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老子在《道德經》提到“絕巧棄利”,“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等等。很顯然,老子是有反文化反文明傾向的,他為何倡導要回歸到“結繩記事”的時代呢。

在古代原始社會里,由於沒有文字,只能結繩記事,有提醒或公告的意義,結繩不同的形狀多少等,同部落的人一看就明白,這與現在的公告欄是一個功能。

在沒有文字,也沒有文化生活的時代是可以想象的,那就是自然自在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像現在一樣晝夜不分,甚至顛倒過來。這樣的生活是真正的自然生活,是符合自然大道的生活,萬物與人類都保持了自己的天性。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文化的普及,萬物與人類的自然天性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缺失了,天性與文明,對於人類來說,哪一個更重要?在老莊看來,顯然是前者。

不少學者主張,老子是一位歷史倒退主義者,這種結論是武斷的。物質上的極簡主義結合精神上的自然主義,難道就是歷史倒退?富足的物質生活與退化的精神靈魂組合就不是倒退?

老子的思想有“向後看”、返歸到最原始的復古傾向,他反對人類的文化、文明,是因為他看到了文明社會的負面性。這就像發達的科技、豐富的物質並沒有給我們帶來更高的幸福指數。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盧梭在其成名作《論科學與藝術》中有一個基本觀點“科學與藝術的進步無益於敦風化俗”,此書被伏爾泰批評為“反人類的新書”。同樣的道理在《莊子》中也多次提到,比如“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在盧梭看來,科學與藝術常常會敗壞人的德行與國家的風俗,最終導致國家混亂,這與老子的“絕巧棄利”等觀點類似。

“什佰之器”、“舟輿”、“甲兵”等相當於現代的科學技術,科技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利器,是人類智慧的成果,老子為何反對“技術”等一切文明成果呢?這與形而上的“道德”有什麼關聯呢?

技術作為一種工具,能大大幫助人們更順利更高效地達到某種目的,但讓人類也更容易僭越為天地萬物的立法者,“人定勝天”,讓“萬物皆備於我”而存在。一句話,技術讓萬物更容易地遠離了自己的本真狀態,尤其是人類自身以及周圍的環境。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一切技術容易讓人們迷失最本真的自己,讓人陷入到物慾的瘋狂追逐之中,給萬物與自身帶來莫大的困頓與傷害。萬物自性的缺失,乃至物種的消失,可以說與人類對技術的濫用息息相關。可以說,在萬物與人類自身毀滅的道路上,“技術”至少發揮著助紂為虐火上澆油的作用。“技術”給萬物帶來愈強愈大的負面作用,這也許就是老莊反對一切“技術”的內在原因。

“萬物負陰而抱陽”,盧梭也看到了,科學藝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們在造福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危害我們的精神世界與道德風俗。科學藝術助長了人們的慾望,使人脫離了本有的自然狀態,陷入了文明的枷鎖裡。

的確,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當下,人們的精神世界裡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就,人們的精神並沒有比原古社會更自由。反思一下我們的生活,物質上的富足與資訊上的碎片化,人的精神自由度是不是更大了?我們究竟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生活,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這也許是此章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

在崇尚自我的現代社會,世人固執地堅守著自我的的精神孤島,這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常態,不論人們住得多麼近,通訊手段多麼發達,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並沒有拉近。都市生活裡的人們,同樓同單元,甚至是對門,很多也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掃門前雪,這種狀態是不是一種歷史倒退?

書讀萬卷,終歸田園。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鄉村,是不是每個現代人的理想追求?如何在物質生活與精神超脫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小國寡民”,也許能夠給我們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正規化。一個真正覺悟的人,必定會迴歸自然,在安靜中過一種平凡的世俗生活。讓我們放下不可思議的道,也放下難以割捨的德,放下謙卑,放下退讓,放下一切價值與文化,遠離文明,迴歸自然,這也許是老子給予我們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智慧啟示。

老子為什麼反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