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石槽溝村,隸屬於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白浪鎮的腹心,為河南省唯一的省級“飛地”。石槽溝村四周被白浪鎮的會溝、東溝、楊溝、寺溝所包圍,村民要離開本村,必經湖北地界。離荊紫關鎮八九公里。因為山上有石槽,村內又有一條溝,故名石槽溝村。該村面積僅1平方公里,東西南三面被山環繞,西與鄖陽區白浪鎮的寺溝村,南與白浪鎮的大芋溝村相鄰,東南則與白浪鎮的東溝村相鄰,以山脊上自然形成的小路為界。

相傳,早年石槽溝村原本無人居住,只是一條荒溝。後來山西洪洞縣賈、王兩家在明初移民潮中搬遷到河南的內鄉縣,但因當地生活條件太差,一王姓和賈姓的年輕人帶著妻子偷偷遷移到荊紫關鎮程窪村定居。因為祖輩都是河南人,石槽溝村人無論是從風俗習慣還是心理感情上,都對河南更有認同感。雖然長期處在湖北村莊的包圍之中,而且村裡80%以上的媳婦都是湖北人,但他們的生活習慣還跟湖北人不一樣,他們喜歡吃麵條,聽豫劇,依舊保留著河南的風土人情。

下面介紹一下石槽溝村所屬的荊紫關鎮,是一個名氣大的特色小鎮。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西緣,與陝西省、湖北省相鄰,面積2820平方公里。截止2019年10月,淅川縣轄4個鄉(大石橋鄉、毛堂鄉、西簧鄉、滔河鄉),11個鎮(荊紫關鎮、寺灣鎮、香花鎮、九重鎮、厚坡鎮、老城鎮、馬蹬鎮、上集鎮、盛灣鎮、金河鎮、倉房鎮),2個街道辦事處(龍城街道辦事處、商聖街道辦事處)。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荊紫關鎮(以荊花為紫色象徵吉祥之意),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位於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

"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

之稱。前304年,此地屬於楚國管轄,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此地,於是此地就取名叫“荊子口”,後演變為荊紫關。距淅川縣城76公里,東至本縣的西簧鄉、西接湖北鄖縣白浪鎮和陝西商南縣白浪鎮,南和本縣的寺灣鎮接壤,北與西峽縣西平鎮相聯,鎮政府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鎮5華里,西距陝西白浪鎮5華里,全鎮總面積168。8平方千米(2017年)。自古水陸並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荊紫關鎮轄37個村委會中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漢王坪村、獅子溝村、上莊村、三岔村、上梅池村、陡嶺村、菩薩堂村、大扒村、石門村、雙河村、李營村、穆營村、娘娘廟村、碼頭村、魏村、店子村、史家村、藥王廟村、小寺溝村、張村、龍泉觀村、孫家灣村、金家溝村、西頭村、全莊村、麻坎村、馮營村、山根村、張巷村、程家窪村、廟嶺村、沙渠河村、吳家溝村、石槽溝村。響譽全國的“

明清一條街

”古建築群,形成於公元1772年前後,該街全長五華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它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築風格和自然特點為一體。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

位於荊紫關鎮西部白浪街中心,白浪街是荊紫關鎮的門戶。屬豫、鄂、陝三省的交界點,西與陝西省商南縣汪字店鄉接壤,南與湖北省鄖縣洋溪相連,該街有居民59戶,254人,因境內有白浪河故名。三省界碑原為一塊頂角朝天的三稜石,上面分刻河南、湖北、陝西之省名字,故被譽為“一腳踏三省”之地。

河南省唯一的飛地——石槽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