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年聽了爺爺的話,我現在可能就是一位老中醫了,可惜······

我家珍藏的《醫宗金鑑》

在我家的書櫃上,還儲存著兩本《醫宗金鑑》。是1956年的版本,可能是1960年代初印刷的。這兩本書,寄託著爺爺對我的期望。

儘管,我僅僅只是偶爾翻翻看看,一直沒有認真閱讀它,而且現在市場上還能買到許多新版本,但是,幾十年來,我一直珍藏著。從鄉下到縣城,我輾轉搬了多次家,都沒有捨得賣掉它。因為,這是我對爺爺的念想。

如果早年聽了爺爺的話,我現在可能就是一位老中醫了,可惜······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爺爺就鼓勵我看醫學方面的書。

爺爺眼裡的醫學,就是中醫,就是中國的傳統醫學。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我們偏僻落後的豫西農村,西醫還沒有普及,人們有病都是看中醫。村裡有兩個自學成才的鄉村醫生也都是中醫。

爺爺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識分子“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一種崇高的人生追求。他老人家那時,就想把我培養成一名醫生。

爺爺先是要我讀《藥性巧合記》,這是一本以劇本形式創作的可供說唱的普及中醫知識的書。其中的每一味中藥,都是一個角色。還分著“君臣佐使”,也就是中醫處方配伍的基本原則。我記得劇本中,首先出場的好像是甘草,開頭的幾句唱詞是:

家住在汾州府我名甘草,和諸藥解百毒號為國老,生瀉火炙溫中喉腫能消。

爺爺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哼唱《藥性巧合記》中的唱詞。同時,也要求我讀這本書,說這是學醫的基礎。我看了幾次,看不下去,就放下了。

如果早年聽了爺爺的話,我現在可能就是一位老中醫了,可惜······

後來,爺爺又讓我讀《藥性賦》。這本書把中藥按照寒熱溫平的屬性,分別編成賦體文章。那時,沒有書讀,我也確實讀了一段時間,我記得當時好像把“寒性”那一篇快背下來了。至今還記得其中幾句:

諸藥賦性,此類最寒。犀角解乎心熱,羚羊清乎肺肝。澤瀉利水通淋,而補陰不足;海藻散癭破氣,而治疝何難。

當時,我還背了“十八反歌”“十九畏”歌。這是關於中藥處方配伍的原則和禁忌。就是告訴醫生在處方的時候,哪味中藥和哪味中藥的藥性是相反的,或者是能夠沖銷藥性的,不能讓其出現在同一個處方里。當時,我並不太懂,只是朦朦朧朧地死記硬背。

爺爺聽說,中醫最有名的醫學著作是清代皇家主持編修的《醫宗金鑑》。但是,這套書太貴,我們買不起。而且,我們村地處深山區,偏僻落後,交通不便,也根本不知道在哪裡能買到。

但是,爺爺太想讓我成為一名醫生了,很想買到這套書。不知道他從哪裡打聽到鄰村的一個賈姓男子買有這套書,可能是文化程度的限制,閱讀相對困難,人家不想要了。於是,爺爺就上門給人家商量,讓人家把書賣給他。

這本書的原價是多少?現在看不到定價了。反正我記得爺爺是花了8元錢買的。

8元錢,那時對於我們家來說,可是一筆鉅款啊!多少年後,我高中畢業,當了民辦教師,開始的時候,工資只有3元,也就是說,這套《醫宗金鑑》,需要花掉我將近三個月的工資。

如果早年聽了爺爺的話,我現在可能就是一位老中醫了,可惜······

在我的印象中,我家那個時候的花銷,主要是買煤、買火柴、買煤油等,這些生活最需要的東西。我買過一根竹笛,還是自己上山逮蠍子賣錢買的。可爺爺為了讓我學醫當大夫,竟然如此大手筆,花費8元錢,毫不心疼,硬是從人家手裡把這套《醫宗金鑑》買回來了。那得下多大的決心啊!這恐怕和現在有些家庭動輒成千上萬元的教育投資相媲美了吧!

爺爺的這份期待,這份愛心,得有多深沉!

然而,我那時太小,不懂事,不知道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文化如何普及,醫生的社會地位則會永遠保持在較高水平。我沒有按照爺爺給我指出的人生道路朝前走,我選擇了一條容易走通的相對輕鬆的路,當了教師,從事了教書育人的職業。

我更不知道,教師年齡越大越不值錢,而醫生年齡越老越值錢。退休後,每當去醫院看到那些同齡的醫生,退而不休,繼續上班坐診,治病救人,呵護健康,就深深感到對不起爺爺,辜負了爺爺希望我成為醫生的那份拳拳期望。一種不孝的愧疚,油然而生!

現在我已年近古稀,如日薄西山。這輩子不可能成為醫生了。但這套《醫宗金鑑》我一定會好好儲存,傳給後代,讓他們知道這套書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