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孩子:

平時像個小話癆,開口就是“芭比Q、栓Q、YYDS”等等一些網路熱門詞,一旦脫離網路用語,正式發言或是寫作的時候,就表達不出來了。

這樣的孩子,可能想法不少,但因為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表達總是言不由衷,詞不達意。這都是典型的

“語言貧乏症”

的表現,家長往往也很擔憂,語言匱乏的起因是什麼?它的背後說明了什麼?作為家長我們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使用正確的語言文字呢?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孩子如此喜歡網路用語?

相信大家在上學期間都做過這樣的事情:在面對寫不出答案的考題時,不想空在那裡,就選擇了

一通胡寫

類似的“小學生離譜答案”,一直以來都是網際網路上的熱點之一。孩子們的種種“急中生智”,總能讓我們回憶起自己曾在考場上絞盡腦汁的過往時光。

但在近些年開始,情況卻變得略有不同。在大量胡寫的案例中,一種特定的答案型別開始更頻繁出現:

網路用語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在豆瓣上,有一個名叫“那些年我改過的卷子”的小組。在該小組內,作為組員的老師們會不時貼出自己批改到的奇葩卷面與作業答案。

而從近些年老師們釋出的大量帖子中,一個趨勢逐漸顯現:

越來越多的網路用語,開始出現在了學生們的試卷上。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比如英語中e開頭的單詞,學生會立馬想到emo(網路用語,表示憂鬱);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用舔來組詞,也會脫筆而出寫下“舔狗”。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在網際網路詞語無孔不入的當下,一些詞語早就刻在了大家的DNA裡,成人尚且如此,容易追隨網路潮流的孩子就更是這樣。

這也導致瞭如今的場景,哪怕只是試卷上的胡寫亂寫,也正在隨著時代一同變化。

“厲害”的同義詞是“666”。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無微不至”可以解讀成“沒有微信的地方不要去”。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一部分學生或許是分不清網路詞語的使用環境,總能在組詞造句的環節給老師們造成精神上的痛擊。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在這個全民上網的時代,網路用語的普及和滲透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

人們已經習慣於把一些事件和現象都濃縮成這種被簡化的網路語句中,然後在傳播、互相模仿的過程中尋求宣洩與共鳴。

而最年輕、最具學習能力的孩子們則成為了最熱情參與的群體,他們重複著這些語言的空殼,作業本上的熱詞換了一批又一批。

這些“網路梗”就像《孤勇者》一樣,是這屆孩子們的接頭“暗號”。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在這之前,家長和老師們還會擔心孩子們的思維不夠開闊,但放到現在,更令人擔心的是,

網路對現在孩子的影響是不是太大了?這些網路用語在作文裡使用,是不是不太合適?

現在好多孩子張口“芭比Q”,閉嘴“栓Q”,操場上瘋跑都會大喊“奧利給”……連正式的書面語,比如寫作文,各種梗,各種網路詞彙,紙上滿天飛。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不過,比起分數,小編覺得更值得警惕的是:

過分依賴於網路上“短平快”的語境,孩子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深度思考能力將不斷退化。

濫用網路用語會造成“語言貧乏症”

網路語言彷彿就是新時代的“摩斯密碼”,只有刷過短影片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對於很多剛剛開始學中文的孩子來說,在還沒有接觸中文的正確用法之前,僅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分辨出中文正確用法和網路用詞之間的界限,這些漢字畸形的組合用法,可能就成了他們對中文語義的第一印象。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很多時候,一些字用錯或讀錯後,無意中能借此“造”出一個新的網路熱梗,以此佔據網友們的心智而快速出圈,雖然成年人早已見怪不怪,但當這些網際網路黑話漸漸滲透到日常交流中,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剛剛接觸漢字以及正在學習期的孩子。

當然,被語言表達問題困擾的,不只小學生這一個群體。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曾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不會用複雜的修辭手法”。

