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說起太空,總讓人覺得十分的神秘和遙遠。在太空種菜,在太空養動物,甚至在太空開闢一個人類生存空間等等都是很多科幻小說家們最喜愛的題材。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日,中國的科學家們再次把科幻帶進了現實。國際上首例在太空培育出的“太空種子”已經隨著神州十四號的落地回到了地球。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太空種子

“太空種子”這個說法可能很多人都並不陌生了,平時在購買一些蔬菜水果的時候,甚至會看到某些宣傳說該產品是經過太空改良的優質產品。

事實上,太空種子是指經過挑選的作物種子,經由飛行器帶到太空,在太空的特殊環境中如失重、光照等待一段時間產生一些生物變化,再帶回地球經過優選而得到的種子。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在中國太空種子的培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是由航天中心聯合農科院、中科院進行的重點科研專案。

在1987年我國就已經透過衛星首次成功將農作物種子順利的送去了太空併成功回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對於甜椒、油菜、尖椒、西紅柿等種子的培育都已經有了階段性進展。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一般情況下,到太空遨遊了一圈的種子們,回到地球之後,還需要經過四到五年的精心培育才能選出更好的品種。

為什麼各國科學家們會對“太空種子”感興趣呢?這主要是因為太空的特殊環境。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眾所周知,在太空中失去了大氣層的保護,宇宙射線可以更加直接的對作物種子產生更大的影響。被宇宙射線擊中之後,作物種子們有更大的可能性發生染色體基因的變化。

然後就是紫外線,在太空中紫外線強度遠遠高於地球,根據現在掌握的一些科學理論,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能讓作物更大可能的在產量、抗病能力上發生良性變化。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最後太空中失重的環境也能讓種子們即使沒有被宇宙射線擊中,沒有經過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也會比在地球上更容易產生畸變。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物的種子們經過太空旅行,在太空的特殊環境中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科學家們就能更高效的得到更多基因變化後的種子,以便在後期根據人類的需求進行高效的培育篩選。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但是在國外,太空種子的研究主要是為了給宇航員提供更好的供給,側重於在太空開闢小型農場,提高宇航員在空間站的生活質量。

而中國“太空種子”的研究則作為農業發展的一部分,側重於培養更加符合百姓生活需求的優良農作物品種,以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為主要目標。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而這一次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的“太空種子”,則是由中國神舟十四號帶回來的太空水稻種子。

畢竟,水稻作為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多少年來一直都是科學家們孜孜不倦的研究物件。

首例水稻太空種子

2022年12月4日,隨著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順利著陸,國際首例在太空經歷了120天,完成了水稻全生命週期的“水稻太空種子”也回到了地面。

12月5日,這些寶貴的水稻太空種子移交給了中科院的科學家們。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將水稻在太空中實現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週期培育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科學家的研究專案。

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週期培育,意味著要讓水稻在太空完成發芽、開花、授粉、結果的全過程。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已經實現了擬南芥、油菜等作物的全生命週期培育,但水稻全生命週期培育是全球首例,也因此這一批水稻太空種子才如此備受矚目。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這一批珍貴的水稻太空種子是由2022年7月29日注入營養液的種子培育而出的,到2022年11月25日截止一共經歷了120天。

在這120天裡,水稻種子在太空中經歷了萌發,幼苗生長,開花授粉最後結籽的全部過程。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在這期間,航天員還分別在兩個階段對水稻進行了取樣。第一次是在9月21日,水稻正在孕穗期。

為了最大可能的保證孕穗期水稻樣品的穩定性,航天員取樣後將樣品放在了零下80攝氏度的保溫箱中;第二次就是11月25日水稻種子的成熟期了,成熟期的水稻樣品儲存在4攝氏度以下的保溫箱。

12月5日,這些寶貴的水稻太空樣本連著保溫箱一起進行了移交。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中科院的科學家們透過對於取樣樣本以及水稻在太空生長過程的仔細研究,獲得了不少珍貴的研究結果。

首先,科學家們發現太空微重力環境給水稻帶來了多個方面的影響,有的水稻身高變矮了,有的水稻葉子長得更散了,有的水稻開花提前了但是灌漿速度變慢了。

這些變化中,有很多為未來培育優質高產水稻埋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本次在空間站實施的再生稻試驗,也成功的在剪株20天就得到了再生的2個稻穗。

由此,對於在狹小空間內進行水稻再生提供了一份新的可行性支撐。這樣在有限的空間單位內增加水稻產量又有了進一步的技術保障。

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有科學家嘗試在太空進行水稻的可再生試驗。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太空種子創造財富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農耕大國,號稱將“種田”刻在DNA裡的國家。因此對於在太空“種田”這個事我國是十分重視的。

早在1995年,航天育種專案就已經成為了我國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專案。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那些上過天的種子們,現在已經有很多都實現了產業化。早在2013年我國就有近200種太空蔬果辣椒、茄子、番茄、小黃瓜等等都已經經過有關部門的鑑定,可以上市推廣。

直到今天,太空種子們所創造的太空蔬果市場預計已經超2000億。

中國空間站培育出水稻種子,隨著神舟十四號著陸,太空種子已回國

相信在未來的世界裡,經過中國科學家們的努力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上過天的糧食、蔬菜、水果走進我們普通人的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