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小說電視劇

如果沒有鄔思道,四阿哥的登頂之夢只能是個夢。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但當鄔思道被八阿哥的人馬陷害時,又被四阿哥的人馬相救後,他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和四阿哥綁在一起。四阿哥有才有志有德,是可以託付做大事的人,如周易所說“雲從龍、風從虎”。但是,龍和虎都是有脾氣的,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虎怒,必將噬人。相信以鄔思道之才智,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知進不知退,知存不知亡。實際上,在雍王爺出謀畫策時,老四就對鄔思道的才智有所警覺,自思:“此人精明如此,將來可如何駕馭得了?”小說時也提了一筆,“鄔思道也看了胤禛一眼”。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說明鄔思道心裡如明鏡,知道胤禛對自己起了殺心。此時,“謀退、謀存”就成了鄔思道必須面臨的人生重大課題。畏死,是人的天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誰都會狡兔三窟,為自己謀一個生存之道。

雍正即位後,當夜就回到潛邸看望鄔思道。很多解釋是雍正想殺人滅口,確實存在這麼個邏輯。一、鄔思道掌握自己太多不可告人的機密。如果不殺他,一旦他被八阿哥一夥拉過去,自己將陷入極大的被動。殺坎兒、性音和尚等人皆是出此考慮。當然,鄔思道和他們所有區別,那些人都是工具,鄔思道則可以說是雍正的恩人,感情上是分層級的。雍正並非大惡之君,他要殺鄔也是出於不得已。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而且,他只是準備殺鄔,並沒有下定最終的決心,感情這一關還是很難過去。也許,雍正希望鄔思道恃功要官,惹怒了雍正殺之,雍正就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了。

鄔思道何等精明,他怎麼可能授人以柄。雍正大權在握,要殺自己不過一句話的事,卡在感情這一關,鄔思道當然要順水推舟。鄔思道裝可憐只是表面現象,坎兒和性音被除掉時,難道就沒有裝可憐嗎?結果不還是被殺嗎?鄔思道裝可憐,最重要的作用是告訴雍正:他絕不會背叛與雍正當年的共事之情,只求不餓死,還可以繼續以其他方式為雍正效力,只不過不在雍正身邊而已。

這個不在雍正身邊,也是雍正想殺他的第二個原因。越王勾踐兵敗入吳當奴隸,受盡屈辱之時,是范蠡陪著他,給他出主意,給他在黑夜中當白月光。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勾踐滅吳後,范蠡第一時間就選擇離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范蠡是勾踐很多屈辱時刻的第一見證人,勾踐每天見他都會如芒在背,人格上就會低一頭。雍正沒有什麼屈辱時刻讓鄔思道看見,但他在智力上的弱勢需要藉助鄔思道的強勢才逆風翻盤,同時會讓雍正在鄔思道面前產生自卑感。堂堂大清皇帝,撫御九州萬方,對一個潛邸賓客如此有自卑情緒,傳出去像什麼話?也容易被人看低,也容易被人當利器害自己。就算雍正不殺鄔思道,也絕不能留在身邊。

至於去哪裡?老十三那裡肯定不能去,雍正要經常和老十三見面,如何見鄔思道?去年羹堯那裡同樣不行,因為年亮工這個人是另一個角度的八阿哥,心野得很。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如果鄔思道甘為年羹堯所用,其所產生的威脅,一點也不比八阿哥差。李衛是比較合適的去處,一則李衛和鄔思道非常熟悉,二則李衛沒文化,可以讓鄔思道幫他辦事,三則讓李衛監視鄔思道是比較放心的。至於鄔思道後來從李衛處轉到田文鏡處,相信雍正也是知情並允許的。田文鏡要辦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艱難差事,身邊沒個謀士不行,這事關雍正變革大政,不能馬虎,有鄔思道在放心。田文鏡忠於雍正,又在早年沒接觸鄔思道,也能讓雍正放心。

鄔思道一直想徹底甩掉雍正的監視,真正的迴歸田園。有人說那鄔思道既然知道處世之難,為何當初還要進入雍王府,做個閒雲野鶴,梅妻鶴子不好麼?

雍正要殺鄔思道,為何最後沒有殺?

士大夫嘛,最渴望的就是治平天下,只要有機會,明知末路艱難,也不會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