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宇宙盡頭是人形機器人?

上半年,吉利收購魅族,華為交付“問界”……我還在感慨,車企紛紛入局手機的野心時,又驚奇地發現,宇宙的盡頭可能是人形機器人。科技巨頭們已經忍不住發力,要搶先站在下個風口了:小米在新品釋出會上,推出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甚至小鵬、蔚來一眾車企也來湊熱鬧,積極進軍機器人行業。早先,馬斯克在特斯拉股東大會就放出話來,稱特斯拉機器人徹底改變經濟。姍姍來遲的“擎天柱”,也即將在9月30日揭開神秘面紗。人形機器人再次成為聚焦的中心,並不意外。在科幻電影作品中,機器人代表著未來的科技感,儼然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雖然迄今為止,人們並未造出電影《終結者》裡的T-800,但恐怖谷效應顯然也沒能阻擋人們的探索腳步。近期,在北京舉辦的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我們看到了重返舞臺的“鄧麗君”,有了人工智慧、5G和新材料的加持,機器人在各個領域大展宏圖,甚至攤煎餅、咽拭子取樣等都不在話下。同時,資本市場也進一步賦予了機器人這張大餅無限活力。最近,國產

協作機器人

企業

節卡

完成了D輪融資交割,無獨有偶,亞馬遜宣稱將以17億美元的估值收購掃地機器人鼻祖iRobot。一時間風頭無兩,人形機器人真的要來了嗎?是值得狂歡還是一時的自我陶醉?下文,我們將走近人形機器人行業,扒一扒人形機器人的過去歷史與未來發展。

無線木偶到跑酷大佬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但人們對於它的研發、製造歷史由來已久。機器人的設計雛形,可以追溯到1495年達芬奇的設計書稿,雖然並沒有實物,但依舊向大眾透露出最本質的設計願景,要仿人,而且要靈活,能夠坐直身子、揮動手臂以及移動頭部和下巴。現代意義上對人形機器人的探索,開始於上個世紀。主要得益於,工業革命以後,製造工藝的不斷提高,以及大規模生產需求反哺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說到人形機器人,肯定不能繞過兩個明星產品。一是,2000年橫空出世的

ASIMO(阿西莫)

。可惜的是,最近阿西莫也官宣退役,終究還是沒看到商業化落地的那天;二是,三易其主的

波士頓動力

。下面,一起來看看波士頓動力的迭代背後的技術和訴求。2013年,初級版本的Atlas原型機誕生,這時候的機器人只是單純模仿人的外形。實際上,不管是行走還是其它動作,都需要利用預裝的程式進行控制操作,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它更多的是,模仿動作的”無線“木偶。只能機械地靠控制去執行任務,就像行走與環境中的毫無感情的機器,不能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並與之產生互動。2016年,Atlas在平衡和越障能力上把各位前輩遠遠甩在身後,被期待代替人去完成各種危險任務。而去年的亮相中,以前走路磕磕絆絆的Atlas已經可以絲滑地完成跑酷任務。而且,這一代的Atlas,已經擺脫了傀儡的身份,並不需要事先人為程式設計完成整條路線,可以透過各種感測器感知作業環境,獲取資訊為自己導航,從而自主規劃整個行動。

在我看來,升級版本的Atlas在跑酷過程玩的是自導自演。首先,利用頭部的深度感測器,幫助它構建跑酷地圖,攝像頭則有助於獲取更全面的環境資訊,計算好每一步的落腳點,在跑酷中做到胸有成竹。另外,它的行為庫中儲存了一系列模板動作,但這次可以透過模型預測控制器,實時抽取,完成調整發力姿勢,還能自動建立兩個行為之間的過渡狀態,使得一整套動作變得行雲流水。

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是自主行走的能力,想要做到動作靈活,如魚得水,並不容易。

這不僅涉及複雜的運動控制和智慧識別系統,背後也需要算力提升,以及電池的支撐、電機的發展等。波士頓動力能夠自由奔跑,有很大原因在於

液壓驅動控制

,這樣的技術路徑,不同於本田Asimo使用的傳統電控,能夠實現仿人機器人運動的極致。事實上,除了這兩種技術路徑外,還有第三種路線的Cassie。採用細膝關節和踝關節、上半身較大,重心上移的方式可以減少能耗。雖然它也能實現野外散步,但對比Atlas,它實在看起來更像鳥,而不是人。人形機器人,等於人形的機器人嗎,這是個問題。最近,波士頓動力又被賣了,七年間估值縮水三分之二,一心低頭走路的Atlas命運坎坷,不斷重新整理我們的認知和想象,不知道下一次見面,它又會帶著什麼驚喜來到人們面前。那就蹲一波吧~

是千億藍海還是畫餅的概念?

