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的前因後事

黃梅戲以其獨特自然流暢的演唱風格,深受國內外聽眾喜愛。它飽含地域特色的唱腔,產生和發展,凝聚了黃梅戲先輩們幾代人的心血。

黃梅戲之所以叫黃梅戲,跟地名本身沒什麼聯絡。解放前沒人想起來叫黃梅戲,只作為採茶戲到安慶府搭班演出。因為它的鄉土氣息濃郁,中間插科打諢,植入葷段子製造賣點招徠觀眾。清末民初採茶戲部分劇本如《小辭店》禁演,理由之一是“有傷風化”。叫黃梅戲是解放後的事,湖北省黃梅籍走出來一位老革命

桂林棲

任安徽省第一任宣傳部長,在該戲參加華東六省一市文藝匯演時,將採茶戲改名為黃梅戲。黃枚縣也有采茶戲,由於它屬贛東語系,當地的採茶調和安徽安慶採茶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劇種。相互之間,藝術上沒有任何交集,慢說起源,就連借鑑都談不上。

黃梅戲的前因後事

湖北有些學者把邢繡娘搬出來,認她作為黃枚縣“黃梅戲”的鼻祖。並且得到“乾隆皇帝認可”云云,邢繡娘如果真的有那麼大本事,像桂林的劉三姐一樣被廣大人民所喜愛,她的拿手好戲,應該被傳承下來,起碼有傳承人,有徒子徒孫,跟著混碗飯吃。翻開近代文藝歷史,有她的傳承人嗎?沒有。沒有,意味著學術造假。

黃梅戲的前因後事

黃梅戲能有今天輝煌的業績,和大眾推崇的地位,五大劇種中有一席之地,絕非偶然。任何形式的經典橫空出世,都有它的文化底蘊。潛懷兩縣處在皖河中下游。潛山境內的皖公山算是靈山,三祖寺就在腳下,京劇鼻祖程長庚故里離此不遠。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潛山嶺頭人,和韓再芬是同鄉。古皖河靈活皖公山,流經懷寧縣古鎮石牌。它北界潛山,南鄰望江,西挽太湖宿松,古之連線長江水運的水旱碼頭,這裡商賈雲集,市井繁華。有道是

無徽不城鎮,無石不成班

,經濟繁榮帶動文藝復興,自古皆然。龍感湖大觀湖黃湖泊湖一到春夏,洪水氾濫,百姓流離失所,哪裡還有心思搞什麼劇社。多虧迎來解放,人民政府發動千軍萬馬,改天換地,沿江修築百里之同馬大堤,徹底解決了水患,使得湖區灘塗的居民得以休養生息。公路的擴建,城鎮通車,古水旱碼頭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石牌的農貿市場仍然是懷寧八區三十一鄉鎮的物資集散中心。

由於

黃梅戲的前因後事

地理環境所處位置關係,太平洋季風氣候影響,每年五黃六月,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舊米所剩無幾,新米尚未成熟。典型的黃梅雨如約而至,它的特性是

東邊日出西邊雨

,即一會兒大雨傾盆,轉瞬間驕陽似火。六月初的梅雨,實際是黴雨,經過這場雨的淋溼,沾染它的潮氣,衣物書籍等無一倖免會發黴。因此,皖西南六月六曬黴是必須的。恰恰在這個季節,梅子成熟。皖西南潛懷一帶古時候酸梅種植範圍廣泛,隨處可見。三國曹操鼓勵士兵前進,後來有了

望梅止渴,

指的就是今天的潛山市梅城鎮。梅子成熟,黴雨的連綿,是黃梅二字的由來。

老幹部桂林棲在給地方戲命名時存有私心,同時也切合了懷腔產生的季節。安慶採茶戲能夠登臺演出,一般在春節前後,清明前夕。五黃六月出現的走村串巷表演的夫妻檔兄妹檔,多半是依靠採茶戲小戲賣唱來獲得微博的收入。直到解放後黃梅戲民間戲班每次演出中途必定打彩。也就是唱哭戲催淚,中場停下來唱一段彩腔吸引臺下觀眾往臺上仍角(Ge)子。這是民間戲班起碼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