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踩雷50年之1973:香港股災

所有的事情都在重複和輪迴,之前踩的雷後面還會出現

投資是一個散戶化到專業化到科學化的過程

也是各個信仰逐漸被打破的過程

指數跌92%是種什麼體驗?香港人民在1973年就體驗了一次。由於當時參與者年紀都很大了,我們只能從資料中找到當時的故事。

投資踩雷50年之1973:香港股災

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

股災基本都發生在牛市

。我們先看看股災前的瘋狂。

第一波上漲(1968-1969)

香港在1967年遭遇了“六七暴動”,香港人民在大陸WG的影響下,對港英政府發動暴動,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來的暗殺、炸彈放置和槍戰。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員殉職在內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

“六七暴動”之後,社會秩序在1968年基本完全恢復,很多原先因政局不穩定而外流的資金也持續湧入香港,香港的股票市場開始了一波上漲。

華人重視儲蓄的傳統也使銀行存款充裕,經濟急速增長自然會帶來通貨膨脹,如果積蓄一直放銀行勢必會一直貶值,所以投資者也在尋找一些投資渠道。

在存款充裕的背景下,銀行也在放水。一方面壓低存款利息,另一方面放寬借款條件,儘可能的去賺息差。其中對“孖展買賣”尤為積極。(有2015年槓桿水牛內味兒了)

另外香港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稽核非常嚴格,1968年只有59家上市公司,1969年上升到73家,但流通股份仍然不多。

外資湧入、居民投資需求強烈、銀行對股市加槓桿,股票供應不足

,自然而然迎來了第一輪上漲。

亂象橫生(1969-1972)

香港證券交易所是英國人控制的,主要上市公司都是英資,華資受到排擠。

那時候法律並沒有規定大家不能開辦股票交易所,於是民間開始成立交易股票交易所。1969年12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業,成為第一家華人交易所,並且能夠用粵語交易,降低了交易門檻和上市門檻,交易量迅速超過香港交易所。之後又成立了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也先後成立,形成四所競爭的格局。

由於交易所多了,交易所也開始了競爭。各交易所努力忽悠各企業到自己的交易所掛牌上市,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上市浪潮,在1972年達到頂峰。

1969年新上市15家公司

1970年新上市20家

公司

1971年新上市13家

公司

1972年新上市93家

公司

大量新股上市使得一級市場撈的盆滿缽滿,打新也讓很多人賺到了錢,交易門檻的降低也使得更多資金湧入。

到了1972年尼克松訪華,緊張的中美關係得到改善。香港紅磡過海隧道通車,香港“打通任督二脈後武功大進”,這些利好因素進一步推動股市氣氛愈演愈烈。

經常今天買入,明天賣出,就能賺10%,比打工什麼的快樂多了。於是很多人辭職炒股。(像極了2007和2015年我們周圍的一些人)

1968年恆指收盤107點

1969年155點

1970年211點

1971年341點

1972年811點

1973年最高峰1774點

股指在4年多時間翻了17倍。

超級牛市都有笑話

1972年,香港天線宣佈上市。這家公司號稱發明了一種可供家庭使用的電視訊號接收器(俗稱“天線”),至於業績和資產什麼都沒有。甚至招股說明書都寫著“

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上市集資作研究和發展用途,對未來派息未能保證

。”

投資踩雷50年之1973:香港股災

由於當時家家戶戶對“看電視,裝電視”這個新興事物趨之若鶩,聽到這個公司發明了天線就爭先恐後的認購該公司股票,股價由上市時的1塊錢暴漲到最高峰時的33。5元。

但是後來發現只要在屋頂豎起一根普通的鐵線,也能接收到電視訊號

,這公司最後能成了國際笑話,這公司最後也銷聲匿跡,很多投資者的錢都打了水漂。

(炒概念這事歷史上永遠有人幹,永遠有不明真相的群眾接盤,香港天線這事兒我覺得特別像當年幣圈的ICO)

