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山鋁西山這個小城的故事

準確地說,我曾經在山鋁西山居住了將近二十五年。西山不大有五條主要街道組成。從西山一街開始一直到五街。依次由東向西排列。越過西山五街的山鋁醫院便是山泉小區的地界,向東過去山鋁一中的鐵道口便是蘋果園小區。說起西山,50年前這裡曾是隔壁三泉村的一片玉米地。隨著山東鋁廠的進一步建成投產,自1957年開始,這一片最終變成了山鋁的主要生活區之一,至於西山為何叫西山,具體已經不可考,有種說法是在青園公園的西邊,故此得名。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正是處在改革開放社會變革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中國發生了很多故事,同樣這一年西山也發生了很多故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恐怕就是這一時期的經典寫照。這一時期,人們紛紛嶄露頭角,奔向詩和遠方,為了理想和信念堅持不懈,紛紛爭做改革大潮弄潮兒。1995年,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正式施行,這一年Java計算機程式語言誕生。這一年存在了上百年的英國巴林銀行宣佈倒閉。還是在這一年,鄰居的崔叔叔從廠裡的辭職下海;樓下的李阿姨成了單位的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這一年父親的同學辭職下海去深圳做外貿發了家,成為西山這一片炙手可熱的人。還是這一年,在山鋁醫院婦幼病房的一聲啼哭,我出生了。

兒時的記憶中憶中,西山這一片曾是一片大平房,從西山二街開始一直到四街一直是平房相連,環環相扣。過去這一片曾有一個俗稱“大平房”。“大平房”隔著兩條街則是一片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人集中建設的一批蘇式風格的公寓樓,當時俗稱“四合院”。1958年爺爺奶奶剛調來山鋁時就曾居住在此。上世紀末,西山開始了一輪建設,一幢幢高樓代替了過去的老舊平房拔地而起,似乎是迎接新時代的開始。從記事開始,西山三街就建了一座廣場。名叫藍天廣場。廣場上修建了一批運動設施和兒童娛樂設施。西山也是當時淄博市建設最早的花園式社群之一。

年少時期的我經常在藍天廣場玩,每到晚上這裡基本上熱鬧非凡。也是山鋁西山這片的孩子出鏡率最高的地方,記得小時候,藍天廣場的鞦韆和滑梯是最熱門的遊樂設施,現在的孩子可能不理解,當年這些都得排很長時間的隊才能玩得到。童年時經常跟別人搶一個鞦韆而大打出手,現在想想還是真有意思。沿著西山三街往西直行,路過兩棟山鋁的處長樓則是山鋁的物業管理部。物業管理部的旁邊則是西山幼兒園,現在則更名山鋁幼兒園。少年時經常爬過欄杆到裡面去玩,裡面的假山我曾印象深刻,只是後來不知為何給拆除了令人惋惜。

記得幼兒園旁邊的三街上住著一個老奶奶,以前路過的經常和我打招呼,我也禮貌地回覆一聲“奶奶好”。後來熟悉了才知道,老奶奶姓徐,本廠的退休職工,孩子大學畢業後都去了外地發展。徐奶奶慈眉善目是一個非常和藹的老太太。童年時徐奶奶經常時不時地給我幾顆糖吃,所以每回從那走時都盼望著徐奶奶出現。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上學。徐奶奶見著少了。前年,見到徐奶奶的鄰居,問起徐奶奶。鄰居說:“人已經走了”徐奶奶當年栽種的無花果樹,已經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了。

西山幼兒園的旁邊是一家賣乾果的小店,名叫傅式瓜子。這家乾果店開了將近二十年。經常買他們的乾果,經營這家小店的是一對來自南方的夫妻。老闆夫妻倆都是南方人,善良實在。我認識很多年了,可一直不知道人家姓啥,時間一長更不好意思問人家了。

傅式瓜子的對面則是山鋁的文化中心,文化中心有一棟五層的主樓和另外三幢副樓組成。整個文化中心白牆黑瓦頗具江南婉約特色,又糅雜了徽派建築的特點。整幢建築給人獨樹一幟的感覺。山鋁文化中心包含了山鋁的圖書館 廠史館 青少年宮 老幹部活動中心 大會議室等機構。童年時經常去文化中心的二樓學習美術在這裡經常能碰見熟人,遇見是也是相逢一笑。這裡也曾是山鋁孩子學習美術 書法 舞蹈 音樂的地方,也是每一個山鋁孩子的集中記憶之一。文化中心的西樓二層曾是山鋁的老幹部活動中心,每天都有一幫退休老幹部在這裡吹吹打打唱京劇,童年時經常跟爺爺去裡面玩。

沿著文化中心向右走便是淄博商廈鋁城購物中心,這是西山最大同時也是山鋁最大的購物中心。童年時也是經常纏著父母去的地方,過去購物中心裡面的一層則是超市,入口處則是賣甜點的地方。小時候特別喜歡吃裡面的鮮奶小蛋糕,特別香甜可口。彈指一瞬間20年了,超市幾經改動,但是小蛋糕依在,但是味道卻回不到從前了。鋁城購物中心地挨著花園路,花園路可以說是西山的商業中心,這裡每天人頭攢動車水馬龍。

山鋁的幾家銀行也集中於此。以及山鋁賓館大學分佈兩邊。算是西山人流量最大的一條街了。沿著花園路直行拐進西山五街向上走一段路便是山鋁的體育館游泳館 醫院等一字排開。西山的游泳館則是我童年最喜歡取得地方之一,游泳館票價不貴。學生15 成人20。沒有時間限制,上大學前我曾以為所有的游泳館都是這個價。但是到了外地上大學見到設施不行票價又很貴的游泳館時,我是懵逼的。

過去游泳館便是山鋁醫院,山鋁醫院有個小山坡。爬上那個小山坡就能俯瞰整個山鋁醫院。小學時放學經常爬上那個小山坡玩,後來覺得無聊淨在上面寫起了作業。後來隨著山鋁醫院新樓的建設,那個小山坡也不復存在,現在想想那個小山坡也是童年時的樂趣所在了。山鋁醫院的下面則是一片前後帶院類似別墅性質的二層小樓。這片小樓山鋁人俗稱“將軍樓”是過去山鋁大領導生活居住的地方,將軍樓的院子裡種滿了石榴樹,有的石榴樹的枝條越過了牆面長在了外面。秋天時石榴掛滿了枝頭。童年時放學路過將軍樓時,經常看見路過的孩子去摘圍牆邊的石榴,每當戶主出來呵斥時,孩子們一鬨而散。現在想想真是太有意思了。

如今我已搬離了西山,曾經那個年少時的我已經長大成人參加工作。西山確依舊如故。正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那樣。西山還是那個西山,而我卻不是曾經的我。二十年如白駒過隙,此時卻物是人非事事休。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依舊,不似舊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