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人要生那麼多孩子?

說明:生孩子多少跟貧富沒有絕對的關係,衣索比亞某個窮人和埃隆·馬斯克可能同樣生多個孩子。本文只針對我家弟弟的問題做解答,不代表某個絕對觀點和立場。

弟弟的語文課正在上《窮人》這一課,是偉大的托爾斯泰的作品。

弟弟讀著讀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了:

“屋裡沒有生爐子,又潮溼又陰冷。在這死去的母親旁邊,睡著兩個很小的孩子,都是卷頭髮,胖臉蛋,身上蓋著舊衣服,蜷縮著身子,兩個淺黃頭髮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孩子的呼吸均勻而平靜,他們睡得又香又甜。桑娜用頭巾裹住睡著的孩子,把他們抱回家裡。她的心跳得很厲害,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她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他淚眼汪汪的說:“太悲慘了!”

孩子就是這麼天真、善良、美好,同情於弱小憤怒於不公,感動於底層窮苦人之間互相幫助的人性之光。

突然,他抬起頭問我“為什麼窮人要生這麼多孩子呢?漁夫家5個孩子,還要抱回家2個孤兒,當然很難吃飽了,要是隻生一個的話,不就可以吃飽了嗎?”

呃……,我一時哽住了,因為他問到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很本質的問題:

貧窮與人口的關係。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貧窮的本質》,其中就談到了為什麼越窮的地區生育率越高,書中說衣索比亞婦女的總生育率為每個婦女生了6。12個孩子,其貧窮程度是美國的51倍,而美國的總生育率僅為2。05。我又想起了太奶奶、奶奶和我媽媽她們幾代母親的人生,她們也正是中國高生育率時代的經歷者。

按照書中的觀點,和我自己的體會來看,為什麼越窮的地區生育率越高,大致是由幾個原因影響的:

1、觀念和醫療衛生條件差。

在窮苦的年代、地區或人群,人們沒有避孕的概念或者醫療衛生條件差,只能有了就生下來,自然孩子就生得多。

2、法律或宗教原因,不能墮胎。

在有些國家的法律(如美國)或宗教(如天主教)的教義中,規定不能墮胎,如美國著名的推翻“羅訴韋德案”,明確墮胎是非法的,懷孕就必須生下來。

3、重男輕女,想要男孩子。

這個觀念直到現在依然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存在,特別是農村、農業國家較為常見。我的童年都還有這種記憶,好多家庭連著生了幾個女孩,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還要生,就只為了生男孩,家裡沒有男孩就彷彿沒面子挺不直腰桿似的。

4、保險養老體系不完善,養子防老。

在很多窮困的國家和地區,沒有完善的保險和養老體系,老人喪失了勞動能力之後需要依靠子女的照顧來生活,因此,原則上子女多就意味著依靠多,不確定哪個子女能有出息,那就多生幾個。

5、女性受教育程度低,自我權益意識覺醒不夠。

貧困地區教育水平落後,女性上學讀書的機會不多,早早嫁人生孩子是常態。當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了,認識到自我個體價值,就會追求更好的自我,一般不會生很多孩子,被孩子和家庭捆綁住。

6、養育觀念和養育成本差異。

窮困導致只為活著,多個孩子無非是多雙筷子,沒有其他太多的追求,而經濟發達了,教育水平高了,人們的觀念會有大的改善提升,不僅是活著,更要活得好活得有質量:吃得好些穿得好些用得好些住得好些、讀書受教育上大學、出國留學、旅行、追求美……

國家從獨生子女政策到鼓勵三胎,為啥生育率還是負增長?因為養孩子不再追求數量要質量了,光是娃的教育投入,就讓多少父母招架不住啊!

我把這幾個原因說給弟弟聽,他點點頭表示明白了,沉思了一會兒,他說:“媽媽,我以後不生孩子吧,養娃太費勁了。”

呃……,我沒意見啊,年輕人躺平/不生,這不是國家要面對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