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醉了,他一生中沒有這麼嗨過。

建安十七年(212),52歲的劉備找了個藉口討伐益州牧劉璋,斬殺其白水關守將,佔據涪城(今四川綿陽),劍指成都。

史載,拿下涪城後,劉備召集將士,大擺酒席,歡慶勝利。

舉辦這麼大規模的宴樂,對於一生苦逼、“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而言,還是頭一回。

喝著喝著,劉備對身邊的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就差喊一聲,這個feel,倍兒爽。

龐統卻回了一句:

“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原本醉醺醺的劉備一聽,勃然大怒,辯駁說:“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你在胡說什麼,給我出去。直接叫龐統滾了。

過了一會兒,有點清醒了,劉備才發現自己剛才的失態,匆匆派人把龐統請回來。

一句“非仁者之兵”就讓主公當場暴怒失態,可見這句話正好戳中了劉備的痛處:

他一生以仁德和信義樹立口碑,到頭來卻只是一個嶽不群式的偽君子嗎?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畫像

01。 真理失效了

不管孫權願不願意,大部分讀者眼中的三國史,其實就是“兩國”的歷史:

曹魏與蜀漢。

更具體一點,是曹操與劉備的人氣爭奪戰。

至於孫權,則被當成沒有理想的透明人。一般讀者都不予理會。如果把孫權抬到比較重要的位置,會對國人傳統的

黑-白史觀

形成挑戰。你想啊,黑-白對立,簡單到不用過腦子,但

黑-灰-白

三色交錯,情況複雜了,讀歷史就必須過腦子。老百姓可不願費這勁兒。

在黑-白對立的史觀下,能力和歷史貢獻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

道德標尺

。這把尺子一量,曹操被定性為道德的矮子,劉備則是道德的化身。

蘇軾曾記載說,他生活的北宋年間,民間說書人一講到劉備戰敗了,聽者就跟著流淚,但一講到曹操輸了,聽者都大聲叫好。

這說明,至少在一千年前,曹操和劉備各自代表的道德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若九泉之下有知,劉備一定會露出長者般的仁厚的一笑,儘管他在生前難以抗衡曹操,但死後卻在道德層面上永遠地把對手按在地上摩擦。

更讓他歡喜的是,他竟然打破了一個至高的真理,那個真理以名人名言的形式呈現:

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人,你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但是,劉備做到了。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成都武侯祠,主體是劉備昭烈廟 圖源/攝圖網

02。 道德資本

迄今,很多人都認為,劉備的發家是靠一張

“中山靖王之後”

的假名片。

不對,這個身份只是他用於掩蓋自卑心理而已。

眾所周知,劉備的家庭環境並不好,曾與母親

販履織蓆

為業。

但他從小就熱衷富貴,有次跟同族少年在院子裡的大桑樹下玩耍,小劉備突然說了一句:

“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羽葆蓋車,大概是指皇帝專車,這跟當年劉邦看到秦始皇出遊感嘆“大丈夫當如此也”,基本是同一個意思。嚇得劉備的叔父趕緊跑出來制止他亂髮狂語:“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一個出身卑微的有志者,透過構建家族譜系來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社會地位。這樣的例子,在注重門閥的時代並不罕見。劉備也是如此,隨大流罷了。

所以說,他的發家並不是靠這層所謂的皇族宗室身份,而是靠

“道義”

——道德和信義。

在早年的拼搏中,劉備並無自己的地盤,但他以道義相號召,團結了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幫兄弟。整個時代以背棄人主為常態,甚至劉備自己也多次易主,但他的兄弟們對大哥始終不渝,留下了最為感人的情義。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關張的情義在民間影響很大

當名士

孔融

被黃巾軍圍困時,太史慈向劉備求救,說孔融交代了,只有劉備能救他。劉備一聽,強抑住內心的歡喜:

“孔北海(孔融)知世間有劉備邪?”

你們細品一下,這句話跟“我真中了500萬嗎”是一樣一樣的,要讓自己趕緊從狂喜中醒過來。因為,這意味著劉備的仁義之名,已經打入東漢上層精英圈層了。

另一方面,劉備在底層人中的口碑也越來越好。

在任平原相時,31歲的劉備仁政愛民,“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有人看著不爽,派刺客去殺劉備,結果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陳壽在《三國志》中感慨:“其得人心如此。”

從出道伊始,劉備就著力於向世人塑造一副仁德的形象。雖然他沒啥軍事實力,也沒有固定地盤,在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等群雄之間輾轉,時而投靠,時而背叛。他幾乎屢戰屢敗,四次丟妻棄子,但詭異的是,這隻打不死的小強,愈挫,名聲愈大。

追隨他的人不離不棄,接納他的人越來越多。

為什麼?