在我們的想象之中,人型機器人的形態,必然是有著與人類相仿的外觀和行為,並能實現與人類的溝通互動。毫無疑問,才剛剛學會走路的人形機器人,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孩童,遠遠沒有滿足我們的終極需求。經過30餘年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逐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人形機器人顯然還是一片待開墾的荒地。相比與熙熙攘攘的紅海產業,人形機器人這片靜海,看起來像是還沒有蜂擁而至的藍海。

為何這片已經研究了五十餘年的產業,到現在人們還是進展龜速,只能靠跑酷過把癮?我把它歸結為三方面:

一是畫餅的成本太高,二是不知道畫餅給誰吃,三是這餅吃著吃著可能會噎人。

·這大餅,有點貴

人形機器人的終端售價自然與成本息息相關,與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相比,它的機械複雜度更高,同時自主行走能力要求機身需要更高的靈活與自由度,這就導致在結構設計、硬體構成、控制演算法、核心效能要求以及零部件選擇上,要求更高。有資料表明,

普通工業機器人的關節一般在2-10個之間,而人形機器人關節細分來看至少有上百個關節。而這些高要求自然要高成本才能滿足。

據悉,小米推出的CyberOne,研發涉及包含仿生感知認知技術、生機電融合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資料雲計算技術、視覺導航技術等各領域的尖端技術,成本每臺大概六七十萬元。跟波士頓動力一樣,小米的鐵大成本造價高,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之前,馬斯克透露要在今年的AI大會上,推出擎天柱,並且預計量產後,其成本比汽車還要低,售價約為2。5萬美元。據馬斯克透露,擎天柱高約172釐米、體重約56公斤,接近正常人類一般男性的身體指數。硬體上,解決了身體材料的輕量化問題,頭部螢幕用來掃描外界資訊,雙手功能媲美人類水平。在軟體方面,該機器人採用特斯拉Dojo(道場) 機器學習培訓系統,借力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軟體系統(FSD)以及攝像頭系統。但至於能否實現快速量產,顯然還是個等待揭幕的羅生門。最後,咱們來算一筆賬:

特斯拉披露量產後的人形機器人售價,估算是18萬。

這筆費用均攤到每月,意味著可以找一個月薪1。5萬的保姆,去解決家庭場景中的各種問題。不用擔心溝通問題,夠自主,也夠智慧,走路也夠“絲滑”。再添上維修保養費用,沒準兒保姆還能換成家庭教師。

·拿著錘子,再去找釘子?

明星機器人阿西莫,曾經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鐘,也曾踏過電影首映式上紅毯。指揮過底特律交響樂團,還曾去過核洩漏後的福島現場。但顯然,這些離普通人的生活場景都太遠。對未來機器人的想象中,我們期待的是這樣的角色:能任勞任怨,完全代替自己去做麻煩事,還能彼此陪伴。我想這也是人們孜孜不倦地研究人形機器人的動力所在。但在家庭場景中,掃地下廚這些瑣事,工業機器人已然能夠滿足。日常剛需場景中,工業機器人顯然技術和價格上都佔據優勢。如今超百億的市場規模,也證明了前景渺茫的人形機器人現在想代替掃地機器人,好像顯得有點笨拙和多餘,這使得它的落地場景看起來更遙遠了。看好的人認為,人形機器人最終會成為像手機一樣普及的終端。全新的終端,不僅意味著新的商業入口的誕生,更意味著機器人充當的角色也更多元,除了幹雜活,還能聊天,說不定更懂經營。持懷疑態度的人則擔心,工業機器人已成規模,尚未成熟的人形機器人想要追趕,顯然晚矣。在工作環境中,工業機器人已然一馬當先,而類人的人形機器人想要在家庭環境中充當夥伴的角色,自主性與靈活度的門檻又太高。是要人形還是要智慧?現在看來,兩者還不能兼得。

因為落地商業化不足,

人形機器人更適合ToB還是ToC的問題無法落實,找不到切入的剛需場景,難免陷入“拿著錘子找釘子”的怪圈,最後就是這餅也不知道該畫給誰吃。

·有限自主,智慧只是傳說

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我們看到,在很多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操作技術的精準度和效率甚至都超越人類。而人形機器人,則更多被深寄自主互動的希望,希望它們有智慧,有能力自主決策,更有甚者能夠自主學習。在各種情形下,人形機器人要能夠感知外界的變化,形成自己的反饋與決定,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自動駕駛技術?原因是,這些背後都需要人工智慧技術支撐。但就目前來看,人機互動能達到的水平十分有限,機器視覺在面對真實複雜的場景下的應用仍然不足,氣候環境的極大變化,就會讓人形機器人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解決;同時,人形機器人需要雙足支撐站立,且運動過程中對腿部扭矩要求較大,對減速器的剛性、驅動器的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這些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技術問題仍未完全解決,所以

