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這界父母一面打著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一面對孩子的教育盲目焦慮。

“閱讀能力要從孕期培養”

“英語要抓住語言敏感期”

“舞蹈、樂器最晚6歲開始”

“拼花樣不說還得拼身體”

“游泳、籃球、跳繩究竟報哪一個在糾結”

······

大家都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麼多起跑線究竟哪條才是真正的起跑線呢?哪條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孩子的未來要成什麼樣子才算好?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我想但凡一個負責任的人,都不敢對此輕易下結論。貓媽更不敢,作為一位剛經歷了幼升小的家長,我的認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01

好的教育是母親靠犧牲自己來成就的嗎?

《陪你一起長大》中,林芸芸的女兒芭蕾、鋼琴、流利的法語演講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甦醒的兒子在地上打滾惹得大家一片鬨堂大笑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沈曉燕在超市上班,離婚帶著一個兒子,她的所有愛都傾注在兒子身上,她的兒子玩轉魔方被推優成功,他也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幼升小和小升初拼家長,拼學位房。

咱們還在打拼買學位房的時候,人家的學位房爺爺奶奶留下的。

咱們還在求生存的時候,人家有三代吃不完的家產。

·····

幼升小進好小學是為了什麼?進好初中。

進好初中是為了什麼?上好高中。

進好高中是為了什麼?上好大學。

上好大學是為了什麼?掙錢。

在這個買學位房——進好高中——進好大學——好工作的邏輯鏈裡,大家最終的目的是掙錢,掙很多錢,實現富可代代相傳,要麼一生榮華,要麼階級跨越。而只是把上學作為最基礎的手段。

那林芸芸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丈夫讓她專職在家,專職培養女兒,做一位好媽媽。她所有的精力就是將女兒的日常表安排得滿當妥帖,什麼時候練習法語,什麼時候練習英語,什麼時候練習芭蕾,什麼時候練習鋼琴。在推優時,新月毫不磕絆的一連表演了三個節目,真可謂牛娃一枚,這不覺中又誘發了一波普娃家長的羨慕和焦慮。為什麼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此時此刻林芸芸的女兒真是為父母賺足了面子。我們再深想一下,就這樣一位優秀的女兒,父母對她投以這麼大的代價培養,這麼高的期望,那她的未來怎樣過才算不失父母的面子?

我們做這麼多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面子?還是為了讓孩子獲得幸福?

假使林芸芸靠犧牲自己把女兒新月送進了名牌大學,讀博或博士後,她以後也像母親一樣以犧牲自己來培育下一代,週而復始,她的幸福感在哪裡?她的自我價值在哪裡?

02

好的教育需要給孩子提供無憂的物質保障來成就嗎?

作為新手父母,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我們迷茫的是什麼是最好的?在父母對孩子前途擔憂的驅動下,父母焦慮的是對未來的未知,對自身現狀的不滿。

我們所謂的育兒焦慮不如說是階層焦慮,我們都是普通工薪階層,靠一路打拼躋身大城市,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拆二代,我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下一代比我們更好。

可現實是:

別人家的孩子報的是最貴的補習班;而我們只能根據錢來衡量報哪個更經濟實惠。

別人家的孩子三歲就能熟練地背誦唐詩三百首;而我們的孩子三歲背一首唐詩都磕磕絆絆。

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興趣愛好一樣沒落下;自己家的孩子因為學習,取消了各種興趣班,成績還是居低不高。

別人家的孩子母親全身心陪伴,而我們還停留在養家餬口階層。

······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我們衡量教育好壞最直觀的一個標準就是:誰家的孩子成績好?誰家的孩子會幾樣樂器?誰家的孩子魔方玩得好?誰家的孩子口才好?

我們只有短視的比較,沒有更長遠的見解。

比娃的競技場上,實則是家長間無硝煙的攀比。我們因為孩子的平庸表現而焦急不堪,我們為孩子跑得快,跳得好,唱腔清晰,反應敏捷而吶喊助威。

此時此刻,我們有誰考慮過孩子的感受,考慮過孩子的脆弱,考慮過孩子的真實需求呢?

當我看到《陪你一起長大》中的奚望,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看到這個小男孩在臺上為大家表演一個叫《秘密》的節目,引起大人鬨堂大笑的時候,我覺得他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當我看到他在接力賽上不敢從高高的爬梯上下來,騎坐在上面看其他同學來來往往,被各種譏笑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個小男孩的脆弱。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當我看到新月爸爸讓新月只許拿第一,不許拿第二,卻從不給新月愛的抱抱時,新月的可憐。

家長們都很愛孩子,都忙著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保障,忙著給孩子最昂貴的愛,忙著挑剔孩子的努力和缺點,不願意接受孩子的平庸,可曾有考慮過孩子最需要什麼樣的愛嗎?

03

好的教育是父母的平常心。

可能正處於育兒焦慮期的家長會對我的觀點嗤之以鼻: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或者說我偽佛系。

幼升小推優。

小升初掐尖。

中考錄取比例由原來的6:4到現在的5:5(西安資料)。

二三本合併後,大家都不甘心只上個二本。

研究生好進難畢業,一不小心還會被清退。

······

那些佛系的人就如同爐子上的茶壺,屁股都燒紅了,還在強忍著痛吹口哨。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其實我們再來想想,我們一味焦慮能解決根本問題嗎?我們把孩子逼上梁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把家庭幸福指數拉低,就能給孩子一個好未來嗎?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威爾在《認知發展》中提出了“元認知”一說,元認知是對自己思考和學習過程的認知、理解和監控。

這個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有點抽象,我們再換個說法,這個就類似於孔子《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

當你焦慮的時候,當你情緒失控的時候,當你吼孩子的時候,當你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的時候,你先仔細想想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從而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調整和最佳化,擁有元認知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平常心育兒。

有一次,我輔導女兒寫作業,女兒寫作業實在太慢了,我著急大吼她幾句,希望她能夠更快的完成學習任務,可是沒想到結果適得其反,她非但沒有快反而越慢。我再次催促並大吼,孩子突然委屈哭了起來,導致作業進度徹底無法進行。

事後我才意識到不是孩子慢,是我太著急了,我急著去加班,希望孩子如我想象的完成學習任務。我著急給自己騰時間,卻責怪孩子寫得慢。而孩子慢不應該是她這個年齡階段應該有的節奏嗎?

透過元認知的育兒思維,每個家長可以做到平常心育兒,而平常心的教育比學區房更能夠維護親子關係。擁有元認知思維每位家長應該做到三點:

第一,我們可以透過覺察,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我們就可以更理解他們行為的背後真實的需求和感受。

第二,透過思維換位來跟孩子溝通。

第三,用積極的傾聽來觀察和迴應孩子。

現在我們就來用元認知思維反思一下,當你三十多歲,生命中也奮鬥了,最好的愛情也體驗了,剩下的只是重複地老去。

而當這個孩子走進你的生命中,讓你的生活變得未知,他讓你煩惱,讓你牽掛,讓你歡喜,讓你驚訝,讓你再經歷一次童年,讓你和自己的父母和解,讓你理解了父母當年的心境,讓你痛苦讓你堅強,讓你在危機中冷靜,讓你看到自己,讓你變得勇敢,讓你充滿好奇,讓你侷促不安,也讓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陪你一起長大》:父母給予孩子的,有一樣比學位房更重要?

我們養育了孩子,孩子也陪伴了我們 ,我們和孩子滋養了彼此也成就了彼此。何不不常心,接受孩子的平庸和我們生活的平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