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潭 一 支 筆

五十年代,在南京郊區老龍潭鎮南街上有一家老字號的店鋪“益美”醬園店。

醬園店裡面有一個老賬房先生,個頭不是很高約五十多歲的樣子,圓臉面板白皙,戴一舊式老花眼鏡,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個有文化識字的人。

這個老先生是我小時候六、七十年代的老鄰居,住我家後面的一棟平房裡,姓洪。洪老先生他從前一直在龍潭街上益美醬園店裡上班做賬房先生,算盤打得很好字寫得也很刻板漂亮。

小時候六、七歲的樣子,有一次,我與洪老先生的外孫子膽大在沒有大人帶的情況下,從中國水泥廠家屬區跑到了龍潭街上去玩,到過他的醬園店在龍潭街南街上。

益美醬園店的店鋪很大深黑色的櫃檯很高,洪老先生戴著眼鏡子端坐在櫃檯裡面,一看到我們進來就非常吃驚,嘴裡嘟囔著說“壞了!壞了!”趕緊走出櫃檯迎向我們,並面帶溫和且責備的急促說道:

“你們怎麼來啦?……”

“這麼老遠的你們沒有大人帶,怎麼敢獨自跑到街上來的啊?……”

我們嘻笑著也不答理他也不吱聲,頑皮地走著看著店堂裡的罈罈罐罐好奇的問這問那,自言自語的和相互的猜問。

“這是醬油;這紅的是辣椒醬;這是……”

老先生看著我們好笑,就一一的掀起了罈子上面的蓋子告訴我們說:這是醬油、這是大頭菜、這是蘿蔔乾、這是什錦菜等等。

我們好奇的問這些都是怎麼做的呀?他就拉著我們的手走過街對面的一個很大的院子裡。

院子裡面擺放著許多一排排的大水缸,他掀起一個缸蓋告訴我們這小菜的醃製方法和製作過程。我們聽著並伸長著脖子墊著腳尖向缸裡面張望,只看見缸上面有一層層的白色微黃的泡沬,裡面還有許多的蛆在蠕動,很是癔怪。

“哎呀!這麼多的蛆,這麼髒的小菜能吃嗎?”我們驚訝地問道。

老先生說:“這個蛆呀不同茅坑裡的蛆是不髒的。”又繼續說道:“這小菜要是沒有這個蛆還不好吃哩!還不鮮哩!……”我們相覷搖頭。

那時候好多愛好釣魚的人都常去醬園店裡面撈蛆蟲。

洪老先生的毛筆字寫得相當好,除了賬薄用蠅頭小楷寫得像印的一樣外,店內店外的招牌、大門的對聯、商品的掛單、壇面上的封條等等,大字小字全都是他書寫的。

老先生的字型是硬功夫,一手的柳體柳公權的真書正楷。書寫的字型大氣耐看,筆劃結構遒勁嚴謹。他不僅字寫得好肚子裡也很有文化,一些龍潭的老街坊們常常找他,請他代寫一些信件、家書、春聯什麼的一些舞文弄墨的事情,寫的多了久而久之就被龍潭街上的人稱譽為了“龍潭一枝筆。”

我小時候聽人說過龍潭街上的一枝筆,但究其“一枝筆”是什麼意思當時並不瞭解。畢竟那個年代識文斷字的人不多,字寫的好的人就更鳳毛麟角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後來知道:“一枝筆”是代表這一個地方上的有文化的人和文章與字寫的都好的人,是人們日經累月口口相傳的結果。

記得七十年代我工作後,單位一老工人去世,廠裡要買花圈要我陪同去花圈店幫忙寫輓聯。其實,那個時候開花圈店的老人既是手藝人又是文化人,都會替買主寫輓聯的且字寫得也都挺好的。在我寫輓聯的時候,店裡一老者在一旁稱許說:“年輕人字寫得不錯,”並接著又說道:“以前龍潭益美有一個老頭字寫的很好常代人免費寫東西,當時還被譽為龍潭一枝筆哩!”這是我工作後又一次真切地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