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下崗職工都很本分?本分,使他們很難適應急劇的變革

大多數下崗職工們都是很本分的產業工人,他們勤勞奉獻、踏實工作,但在改革、轉軌過程中很不適應、生活過得艱難。為什麼大多數下崗職工,不會腦子活泛點?冷靜想想,要他們腦子機靈點,適應急劇變動的環境,其實是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傳承、超越了體制的。

第一,國企、集體企業職工接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的秉性是本分

當時他們接受的是正統思想的教育,接受和繼承的是“以廠為家”、“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主人翁傳統,培養出的是革命的“螺絲釘精神”、雷鋒精神、勞模精神等。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很相信上級、相信工廠。哪裡會想到後來的變動那麼劇烈?

為什麼很多下崗職工都很本分?本分,使他們很難適應急劇的變革

第二,他們從事的崗位性質,形成了他們老實、服從的習慣

無論是子承父業的,還是女頂母崗的,他們的崗位就是原企業的一顆螺絲釘。他們從父母那裡接受的理想,是甘心情願世世代代做工人。再加上師徒制的傳承,師傅不僅要教會技能,更要教會做人,做踏實服從的本分人。不成想後來廠子沒了,企業破產了,他們的支柱一下子就塌了,大部分人都陷於茫然無措中。

為什麼很多下崗職工都很本分?本分,使他們很難適應急劇的變革

第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辦社會,使他們的視野和圈子很封閉

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就是一個微型社會。企業辦的有醫務室、食堂、澡堂、幼兒園、中小學、文化宮等附屬服務機構,企業就是小社會,只要踏實肯幹,一家人生活不愁。使他們習慣於在一個單位幹到老、從來沒想過會換單位。但計劃經濟徹底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下崗的過程,伴隨著企業辦社會體制的完全解體,更使他們陷於不適應的迷茫之中。

能適應那種急劇變革的普通職工是很少的,而那些普通的職工在經歷了下崗之後,過得不容易往往就跟上述的思想教育、文化傳承和體制依賴有關。

但我們在經濟發展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的今天,不要忘記了他們曾經為之的付出、犧牲,不要讓這些老實本分的人吃太多的虧!爭取在社會保障上給予他們一定的照顧,也能撫慰他們曾經受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