劉備的道德立身策略,生效了。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的形象:仁厚苦逼

03。 隱藏的面目

劉備沒有曹操的權謀與能力,也沒有孫權的背景與家業,他白手起家,縱橫四海,無數次跌倒後,卻發現自己身後站著越來越多的擁躉。

面對這一“詭異”的現象,他一定在心中盤算過自己的

核心競爭力

正是“道德”,給了他用之不盡的資本。

道德,對同時代其他人而言,只是道德本身。但對劉備而言,

道德就是謀略

他每時每刻都在標榜自己的道德理念。

即便是在做出背信棄義的抉擇時,他也總是以更高的道德來掩蓋自己的兩面作派。要麼是尋找藉口脫離是非的中心,要麼是打著興復漢室的大旗,為自己的反覆無常遮羞。

我們看看劉備的中年履歷:

31歲,投奔公孫瓚,後棄投他人;

33歲,投奔陶謙;

36歲,投奔呂布;

36歲,投奔曹操;

40歲,投奔袁紹;

40歲,投奔劉表;

48歲,投奔吳巨;

48歲,與孫權結盟,後背盟;

51歲,投劉璋,後叛璋奪蜀……

在20年間,劉備數次易主,其中正式投奔物件六人,大多是

敗則投靠,歸而後叛

這些經歷,放在別人身上,叫

“反覆難養”

;但放在劉備身上,卻成了

“折而不撓”

的勵志橋段。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親自討伐呂布,呂布被俘。呂布請曹操饒命,願為曹操率領騎兵,平定天下。曹操頗有些心動。

此時,已經投靠曹操的劉備進言說:

“明公不見(呂)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

曹操醒悟,下定決心殺呂布。

呂布知道自己沒命了,怒斥劉備:

“是兒最叵信者!”

應該說,只有像呂布這樣的同時代梟雄,才能看穿劉備偽善的真面目。

本質上,呂布與劉備是同一類人,用當時的話說,就是“反覆難養”。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呂布的為人有時候甚至比劉備還地道一些。呂布雖兩次俘虜了劉備的妻兒,但均未加害,並曾在劉備最落魄時接納過劉備。劉備卻在呂布生死懸於一線之時,出言“殺”之,為人確實夠厚黑的。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呂布雖非劉備所殺,實因劉備而死

04。 善於反噬的梟雄

劉備的道德偽裝,之所以能迷惑人眼,還因為他是一個心理大師,善於窺探人心,所以總是能夠

趨利避害

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說,劉備的能力和謀略不如曹操,“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劉備投靠曹操後,深居簡出,沒事就在花園裡種菜,裝出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暗地裡卻聯絡反曹人士,以漢獻帝的衣帶密詔,準備謀刺曹操。

某次,曹操宴請劉備,縱論天下英雄,隨口說了一句: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劉備一聽,大驚失色,以為謀刺之事洩露,手中的筷子都拿不住了,掉落在地。恰好天上打雷,這才把自己的失態掩蓋過去。隨後,劉備以截擊袁術為名,帶上兵馬,脫離了曹操。後,投靠了

袁紹

再後來,劉備又把趨利避害的做法演繹到極致。

在曹操和袁紹的官渡大戰開始前,劉備施計脫離袁紹,避免了滅頂之災。後,歸附了

劉表

這一路走來,劉備縱有再多反覆無常的劣跡,最後都被他叫得震天響的道德仁義,掩蓋過去了。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表

投靠劉表的七八年間,劉備內心焦灼,一直在尋訪人才、組建隊伍、籠絡人心。長居人下,不是劉備這個梟雄的本性。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此時劉表病死,死前向劉備託孤。劉表次子

劉琮

很快向曹操投降,得知訊息後,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打劉琮,直接佔據荊州。劉備說,

“吾不忍也”

。搞得諸葛亮很小人似的。

當劉備由樊城向南撤退時,“(劉)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劉備)。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帶著百姓跑路,肯定跑不過曹操的追兵。有人勸劉備拋開百姓,速行保江陵,劉備斷然拒絕: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這是劉備在歷史上留下光輝道德形象的又一個案例。但大家想過沒有,做大事必“以人為本”,或許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以人為本,而是

