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1917年,

陶行知在哥倫比亞大學合影,

前排右一為陶行知,右三為胡適。

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漢大學演講。他從箱子裡拿出一隻大公雞,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

可是大公雞隻叫不吃。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裡塞,大公雞還是不肯吃。

陶先生輕輕鬆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後退了幾步,大公雞就開始吃起米來了。

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餵雞一樣。如果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學生是不情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讓學生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罕見的老師

陶行知說: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陶行知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陶行知和孩子們

罕見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行知書信集》

罕見的老師

蔡元培,

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罕見的老師

在任職北大的第一次演講中,蔡元培就開宗明義:“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並且說明“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

罕見的老師

1917年6月,

北大中國哲學門第一次畢業合影。

罕見的老師

1917年夏,

北大文科英文門第一次畢業合影。

罕見的老師

1918年6月,

北大文科哲學門第二次畢業合影。

前排左起為康寶忠、崔適、陳映璜、馬敘倫、蔡元培、陳獨秀、梁漱溟、陳漢章;中排左四馮友蘭,左七胡鳴盛;後排左二黃文弼、左五孫本文。

罕見的老師

北大文科國文門第四次畢業合影。

前排左起:朱希祖、錢玄同、

蔡元培、陳獨秀、黃侃。

罕見的老師

左起:蔣夢麟、蔡元培、胡適、李大釗。蔡元培與蔣夢麟有師生之誼,而且都曾任北京大學校長。

罕見的老師

1908年,

留學時期的蔡元培。

罕見的老師

梅貽琦作為南開中學的畢業生,他與校長張伯苓保持了終生的師生情誼。梅貽琦初入清華教書,教學半年後的暑假回到天津去見張伯苓,表示他對教書沒什麼興趣,想換個工作。

張伯苓說:“你才教了半年書就不願意幹了,怎麼知道沒興趣?青年人要能夠忍耐,回去教書!”梅貽琦遵從了老師的教導,回到清華任教,延續了與清華一世的情緣。

罕見的老師

清華大學自1911年建校,前後歷經20多位校長。在梅貽琦接任校長之前,平均每位校長任期不到兩年,長的三五年,短的一兩年,甚至幾個月。

梅貽琦從1931年就職清華大學校長,直到1948年離開清華園,1950年赴美管理清華的庚款基金,一生服務清華47年。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梅貽琦的遺物,僅存的日記本和賬本。梅貽琦的清貧,在清華史上所有校長當中無疑是極致的,甚至在世界大學史上也是罕見的。

罕見的老師

1935年,梅貽琦(左六)一家與清華文學院長馮友蘭(左一)、工學院長顧毓琇(左五)、教務長潘光旦(左七)及家屬瀏覽妙峰山。左二為梅夫人韓詠華,左三為馮友蘭夫人,左四為顧毓琇夫人,前蹲者左為馮友蘭之子馮鍾遼,右為梅貽琦之子梅祖彥。

罕見的老師

1941年,昆明郊外,

梅貽琦與清華五大研究所同仁合影。

罕見的老師

抗戰期間,

梅貽琦(中)與清華核心團隊合影。

施嘉暘、潘光旦、陳岱孫、吳有訓、

馮友蘭、葉企孫等(左起往右)

罕見的老師

1947年,清華大學校慶,梅貽琦與時任北京大學校長鬍適、原西南聯大訓導長查良釗、原南開大學秘書長黃鈺生的合影。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梅貽琦

攝於1930年

罕見的老師

1917年,

胡適出任北京大學教授。

之後歷任北大哲學研究所主任、

英文科教授會主任,北大教務長,

北大文學院長,北大校長。

罕見的老師

1924年9月,

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同人合影。

前排左起:董作賓、陳垣、朱希祖、蔣夢麟、黃文弼;二排左起:孫伏園、顧頡剛、馬衡、沈兼士、胡鳴盛;三排左二為胡適。

胡適出任北大教授以後,“我的朋友胡適之”這句話,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林語堂、周汝昌、李敖、沈從文、季羨林等人,都曾受過胡適的資助。

罕見的老師

胡適在北京大學講課,主張使用白話文,黃侃教教授主張使用文言文。

胡適講,前兩天,我在教育部的一位朋友,邀請我去做事。我不願意從政,決定不去。我想請黃侃先生,用文言文幫我寫一份拒絕的電文,我用白話文寫一份,兩相比較,大家說怎麼樣?

黃侃教授想了想說: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

胡適說,黃教授剛才用了12個字,非常簡練。在座的各位,還有沒有比12個字更少的。見沒有人回答,胡適就說:我用白話文寫的電文——幹不了,謝謝。

黃侃教授聽後,站起來指責:粗鄙,粗鄙不堪,你這電文既無文采,更沒有禮貌,根本表達不了我那個電文之含義,簡直是有辱斯文。

胡適笑著回答道:我看未必吧。幹不了,其中就包含了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之意。而我用的謝謝,又表達了我對友人費心推薦我的感謝,其中也暗含了拒絕之意。

接著胡適又說:由此可見,語言它是否精煉,不在於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差別。在於的是,是否能夠恰如其分地選擇字詞。

罕見的老師

前排左起:1沈兼士、2陳萬里、3馬裕藻、4今西龍、5顧孟餘、6馬衡、7葉瀚、8陳漢章、9朱希祖、10單不庵、11胡適、12沈尹默。二排左起:7錢玄同、8林語堂、9容庚。三排右起 :4顧頡剛、6黃文弼。

罕見的老師

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時,胡適在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說:“希望教授、同學都能在學術思想、文化上盡最大的努力作最大的貢獻,把北大做成一個像樣的大學;更希望同學都能‘獨立研究’,不以他人的思想為思想,他人的信仰為信仰。”

罕見的老師

胡適說的另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要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胡適說:“自由研究是北大一貫的作風。‘自由’是學校給予師生的。‘獨立’則為創造的。”胡適還引用南宋呂祖謙“善未易明,理未易察”的名言,告誡北大學生要獨立思考,不盲從。

罕見的老師

胡適: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的時間。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1957年, 胡適在紐約立下遺囑,將102箱藏書和檔案贈給北京大學。胡適藏書的主要部分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胡適

(1891~1962)

罕見的老師

約翰·杜威(John Dewey),哲學家、教育家。他在密歇根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長期任教,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退休。

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和機械訓練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理念注重在實踐中學習。1896年,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主張。

杜威教過的中國留學生有陶行知、胡適、馮友蘭、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等人,對20世紀前期的中國教育界產生過重大影響。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罕見的老師

備註:圖片和文字來源網路,內容僅為公益分享之用,不涉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