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魅力“黑包公”

到開封的人大都會去拜謁包公祠。開封的包公祠十分莊嚴肅穆,遊人不斷。包公祠中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上百個人歷任開封府尹的名字,只有包公的名字被遊人摸得竟然看不清了。自古以來大官不少,但像包公這樣真正在人民心中留下位置的,極為罕見。

世世代代的中外遊人,為什麼都想要摸一摸“包拯”二字?當然是因為他們對包公太崇敬太懷念了。那麼,包公的千古魅力究竟何在呢?

包拯雅號“黑包公”,其實歷史上的包拯長得並不像戲臺上那麼黑,只因為他做人不隨波逐流,堅持原則;做官不巧言令色,剛直不阿,橫眉冷對一切明裡暗裡幹壞事的大小官吏,嫉惡如仇,除惡務盡,所以人稱“黑包公”,意指他執法如山,敢唱“黑臉”。

包公雖是封建官僚,但他“愛民如子”,以“興利除害,濟世盛民”為己任。按舊制,百姓告狀不得直入開封府大門,而要透過府吏轉達,府吏便乘機勒索,看錢說話,造成一些冤假錯案。包公調往開封任府尹後,馬上命令大開正門,讓老百姓直接到大堂申訴。從此,府吏便不敢再欺上瞞下,包公親自傾聽申訴,快速取證,“秉公辦案”。舊衙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積弊當即掃除一空,官吏敲詐勒索、循私舞弊的惡風立刻被煞住,原先多年的冤假錯案統統被糾正。百姓高呼“包青天”,貪官痛罵“包黑子”。

包公唱黑臉,只看事不看人,即使面對皇帝身邊的宦官、靠山鐵硬的皇親、手操生殺予奪大權的“真龍天子”,他也“照黑不誤”。宋仁宗皇帝因寵愛張貴妃而提拔其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包公率同僚七人入奏,要求罷免。張堯佐見眾怒難犯,慌忙宣告辭去宣徽使之職,宋仁宗也怕為此喪失人心,趕緊順水推舟以示“虛心納諫”,並且下詔,以後皇親國戚不得擔任任何有實權的高官。諸如此類,不勝列舉。一個人在皇帝老子面前都敢唱“黑臉”,其他場合可想而知。

包公首次響亮地喊出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口號,流傳至今。要做到這八個字,只能先從自身做起。他當然是黑臉一沉,秉公執法。“六親不認”。

他調任廬州知州時,家鄉親友個個笑逐顏開,以為可以大沾其光,紛紛跑去拜望,不料全都吃了閉門羹。他孃舅犯了案,覺得外甥來當官,自己犯點事也總會得點照顧,但包公照例開庭審訊,按律責打七十大板。從此以後親戚朋友都格外小心,誰也不敢仗勢胡來。”外甥打舅舅——不認老孃親”,此事轟傳四方,老百姓拍手叫好,親友們有的罵包公六親不認,不緊人情,成心沽名釣譽。包公坦然自若,揮毫賦詩一首: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做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這是包公一生做人做官的真實寫照。據史書記載,包公做官二十餘年,歷任二十餘職,不管是升是降是平調,都不改初心,一生正大光明,“黑臉”無私,贏得了千古清名,萬民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