現在的人形機器人也就是個半智慧化的半成品,離實現人們的夢想的距離,可能還有50個波士頓動力的發展歷史那麼遠。

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人形機器人,大號的智慧玩具

如果說,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大腦和心臟以及軀幹的自主跳動,是最基本的證明。所以一直以來,人形機器人的軟硬體對運動的自主控制,是類人的關鍵,也是產業端的上游核心問題。在產業鏈上,它與工業機器人路徑相似。

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上游是核心軟硬體:三大核心硬體是減速器、控制系統和伺服系統。軟體上主要包括:機器視覺、人機互動、機器學習、系統控制等。

核心零部件方面,硬體上主要為電池、控制器、電機、減速器等,核心關節的電機系統設計、材料輕量化是主要的難點。本土的機器人廠商多數不具備核心技術環節,自主研發的伺服電機,精度低,位置鎮定能力較差,只能夠滿足低端需求。目前市場格局上形成了“四大家族”:

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瑞士ABB以及德國庫卡

,依靠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優勢,全球市佔率超 50%。我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仍面臨著一系列“卡脖子”難題,國產工業機器人所用減速器、伺服電機進口比例控制器進口均在80%左右,無法像巨頭一樣,從核心零部件切入佈局全產業鏈。

人形機器人走出PPT,還要50年?

中游是機器人本體機座和執行機構

,包括手臂、腕部等,按照結構形式,本體可以劃分為直角座標、球座標、圓柱座標、關節座標等型別。

國外人形機器人制造商有波士頓動力、美國敏捷機器人、日本本田、特斯拉等。國內主要製造商是優必選,北京鋼鐵科技等,埃斯頓則主要發力工業機器人。相比於入局較早的國外製造商,國產的本體裝置的精度、靈活度、穩定性等方面,與國外仍存在顯著差距。甚至在很多網友看來,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更像是大號的玩具,只是滿足了人形的機器人。至於智慧還是智障,可能要看機器人當時的心情了。

下游商業應用未成熟:目前落地場景並不明確。

不同於工業機器人的商業成熟化,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只是初具規模,在技術層面和落地場景上仍待突破瓶頸,如今工業機器人覆蓋汽車、電子、金屬、塑膠、食品、生化等各個領域,人形機器人的突圍看起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戰略。2020 年美國敏捷機器人公司成功推出第一款商業化出售的雙足機器人Digit,主要用於物流、倉儲、工業等多種應用場景,無需人為干涉,自行選定搬動箱子,但售價高達25萬美元。國內廠商優必選旗下Walker,當前主要應用場景為B端的科技展館、影視綜藝、商演活動及政企展廳等,仍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階段。在家庭服務場景中,高度模仿人的外形,寄希望於完成按摩、擰瓶蓋、端茶倒水等家居任務。有很多網友質疑,其行走速度比起波士頓動力更像老人,靈活度也不夠,歸根結底就是不夠智慧。只能說人形有了,但想要擁有人形機器人的靈魂,優必選要走的路還很長。

擎天柱,機器人屆的鯰魚

世界的發展總是那麼奇妙,不斷在曲折迂迴間,又螺旋上升。十幾年前我們無法想象如今的生活,如今的我們也不敢想象人工智慧還會怎樣改變生活,就如同無法想象在未來機器人又會是怎樣。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終將會變成現實。機器人產業已經走過了那麼多年,市場也在不斷洗去泡沫,等待下個拉開大幕的週期。尤其是最近特斯拉若能如期推出Tesla Bot Optimus,我們有理由相信,Optimus也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一條鯰魚,為我們撥開人形機器人的落地場景迷霧,同時進一步開拓它的發展邊界,而這勢必也會倒逼國產機器人產業升級智慧化水平,不斷突破精準和靈活度的限制,尋找更可靠的商業化落地場景,從而改變整個人形機器人的和市場格局和生態。

有人說“未來已來,將至未至”,我認為這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人形機器人的現狀。東風已來,至於人形機器人能否走出PPT,就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如何“成精”?深扒跑酷王Atlas六年進化,智東西

機器人行業深度研究(一):尋找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機會,東方財富

自動化裝置行業深度報告:人形機器人迎產業化機遇,東吳證券

內容作者: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