以人口為根本

整個三國,人口是第一競爭力,其次才是地盤。曹魏實力最強,說白了就是其轄下的人口最多。劉備是站在現實的角度,而不是仁慈的角度,去看待跟隨他的百姓的價值。雖然經他的口說出來,又被賦予了仁德的意義。

劉備與孫權在

赤壁之戰

中的聯手,正是在劉備被打得沒有退路的背景下實現的。

赤壁之戰中,曹操軍因火攻及疫病敗走,劉備自此才迎來一生事業的大轉機。

建安十四年(209年)正月,劉表的長子

劉琦

去世,劉備順理成章領荊州牧,成為荊州真正的領袖。就此,劉備集團得以在荊襄地區發展壯大。

儘管口中聲稱“不忍”,但事實則是,劉備最終取代劉表家族,佔據了荊州。

縱觀其一生所為,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讀三國史時,切記不要被傳統認知中那個哭哭啼啼、一臉仁厚的劉備形象所迷惑。

相信我,真實的劉備絕對是一個善於反噬的梟雄。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和曹操本質都是梟雄

05。 取益州的權術

以道德掩蓋權術,正是劉備的拿手好戲。在奪取益州的程序中,劉備將這手好戲,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曹操派出大將來攻漢中時,益州牧

劉璋

深感恐慌,於是,聽從了屬下張松、法正的建議,決意求助於劉備。

法正得到劉璋的明確指令後,帶上禮物、人馬,到荊州請劉備入蜀抵禦張魯和曹軍。法正私下獻策說,他願與張松一起作為內應,助劉備趁機奪取益州,“然後資益州之殷富,憑天府之險要,以成帝業”。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備要是不心動,打死我也不信。當年,諸葛亮憑藉

隆中對

贏得劉備點贊,併成為劉備打天下的綱領性檔案。隆中對提到,第一步佔荊州,這已經實現了;第二步佔益州,從而

“跨有荊益”

心動歸心動,劉備卻遲遲未行動。為什麼呢?

糾結呀!如果按照法正的建議,簡單粗暴詐取益州,那他劉備就跟曹操沒區別了。劉備做夢都想據有益州,卻又不能給天下人遺下詭詐無德的口舌,玷汙了他一直以來精心打造的仁德形象,這就得好好琢磨怎麼巧取了。

龐統站出來獻計了,說荊州荒殘,益州富強,“今可權借,以定大事”。

劉備說,不是我不想借呀,你叫我怎麼借呀?原話是: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這句話很重要。劉備難得自爆猛料,這算是情急說漏嘴了。也印證了我前面所說的,劉備起家以後奉行的仁德和信義原則,並不是出於內心的道德律,而僅僅是他自我標榜的、刻意與曹操對立的一種謀略和手段而已。道德只是劉備的政治工具。

勇者善用武力,弱者善用道德,

各取所長,在兵家詭詐之道上,二者並無本質區別。

但以道德為權術的禁忌在於,你必須將詭詐掩藏得深一些,最好不要讓人發覺你的詭詐。這就對劉備“借”益州提出了很高的技術要求。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領兵西上益州。沿途蜀中官員熱情接待,提供一切必需品,劉備“入境如歸”。

達到涪城時,劉璋親自從成都趕來接風洗塵,天天宴席款待。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璋與劉備

龐統獻計,在宴會上拿下劉璋,益州輕易就到手了。

劉備說,不可。

當然不可。這樣做根本不是道德掩蓋詭詐,是詭詐掩蓋道德。這是小人的曹操才做的,不是仁德的劉備所能做的。

劉璋返回成都前,資助了劉備一批軍資、士卒。劉備遂北上討伐張魯,但整整一年,他並未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而是在下功夫樹立仁德形象,收買人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出兵攻打孫權,孫權向劉備求救,劉備終於找到了機會。

劉備“從(劉)璋求萬兵及資實,欲以東行”。但劉備入蜀一年多好吃好喝,不攻打張魯就回軍,還開口要求援助軍資、士卒,如果你是劉璋,你會怎麼想?

