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全文共

2087

字,閱讀大約需要

5

分鐘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解決問題沒有捷徑,碰到問題多往前走一步,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柳暗花明了!”

我是方愛斌,今年32歲,2016年研究生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同一年進入了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現在擔任

建材科技集團市政構件公司副總工程師

從建築構件到市政構件,從PC板到小箱梁,從浦東足球場到兩港大道高架,我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上海城市建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帶領技術團隊參與的兩港大道專案曾榮獲“白玉蘭獎”,更堅定了我選擇預製構件、奮戰生產一線技術崗位的決心和信心。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2016年8月,我來到建材科技構件七廠,從未接觸過預製構件的我,進入職場後的第一課就是跟著老師傅學習模具尺寸調整和檢驗。

師傅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我是安徽安慶人,

師傅常常問我“儂曉得了伐?”

我點點頭,在心裡一邊仔細琢磨上海話,一邊學鋼筋籠綁紮工藝。學習上海話需要融會貫通,學習鋼筋籠綁紮又何嘗不是?看似枯燥的模具尺寸檢驗,讓我快速熟悉了各種構件產品和他們的特性,這讓我甘之如飴。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隨著對構件產業瞭解的增加和深入,我開始主動嘗試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保供S3公路先行段蓋梁時,得到反饋說蓋梁、立柱安裝時總會偏差5毫米,雖然可以現場調整,但卻拖慢了施工進度。

我決定到鋼筋車間去蹲點

,24小時記錄蓋梁從鋼筋綁紮到生產澆築的全過程,從技術規範、施工工藝、綁紮質量各方面尋找突破口。透過反覆嘗試和資料對比,終於確定關鍵問題就是鋼筋籠與底模之間的誤差較大。

在查閱大量文獻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老師傅提出,在蓋梁鋼筋籠與底板之間增加連線措施並把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個做法結果有效解決了安裝錯位問題,提升了安裝精度,成功申請到了《一種預製蓋梁底板的安裝辦法》的專利。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變不可能為可能,國外專家讚歎不已

2016年,上海建工集團建築構件產業化基地2號基地在建材科技構件一廠正式揭牌,我參與了構件產業基地中

德國索瑪自動化柔性流水線的除錯工作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較之普通的PC生產流水線,這套生產線生產適應性更廣、能耗更低,是建材科技PC生產線從傳統向智慧化轉型的重要標誌。

在基地裝置的安裝除錯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條流水線“水土不服”。由於高頻振動車針對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震動效果不理想,構件產品多有孔洞,拼裝後影響了整體結構承載力。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德國索瑪流水線

我們致電德國專家諮詢,得到的回覆卻是“生產線上的混凝土坍落度不能小於180毫米,我們絕不可能修改說明書!”

德國人的一盆冷水並沒有澆滅我們的熱情,我和流水線的同事們連續數晚加班,查詢原因,終於發現舉升狀態下的八個震動點不在同一水平面,導致力的傳導不充分。

大家集思廣益,最終決定用水平儀測量間距,然後新增相應厚度的鐵板作為調整。沒想到,

一個小小的技術改良

,讓振動效果顯著增強!這一舉改變了德方的看法,紛紛

對“中國智慧”豎起大拇指

也是在這一年,建材科技成功申報了多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專案子課題,由我擔任子課題負責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負責課題,巨大的壓力下,唯有抓緊每分每秒學習研發新技術,課題研究成果成功在嘉定F04-2地塊、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NO70501單元09-03地塊等多個工程專案予以實施採納。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專案

3000塊看臺板3000次核查

2019年,我迎來了職業生涯的一次大考——上海浦東足球場看臺板專案。足球場專案工作小組對看臺板產品實行分割槽塊化管理,要求

一塊板一個質量驗收

,精度要求極高。另外專案為提前投入試運營,將原定工期縮短了三個月。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我主動提出負責這個專案的保供工作,戰烈日、搶時間、保質量,一塊板一塊板地核查,真正做到了

3000塊板3000次核查

有一次中午質量驗收完回到辦公室,曬得黝黑,被同事打趣道:“

小方,從非洲哪裡質量驗收回來啊?”

我笑著說:“非洲A區,已有12塊看臺板,均已驗收完畢。”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浦東足球場看臺板

正是因為高標準、嚴要求,真正做到“一板一驗”,最終得到業主認可,也獲得了上海建工集團“突出貢獻獎”。

而在S3公路專案中,我們遇到了

最大下凹160mm的豎曲線箱梁

,連從事構件行業多年的老師傅們都感慨:“

我們做預製構件這麼多年,還沒遇到過80mm以上的豎曲線箱梁!

我和我的團隊深知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也將會是上海地區首榀大麴率混凝土預製箱梁。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S3凹曲線梁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S3立柱蓋梁

“我們再把圖紙拿出來研究研究,看看哪裡還有突破口。”

此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我帶領青年技術團隊,用BIM建模,反覆模擬箱梁底部的下凹或凸起,進一步最佳化模板拼接,最終決定把原先的固定底模最佳化成可調節式底模,以直代曲實現箱梁整體縱坡走向。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單邊側模節段按底模長度進行組裝,側模拼縫用橡膠條或發泡劑進行封堵,內芯模與底模以螺紋鋼連線反拉控制上浮。澆築過程中,技術人員時刻觀察混凝土的速度和振搗的程度,確保不出現任何偏差,最終圓滿完成了這次豎曲線箱梁的供應。

解決問題沒有捷徑,碰到問題多往前走一步,再堅持一下

,說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加入建材科技六年,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我去克服生產技術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也讓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研究生,逐漸成長為助力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踐行建材科技“感恩、責任、擔當”的企業精神,在綻放自己的同時,助力更多的青年在“十四五”的發展征程上發光發熱。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海建工官微”

方愛斌:24小時蹲點車間只為“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