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有領導力的孩子?

領導力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各國教育中最看重的品質之一,很多國家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領導力。但是很多父母對領導力的認識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有個媽媽說:“又不是所有的孩子長大後都要去從政或者當總裁,為什麼一定要培養領導力呢?”還有一個媽媽說:“我們家孩子,性格膽小、害羞,長大後不適合當領導!“

其實,以上兩位媽媽都誤解了領導力的真實含義,她們認為有領導力的人必須是領導,而且要有能力發號施令,管理別人,甚至能改變世界。實際上,領導力不是權力,而是一種關鍵的能力。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領導力的真正含義。

第一,領導力的核心是能夠影響別人,激勵別人。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說:“領導力表現在你的存在能使別人變得更好,而且當你不在的時候,你的影響力還能一直持續。”真正有領導力的人,不是用權力去鎮壓別人,而是用自己的熱情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別人、鼓舞別人,而這樣的人自然會有很多追隨者。

我曾經看過一個關於領導力的演講,演講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一個女孩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大學報到,但是新的環境和未知的大學生活讓她感到很恐懼,在報到的前一天晚上,她告訴父母,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想回去。父母安慰孩子說:“要不我們明天去看看,現場感受一下,如果你還是覺得沒有準備好,我們就回去,好嗎?”女孩就答應了。

第二天排隊報到的時候,這個女孩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準備,非常想回去。當她剛想開口跟父母說的時候,有一個高年級的學長從學生會大樓裡走出來,呼籲大家關注一個當地的慈善組織,他一邊給這些新生介紹這個組織,一邊給每個人發一個棒棒糖。發到這個女孩子的時候,她用很驚恐的眼神看著這個學長,為了避免尷尬,這個學長就跟旁邊另一個男生說:“無論你用什麼辦法,把這個棒棒糖送給這個女生。”為了避免讓這個男生尷尬,女孩就接過棒棒糖,然後學長就用開玩笑的口吻說:“看看,看看,才離開家一天,就開始接受陌生人的棒棒糖了!”這一句話把所有人都逗笑了,女孩也笑了起來。

這個發棒棒糖的學長就是這位演講者,他說四年後他收到了那個女孩的信,女孩在信中說,是學長的幽默和友善讓她忽然想留下來,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她非常感謝這位學長,說學長在她的人生中非洋重要。演講者在結束的時候說,在生活中,我們都可能用自己簡單的言行,給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讓別人變得更好,這就是領導力呀!

所以,領導力的核心是給別人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讓別人因關我們而變得更好。

第二,領導力是敢於承擔責任

有領導力的人,不是自己什麼也不用做,都讓別人來做,真正有領導力的人,是能夠承擔責任的人。

馬雲講過一個故事,他剛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由於存在法律風險,線上支付的問題一直解決不了。他作為公司的領導,也不知道怎麼辦。正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參加了一個世界青年領袖的論壇,在一個關於領導力的討論會上,他聽一個人講到,領導力意味著責任感。馬雲恍然大悟,他一下子明白作為領導,他更重要的責任是敢於承擔風險和責任,然後他馬上給自己的同事打電話,說:“線上支付的事馬上去做,如果有什麼後果,我一個人承擔所有責任!“

毫無疑問,馬雲具有卓越的領導力,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能在關鍵時刻敢於做決策,並承擔風險和責任,從而讓事業不斷髮展,也讓更多的人去追隨他。

第三,領導力是一種全域性思維和協調能力

具備領導力的人,不一定是在各個領域都最強的人,但是一定是有全域性觀和組織協調能力的人。

比如漢高祖劉邦,他說:“運籌帷幄,自己不如張良;管理國家,安頓百姓,自己又不如蕭何;在戰場上打勝仗,不如韓信。”那他是怎麼取得勝利,當上皇帝的呢?他說:“因為我會重用這三個傑出的人才呀!”這就是劉邦的全域性觀念和組織協調能力,所以他能帶領大家,取得最終的勝利。

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領導力了。領導力跟孩子未來的職業沒關係,跟性格特點也沒有關係,父母培養有領導力的孩子,其實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能給身邊的人帶來積極影響,敢於承擔責任,有全域性思維的人。 那麼,怎麼培養有領導力的孩子呢?

第一,培養孩子公眾演講的能力

公眾演講,不僅能幫助孩子鍛鍊勇氣,增加自信心,還有助於領導力的培養和提升。很多具有領導力的人,他們同時也是很好的演講者。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之前說,領導力的核心是能給他人帶來積極影響,而一場精彩的演講,完全可以給聽眾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所以,父母也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公眾演講能力來發展孩子的領導力。比如讓孩子多看名人演講、多看書,積累觀點,多鼓勵孩子在家庭聚會時發言等。

父母培養孩子公眾演講的能力,是為了讓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觀點給身邊的人帶來正面的啟發和影響,當孩子能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啟發、改變人的時候,他就是有領導力的。

第二,鍛鍊孩子獨自決策和勇於承擔的精神。

做出決策,承擔風險,是領導力的重要因素。當然,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像馬雲那樣,為一個大公司做決策,承擔責任,孩子可以先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一家人出去吃飯,讓孩子選擇餐廳,點大家愛吃的菜等,還可以讓他策劃家庭聚會等。有一對父母就非常明智,在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們就經常讓孩子策劃一家人的暑假出遊計劃。第一次旅遊的時候,他們讓孩子帶著大家玩,同時讓他管著錢,每天吃什麼、買什麼讓孩子決定,既要讓大家玩的好,又不能讓錢不夠用。剛開始孩子也沒有經驗,帶著爸媽吃各種好吃的,喜歡什麼紀念品就買,結果景點還沒有參觀完,錢就剩下沒多少了。爸媽也沒有指責孩子,而是問孩子怎麼辦,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管理好錢,反倒有點不好意思,就把剩下的錢好好做了分配,捨棄了很多自己想買的東西,在景區看到想吃的小吃也不買了。孩子就在一次次帶領著全家人旅遊的過程中,學會了做決策,也學會了擔當。

領導力意味著要做出決策,而決策就有可能失敗,如果沒有辦法積極面對失敗,那麼孩子就會害怕做決策,也沒辦法在承受著壓力的情況下,審時度勢,做出合理的決策。所以,從小要讓孩子試著做決策,並學著承擔決策帶來的結果。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能敢於面對風險、承擔責任,這就是領導力。

第三,培養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

就像劉邦一樣,他雖然各方面都不是最強的,但是他具有一種全域性思維和協調能力,能把一群人組織協調起來,一起完成目標。

真正有領導力的孩子並不是一心想做老大、獲得權力,相反,她可能不太在意自己是不是老大,而是想辦法怎麼讓大家都協調起來,讓整件事情向前推進。她有一種全域性思維和合作精神,這就體現了她的領導力。所以,培養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父母可以在孩子面臨團隊任務的時候,引導孩子從全域性著眼,關注團隊的進步,這也是培養領導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