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01

網路上有這麼一個問題:“多子多福”觀念的改變,是不是當代年輕人選擇單身的主要因素呢?

這個問題,引發了不少人的討論。有些人覺得,觀念影響行動,確實是主要因素;而有些人覺得,沒錢,窮不過三代才是主要的問題。

談到“多子多福”,就不得不提及小農社會。這種觀念,源自於小農社會。由於

農業社會講究血脈的延續,以及需要大量的耕種勞動力

,所以“多子多福”的觀念就出現了。

而在資訊社會,人們對於家庭的觀念,逐漸淡漠,而且工業化的出現,讓

機器大生產替代了傳統的人力耕作

,所以人們對於“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就不再重視了。

更何況,隨著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兒女無法為父母養老的情況層出不窮,所以間接地導致了年輕人拋棄了傳統的婚戀觀,而選擇單身,抑或是更無奈的絕後。

當然,

首先遇到“多子少福”問題的,不是新生代的年輕人,而是上了年紀的65後以及70後。

他們,終究活成了“多子少福”的第一代人。

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02

60年到65歲出生的人,他們的孩子一般是80後,或者是最早一批的90後。而65年之後才出生的人,他們的孩子,一般都是90後或者00後。

80後和90後,到底有什麼差距呢?另外,最早一批的90後,跟最晚一批的90後,又有什麼差別呢?

一般來說,

80後這代人既傳統,又新潮,屬於“處於中間”的一代。

他們,一般都會按照傳統的觀念,結婚生子,完成家族傳承的使命。

而90後,其實也要分兩批人。第一批人,是

奔三的90後

,他們雖然面臨極度的內卷,但

由於上岸比較早,所以面臨的壓力,比後面的人要小一點。

第二批人,就是上述所談到的“後面的人”,他們才二十多歲,但已經有了“不婚不育”的觀念,早已拋棄了“多子多福”的傳統。

更重要的是,

最晚一批的90後,以及新生代的00後,他們所要面臨的大環境“內卷”,實在是有點嚴重了,以至於無數佛系,以及躺平的觀念屢見不鮮。

試想,生活的壓力增大,傳統觀念逐漸消失,那90後和00後,又能有多少人,可以完成傳承家族基因以及血脈的任務呢?

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03

對此,身為父母的60後和70後會指責他們,認為他們不懂事,沒有大家庭的觀念。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說,父母沒必要指責,

因為90後和00後的斷代,跟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人,那是有關係的。

65後,一般只有一個孩子,而小部分人,應該會有兩三個孩子。70後,碰上了二胎以及三胎開放的時代,所以有部分70後,會在四十歲後生育,有著兩到三個孩子。

還未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他們總以為多個孩子,只是多雙筷子而已。等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孩子出生後,他們才回過神來,

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名副其實的“吞金獸”。

養育孩子到大學畢業,至少需要上百萬。有些孩子,哪怕大學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直接失業,在家啃老。因此,這養育的花費,會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

65後和70後的第一個孩子,也許已經大學畢業了,正面臨這些“生活艱難”的問題。

看到父母如此勞累,才將一個孩子養大。而孩子竟然連成家立業都成問題,內卷還如此嚴重。這,讓他們不想走回父母的老路。

越是有點文化,且讀過大學的年輕人,越有這種“不想走回父母老路”的想法。

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04

某乎上,有無數的90後都提出過一個觀點,自己已經受了那麼多苦了,自己的父母也做不到養兒防老了,為什麼自己還要做“結果已然註定”的事兒呢?

如果是一個人提出這種觀念,那就說明這個人有問題。可是,如果是一群人,甚至一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提出了這個觀點,就證明這個觀點有著普遍性。

這些90後和00後的父母,掏空了六個錢包幫孩子買房買車,連養老錢都剩不了多少。最後,他們很有可能會面臨“孤獨終老”的結果。

網路上有這麼一句話:“60後和70後,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

既然第一代是他們,那第二代就是80後,第三代就是90後和00後,一直延續下去。如此,想透了這一層的90後和00後,自然就變得毫無慾望了。

65後和70後,活成“多子少福”的第一代,讓90後和00後斷代

主要的問題是,

90後和00後的父母,也就是60後和70後(主要是65後和70後),用赤裸裸的人生經歷,讓他們看透了往後餘生的現實。

人,一旦提前看透了,一旦從父母輩的身上,發現了生活的真相,那家庭的悲劇,就不可避免了。這,便是一環扣一環的“因果迴圈”。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