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在嘉佑三年(1058年)透過考試成為了進士,但是進士在宋朝宋仁宗時代,只能算是一般的高材生,要成為重點培養的高材生,還必須透過制科這樣的考試。

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制科在當時又叫做制舉,是得到國家主席特別的指示才舉行的一種特招考試。這種考試,首先必須是有一定品級的大臣上奏舉薦,然後國家主席親自考問並提拔的一種高規格考試。

嘉佑五年(1060)年8月份,宋仁宗指示要進行制科考試。蘇軾得到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歐陽修的舉薦、蘇轍得到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楊畋的舉薦,兩人都準備參加這次制科考試。這次考試難度非常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漫無範圍、無所不考。為了有個清靜的地方準備好考試,兩兄弟就從西岡搬到了汴河之南的懷遠驛居住。

前面也說過,蘇軾家到了他們父子三人上京趕考的時候,經濟就已經非常不給力了。更何況中間他母親程夫人病逝,舉家搬遷到京城等過程中的這些花費,所以這個時候的兄弟二人是更加貧困的,生活也非常清苦。

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劉攽說起自己在懷遠驛讀書時候的情況,戲稱自己吃的是“三白飯”,所謂“三白飯”就是白米飯、白蘿蔔和鹽巴三種食物。而且自己和弟弟兩人每次都吃得很香甜,不相信人間會有更好吃的美味。聽了這個小插曲,劉攽大笑不止。劉攽(ban、第一聲)也是一個非常幽默的人,過了一段時間,他就寫請柬給蘇軾,邀請他們到家裡面去吃“皛(xiao,第三聲)飯”。

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蘇軾對這個“皛(xiao,第三聲)飯”非常感興趣,滿懷期待的、興沖沖就去了。但是他早就忘了自己對劉貢父說過的話,他認為“劉攽讀書多,他請的這個‘皛飯’一定有來由。”等他到了劉攽家吃飯時,發現桌上只有鹽、蘿蔔、米飯三樣東西,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是貢父用“三白飯” 開的玩笑,但還是非常高興地大吃起來,覺得別有一番趣味在裡面。

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吃完飯的蘇軾告辭出來,臨上馬時對劉貢父說:“明天到我家,我準備毳(cui,第四聲)飯款待你。”

其實劉攽知道這頓“毳飯”有可能是蘇軾對他的回擊,也很害怕被蘇軾戲弄,但又很想知道“ 毳飯”到底是什麼,第二天便如約前往,去一探究竟。

到了蘇軾住的地方後,兩人談古論今,茶都喝了好幾壺,廁所都上了好幾次,就是不見蘇軾說吃飯。劉攽肚子餓得咕咕叫,於是便問蘇軾怎麼還不吃飯。蘇軾說:“再等一會兒。”如此問了好幾次,蘇軾的回答還是這句話。最後,劉攽說:“真的餓得受不了啦!”蘇軾才慢吞吞地說:“鹽也毛( “沒有”的意思),蘿蔔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

典故“皛飯和毳飯”是怎麼來的?

劉貢父頓時捧腹大笑,說:“本來我就知道你一定會報昨天的一箭之仇,但萬萬沒想到這一點!”蘇軾這才傳話擺飯,二人一直吃到傍晚,劉攽才悠哉悠哉地回家去。

參考李一冰著《蘇東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