺。請遠近能工巧匠,在大巖上開

山採石,巨石沉重,用地牛滾運,歷時近半年方完工。按長幼次序,中間右邊為老大墓室, 中間左邊為老二墓室,右邊為老三墓室,左邊為老么墓室。卒後各按序次安葬。聽段氏族人 說只有三弟兄埋此墓內。因造墓將完工時,有一條蛇盤曲左邊墓室,不意石工鏨子落下將蛇 打死。有算命先生說此乃凶兆,此房人死後不宜安葬此墓穴,入內則不吉。 此墓所用石料質地堅硬,做工精細,人物花草精雕細琢,外形美觀,人稱“花墳山”,遠 近聞名。1957 年大躍進,大積大造肥料,搞高產田,人們將墓碑砸爛,入墓室內將骨骸、 石灰,棺木、織品等焚燒作肥料下田。故 4 個墓室前邊內門及外碑板砸碎無存。當時據毀墓者說,左邊的墓室果是無屍空穴。1975 年大集體時,生產隊修建豬圈,缺過樑石,有吳 姓村民將墓左上的過樑石用鋼釺撬下來作豬圈石,被段氏族人聞訊制止。現墓室上方過樑深 陷墓前,段氏族人曾多次想將其復位,無奈 3 米長又寬又厚的大石沉重而終未果。 段氏 4 房人眾遷來此地,人口得到較大發展,鼎盛期達 40 多戶,100 餘人,民國時期, 除種田、做生意搬遷他地外,有族姓分居附近回龍庵、郭家大田(桃花溝村),東板街邊等, 溝內現有人口 20 餘戶,80 餘人。

自古以來,中國喪葬習俗的選址、埋葬深受傳統風水學說思想的影響。傳統宗教認為, 人死後靈魂不滅,可以蔭庇子孫。魏晉南北朝時期,墓地風水術已形成系統的理論,出現了 大量風水術方面的著述,風水文化中對墓葬自然環境的選擇有一定要求,墓葬須乘大自然之 生氣,並以良好的自然環境寄託逝者與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生者對逝者的哀悼。顧縣墓 葬習俗經久不衰,重視陽宅的同時,更重視陰宅的建築和配置。當地有建生基(即活人墓) 的習慣,在人還活著時就選好地址,把墳墓做好。鄉里有財力有身份的人,大都熱衷於做生 墳。建生墳者,均是財力不菲的家庭,並在其地德高望重。生墳建造的動機,一是因風水觀 念,生前就想知道自己死後長眠之地的風水格局,希望早一步預定下中意的風水寶地,深怕 死後再尋風水寶地而不得。二是造了生墳,不但表明生前就安排了死後事的圓滿無憂,更彰 顯自己地位、身份、財力的優越。因此,顧縣建有許多的生基墳。墳墓石碑、圖文、造型不 會草草了事,盡顯氣派豪華,才能體現造生墳的意義。古來大多人以厚葬為榮。選地亦著力 追求水抱山銜,藏風聚氣的風水格局。 段氏花墳山與顧縣各處建的生基除有諸多共性外,極大地彰顯了當時建造的大氣恢宏,以及 藝術風格的獨特,還具有很多的文化內涵,它不但是紀念先祖的方法和手段,更有一定的宗

教儀式、建築藝術、地理常識,和倫理道德等的綜合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