劉璋雖然很不滿,但還沒有發作,只是對劉備所要求的軍資、士卒都

減半提供

沒想到,劉備倒有了藉口,開始煽動將士,作宣戰動員,要攻打劉璋。恰好此時,作為劉備內應的張松身份暴露,被劉璋斬首,劉備遂誘殺了劉璋的白水關守將,攻下涪城(今四川綿陽),控制了涪城以北地區。

劉備翻臉的整個過程,彎彎繞繞,耗時一年多,最後依然是挾道德大棒對劉璋恩將仇報。對於明瞭其中曲折的人來說,這是劉備慾求不滿,劉璋養虎為患,是

三國版“農夫與蛇”

的故事;但對於不明所以的人來說,還以為劉備受了劉璋多大的委屈,連軍資和士卒都遭到剋扣,不反真沒天理了。

孫權求救劉備,結果被劉備當藉口使,氣得孫權大罵劉備

“猾虜”

涪城那場歡宴中,劉備藉著酒意,已經把他的道德偽裝脫了下來。龐統於是趕緊說,這場勝利不是仁者的勝利,沒什麼值得高興的。

龐統的本意,是要劉備收斂起來,不要過於暴露自己的真實面目。

劉備一開始沒領會到龐統的深意,一怒之下把龐統罵了出去。後來才醒悟,遂派人把龐統請回來,二人心照不宣,宴樂如初。

再後來,劉璋投降,劉備拿下成都,竟然放縱將士搶劫府庫。有人提議將成都士民的房屋田園拿來瓜分掉,幸好趙雲反對,劉備才沒有同意。

而與劉備的所謂仁義相比,劉璋在決定開城投降的那一刻,才真正詮釋了什麼是

最後的仁義

據《三國志》記載,在劉備圍城數十日後,成都城中尚有精兵三萬,糧食夠吃一年,官民都表示要與劉備血戰到底,但劉璋說:

“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為了百姓而出城投降,光憑這一點,劉璋的道德,就比劉備純粹得多。而在劉璋的道德映照下,劉備的詭詐暴露無遺。

但是,我們再往深一層想:三國時期,那些

道德純粹主義者

最後都失敗了,用現在的話說,叫“活不過三集”,比如劉虞、劉璋;而那些

道德工具主義者

,或

道德無用論者

,都獲得或大或小的成功,前者如劉備,後者如曹操……這又說明什麼問題呢?

做好人是有代價的。

在一個道德崩潰的時代,仁義和詭詐各有歸屬。你要養清望,做聖人,就不要摻和群雄爭霸,那不是你的時代。你要參與天下爭逐,就請拋棄理想主義,懷著實用至上的一顆心,才能活得久一點。等到天下安定,那是你的天下和時代了,你才有資格和機會重建道德秩序。

劉備對這些事情想得很清楚,所以,

寧做偽君子,不做真君子

。他一直都是“明示誠敬,陰懷詭詐”,在道德的外衣下藏著梟雄的身軀。

也僅有如此,這名創業老炮兒才能白手起家而走到最後,59歲做了漢中王,61歲做了蜀漢開國皇帝。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61歲稱帝

06。 一場必要的復仇

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關羽被孫吳殺死後,劉備做出了一生中最後一個重大決策:

東征孫權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秋,稱帝才三個月的劉備親率大軍伐吳。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劉備東征的原因是

“忿孫權之襲殺關羽”

這場戰爭,史稱

夷陵之戰

,是劉備與孫權之間最大規模的戰爭。不過,很多人不能理解,向來精於形勢算計的劉備,放棄最大的敵人曹魏,轉向曾經的盟友孫吳,竟然是為了

復仇

眾人都勸劉備不要衝動,要慎重。趙雲說得最明白: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但這些理由顯然不能打到劉備的心坎。因為眾人似乎都不明白,劉備數十年來輾轉不倒、稱霸一方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反倒是曹魏那邊有人看得真切。曹丕曾讓群臣討論劉備會不會替關羽報仇,群臣也說不會,但一個叫

劉曄

的人說會:

“蜀雖狹弱,而(劉)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劉)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兩個理由,一個是劉備剛稱帝,需要透過一場戰爭來炫耀武力;另一個是

劉備是否為關羽報仇,關係到劉備的立身之本

這才算是真正看透劉備的人。

如果說曹操的政治資本是戰功,孫權的政治資本是父兄家業,那麼,劉備的政治資本就是他給自己塑造的道義。關羽是劉備起家最核心的舊將,劉備若不為關羽之死報仇,世人會怎麼看他?劉備的核心競爭力——道義至上,還站得住腳嗎?

