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摔死茶杯犬?熊孩子犯錯,到底誰的責任?

今日看到一則新聞:近日,8歲孩童趁父親理髮時,跑到隔壁寵物店,玩一隻茶杯犬。把狗放臺上時,但狗沒站穩便鬆手,不小心失手摔死了

茶杯犬。

狗主人林小姐此時就在一旁,她為此傷心不已,將小智及其父母起訴至上海浦東法院。

在這則新聞裡,先不談狗主人是否在一旁,應負有何責任。我們都是為人父母,從父母的角度,可能我們也都關心如果我們的孩子以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有辦法阻止他們犯同樣的錯誤,造成悲劇的後果。

以前也經常聽說其它的一些新聞,例如之前有小朋友貪玩,從樓上丟東西到樓下,砸傷別人或砸壞東西。或者,小孩子在停車場,拿鐵絲在車身上劃線,很多車輛被從頭劃到尾。像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小則造成物品的損失,大則傷人甚至傷命。每每出現這些新聞的時候,大家大部分先會發問,孩子的監護人呢?家長對孩子怎麼管教的?

是的,每次看到這些新聞,我總會問問自己,我怎麼讓孩子不要調皮,不要做這些出格的事呢?因為如果遇到新聞裡出現的情況,造成的損失可能是我這個家庭根本無法承擔的,無法償還的。所以,防患於未然才是重中之重。

孩子天性就是喜歡玩耍,但不代表他們完全不能判斷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影響,什麼後果。現在的學園安全教育還挺不錯的,我的小朋友經常回家還會跟媽媽討論,幼兒園教了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我也會問他們這麼做會怎麼樣?他們會很積極迴應我後果能有哪些。

那麼,如何不讓孩子去做危險的、不該做的事呢?

第一要先從意識上讓孩子認識到,什麼事能做,什麼不能做,為什麼不能做,這麼做的後果呢?

從意識上打通了,但孩子們行動前未必都能按照知道的道理來做,那又當如何呢?

其次,我們行為上是有習慣的,這個習慣可以透過反覆動作和日積月累來實現。說起來好像有點深奧,但實際就是日常見到孩子危險的行為時,我們需要及時制止,並且我們還要當時跟他們以平和的口吻溝通,不可以這樣做是為什麼?

他們在迴應之後,會對這次行為有記憶,在經過反覆類似的情況,並接受同樣的指導後,他們這種危險行為的次數會越來越少,直至不再有此類危險行為。這便是教導,是我們為人父母應盡的職責。但我們的責任不只於此,下面讓我們再看看。

最後,為了避免危險情況,造成嚴重後果,便是我們父母出場了。為什麼出事後大家都要找監護人負責?我們除了有教導的義務,我們還有監控這個責任。為什麼叫監護人,監字為首,意味著我們先要親自看著孩子,在有任何異常情況的時候,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會有能力提前預知、判斷危險的訊號並馬上加以制止。

這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的避免“熊孩子”犯錯,不要等到造成嚴重後果的時候才採取行動、措施,那時便晚了。除了這些方法,你們有其它更好方法嗎?歡迎一起分享。

#孩子#​#冬日生活打卡季#​#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