政府降溫

1973年1月11日,港督麥理浩公開呼籲投資者不要過分投機,甚至直截了當的指出政府正考慮干預股市,抑制過激的炒賣活動。

銀監處發通告,要求銀行對股票貸款設立限額(去槓桿)。

政府出動消防處處長,以“防止火警”為由勒令交易所“疏散人群,以免堵塞走火通道”,對交易所發出火警危險警告告知書。

1月14日,政府內部通告,禁止公務員在辦公時間內私下炒賣股票。

1月22日,在政府督促下,4家交易所每逢週一、三、五下午停止交易。

儘管政府千方百計用壓力意圖“冷卻股市”,但股市漲的更猛了。

超級牛市裡總有人嘚瑟

錢賺的容易,自然花著也容易“魚翅撈飯”、“白蘭地漱口”、“老鼠斑做魚蛋”等現在令人咂舌的行徑一時成為潮流。

曾有券商基層員工出去吃飯,兩個人花了650塊,是什麼概念呢?當時普通人的工資每月只有300塊,基層員工一頓飯就可以吃掉普通人2個月的收入。甚至買單時直接掏出1000塊,不用找了。

據當時的海鮮代理商描述,每日海鮮價格的漲跌,和股市的起起落落一致。

某大銀行一個月內百名職工辭職,九龍某學校校長轉行做股票經紀,和尚尼姑都去炒股,還說“施主,我也要吃飯”。

否極泰來,物極必反(1973年崩盤)

1973年是個牛年,香港股民們都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但是部分獲利豐厚的老股民和外資開始急流勇退,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新韭菜還在不斷追高。

1973年3月12日,市場上發現了3張合和實業的假股票,有人擔心自己手上的是假股票開始拋售,觸發了一浪又一浪的拋售潮,再加上政府對股市信貸資金的收緊導致新入市資金變少,股價急跌又觸發了融資倉位爆倉,空頭開始踩踏。

3月26日當天,恆生指數由1417。98點下跌至1229。28點,單日下跌了188。70點,跌幅超過10%,使市場大為震動。當時還有少部分市場中人指“股市很快便可止跌回升”,因而建議“趁低吸納”。

政府也怕真的調控到現在如果樂觀情緒再回來,就徹底控制不住了,在4月4日發表“買賣股票之盈利須納稅”的廣告。實際上此時股民已經是驚弓之鳥,訊息一出,市場拋售潮更加猛烈,4月9日恆指就已經跌破1000點,短短一個月,指數跌去40%。從此就再也沒有掉頭,最終一路下跌至150點,跌幅達到92%。

反思

世界是個輪迴,當年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後面在臺灣和大陸都重複發生過。

股災基本都發生在極度樂觀的大牛市,別人貪婪我恐慌這句話真不是虛的,如果大街小巷都在討論股票,那離崩盤不遠了。所以觀察身邊人對股市的關注狀態大機率能判斷風險。

持續的賺錢效應會衝昏大家的頭腦,這事兒在龐氏騙局裡面其實最容易體現出來。人在獲利成功之後幾乎必然的面臨自信膨脹,當大家都認為自己隨便打敗市場的時候基本也是市場崩塌的時候,畢竟能打敗市場的永遠是極少部分人。

股市的本質是條牽繩子的狗(複習傳送門《股市的本質:牽繩子的狗》),不看基本面的投資都是賭博,把未來預期爆炒也沒有人有過好結果,股災前香港股市遍地市盈率100倍以上的公司,遠離基本面的投資大機率都沒什麼好結果。

槓桿是把雙刃劍,上漲時助漲,下跌時殺跌,槓桿市崩起來最狠,2015年股市大家感受過了,2008年美國房地產也感受過了,下一波是誰?

大牛大熊之後,財富不是消失,只是轉移,誰贏誰輸?一早佈局又提前撤退的外資贏,同理還有一直保持冷靜關注基本面的老手。高估值上市圈到錢的公司贏,跟風后入的股民輸。

有興趣的話點個贊點個關注,我們一起往後看吧,下一個就到中國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