所以,沒有人能夠阻止劉備出兵伐吳。與其說他是為關羽報仇,不如說他是為自己的道德化身而戰。

夷陵之戰的結果是劉備慘敗。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63歲的劉備託孤於諸葛亮,病逝白帝城。

然而,放寬歷史的視野,對於劉備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場勝利:

雖然戰敗,但他可以向關羽交代,可以向世人交代,可以向自己的道德化身交代,也可以將他講義氣的道德君子形象延續千年、兩千年……

當劉備以事業未竟的悲情面目病逝的時候,所有人已經選擇性地遺忘了他一生中那些虛偽、詭詐與絕情的時刻或事件,而自動在腦海中載入了無數有情有義、仁義禮智、德澤天下的畫面。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若不為關羽報仇,一定會被口水淹沒

07。 三國英雄的背面

一部三國曆史就是一部

權謀史

。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就像家常便飯一樣。俗話說,

老不讀三國

,因為“老讀三國是為賊”,越活越奸詐,不是什麼好事兒。

李宗吾說他從三國中只讀出了“厚黑”二字,這是很深刻的。

亂世中最大的正義,就是如何取得勝利。謀略和算計因此碾壓道德,這是當時的社會常態,連諸葛亮都要劉備趁人之危攻打劉琮。我們千萬不要用上帝視角去批評古人。

但我們也不要單純到一定要去區分高尚與卑鄙。

道德的黑白分明,不過是後人對於複雜歷史簡單化與臉譜化的執念。

曹操也好,劉備也好,哪怕是沒有存在感的孫權,他們每個人都有共同的理想——打天下。但為了共同的理想而混戰數十年,誰是誰非,都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他們也安民,也屯田,像劉備還帶著百姓逃亡,但仔細一想,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百姓安樂嗎?還不是為了下一場戰爭的需要。人終究只是軍閥的工具。

一切都是爭奪地盤和利益的工具。

沒有誰比誰更高尚。

這些亂世梟雄,沒有一個具備時代的超越性。

我之前想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會成為全民偶像。因為忠?或者,因為智?但,忠已經是做人的最高標準了嗎?至少在早期儒家思想裡面,並不是。仁義禮智信,沒有忠。更何況,忠經常與仁義相悖,按照正史記載,諸葛亮就不止一次慫恿劉備拋棄仁義面具,在道義層面顯得很小人。至於智,或許為諸葛亮的受捧加分不少,但歷朝歷代不乏高智商的人,也不見得他們有多受寵。

為什麼說,劉備是三國時期的嶽不群?

劉備與諸葛亮,被塑造出來的君臣典範

現在我想明白了。

歷代王朝統治者需要一個

忠臣的榜樣

,來規訓自己的臣下,所以一代代沿襲並拔高了劉備與諸葛亮的形象,美化了二人之間的關係。

政治祭祀

(比如歷代修劉備昭烈廟)與

藝術創作

(比如《三國演義》)的雙重影響下,老百姓不自覺地成為官方宣教思想的堅定執行者,遂以官方認定的正義,作為民間的正義。

劉備及其集團中的人物,因此在官民兩方面都佔據了道德高點。

傳統對曹操的評價,是按

道德取向

來的,說他小人;但轉換成

政治取向

,那他所做的一切就應了一個傑出政治家的做法。梟雄與仁義,按照實際需要取用。政治的東西,很難講道德。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劉備的偽善,也就無可厚非了。曹操是個真小人,劉備是個偽君子。

劉備在歷代王朝收穫好評,因為他的思想和手段受儒家影響比較大,符合傳統帝制時代的主流。而曹操,陳壽對他的評價是“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主張用重典,尚刑名,崇詭道。雖然歷代帝王都在幹這事兒,但不能真誠地說出來。只好

明捧劉備,暗學曹操

這也是劉備的迷惑性所在,或說是他最“成功”、最“厲害”的地方。道德和實利,猶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曹操如此,孫權如此,只有劉備兩樣全佔齊了——

生前成就霸業,死後流芳百世

所以,我們不要用

正義的標準

去讀三國史,他們夠不上;也不要用

正統的標準

去讀,現在已過時了;要從

人性

行為結果

的角度去讀,這才是真實而永恆的。

參考文獻: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56年

張作耀:《劉備傳》,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方北辰:《劉備:“常敗”的英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譚良嘯、張禕:《“涪城歡宴”——劉備從仁德與欺詐糾結中解脫的標誌》,《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劉森垚:《論歷代的劉備崇祀——以官方崇祀為中心》,《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