詞不達意、語言貧乏,這些都是典型的“語言貧乏症”的表現,屬於一種新型的社會病。

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資訊都是碎片化的,可以借圖片和短影片來傳播。這樣的方式,直觀又高效,能讓人獲取更多的資訊。但同時,它也消磨了人們沉澱下來,遣詞造句、深度閱讀、深度思考的耐心。

而現在大部分網路用語的共性就是——簡單粗暴,沒有語境。它們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情感和態度,像“臥槽”、“AWSL”、“YYDS”這些詞,也是因為這一點,才流行起來的。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當孩子被這種網路語言和爆梗架著飛奔,慢慢的,表達方式會越來越單一,抒發的感情也會越來越模糊,他們不願去深入思考,不懂得更細緻的表達感受。

語言和思考,作為大腦的功能之一,都是用進廢退的。就像不寫字的人會提筆忘字,長時間不自主思考、表達的人,表達力自然會弱。

網路用語的過度濫用,正在嚴重影響著當代青少年的成長。

如何防止孩子語言能力退化?

但面對網路流行語對孩子語言系統的衝擊,想要孩子隔絕一切,不受到干擾,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面對網路用語的泛濫,我們應當如何防止孩子語言能力退化呢?

小編認為各位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01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當一個人語言匱乏,除了受環境的影響,更本質的原因,還是思想的貧瘠,有輸入才有輸出。無論何時,讀書永遠是提升人最好的方式。

讓孩子愛上閱讀,一定要有持續性和連貫性,培養出習慣。父母可以在家裡搭建一個專用的讀書角,把孩子的書歸置在一起,建立起孩子對書的歸屬感。

還可以和孩子約定,每天有固定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一到點,全家人要放下手機,關掉電子產品,專心讀書。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對不愛讀書的孩子來說,家庭的氛圍,父母的示範,會起到不言而教的作用。

等到孩子逐漸長大,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習慣,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來閱讀,如果孩子對它感興趣,閱讀的作用才能達到最高效。

02

和孩子常對話,擴充詞彙量

除了閱讀,孩子的詞彙量,更多都是在父母的對話中擴充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新穎有趣的詞彙,試著把這些單詞與孩子的生活聯絡起來,讓孩子容易理解詞語的意思和語境。

當孩子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們想出一個用詞的方法,試著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詞,或者在白天讓孩子儘可能多方面的使用這個詞進行造句,這樣也能幫助孩子詞彙量的積累。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另外還有一點,是大家在和孩子聊天時,少使用“不能”、“不行”等禁止類的詞彙,或是比較“負面”的評價。一個孩子,只有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認可,才願意敞開心扉,說心裡話。拒絕和打斷,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沉默寡言,失去溝通的勇氣。

03

鼓勵孩子多表達,多練習

組織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也是一個思考過程,多多鼓勵孩子去描述自己身邊的事物,讓孩子自發的去探索和觀察,用更豐富的語言去描述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這樣孩子的語言就會日益豐富起來。

同時,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也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在白底黑字中鍛鍊文字和表達的美感。

開口就是“拴Q”、“芭比Q”,孩子的語言貧乏症怎麼破解?

04

引導孩子瞭解,區分網路用語

並不是所有網路用語都是積極向上,值得傳播使用的。2021年,人民日報就發表過一篇文章,點名批評了“傘兵”一詞,裡面提到:

網路造梗,大多時候是無傷大雅的,但不意味著沒有限度、沒有底線。“傘兵”被亂用,就是對英雄隊伍的汙名化,更是對語言環境的汙染。

很多網路詞彙,不僅沒有什麼價值,甚至還惡俗低劣,這類詞彙是需要堅決抵制的。因此,我們一定要

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明確網路用語使用的界限和場合

。教會孩子如何區分網路用語,抵制不良用語,發現孩子用不良用語的時候也要及時糾正。

總的來說,網路用語是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我們

無法去做割裂,也無法阻止

。對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很容易被流行語反過來裹挾。

網路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其中積極的一面,應鼓勵並促進其發展;對於其消極的一面,要採取措施防控。

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孩子保持深度閱讀,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網路的大染缸裡始終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