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中國有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苦字,成為無數代人貫穿一生的代名詞。

在當下社會飛速運轉的程序中,孤獨與擔憂常常會成為集體症候:

害怕工作被炒,害怕父母生病、害怕婚姻失調、害怕孩子落後、害怕青春流逝……

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學名詞:

焦慮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一談起焦慮,很多人就會想到失眠、心煩意亂、手心冒汗等現象,似乎在我們的生活中,焦慮潛藏在任何一個角落,只待合適時機進入你的內心,這讓我們避之而不及。

焦慮對人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反應在睡眠質量上,而往往存在睡眠問題的人,並不是不想睡好,相反,他們比一般人更加在乎自己的睡眠質量,這就是

焦慮的死迴圈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當你更加在乎時,就會不斷去思考,從而

用焦慮餵養內心的焦慮

,讓自己不斷深陷在痛苦之中。

販賣焦慮已然成為現今媒體的流量收割機,但當你安靜獨處時,你是否可以回答自己,你到底是真正的焦慮患者,還是一個被裹挾在焦慮洪流中卻不自知的受害者。

我們整日奔波於這個忙碌的城市,每天遇見著形形色色的人,聽到雜七雜八的話,柔軟和脆弱消失不見,我們逐漸放棄對未知與幸福的期待。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們忙碌的狀態看上去是生活所迫,但其實是每個人主動選擇的結果

忙碌的生活突然按下暫停鍵,急劇轉向未知的方向,會讓我們喪失長久以來的價值感和意義感。所以,越是聰明的女人,往往越能察覺到焦慮的困擾:房子、車子、票子、孩子……

慌張的情緒在每一個角落肆意蔓延,我們被迫加速轉動著自己身上的發條,無暇去真正感受真實的幸福與脆弱。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為什麼女人總是顯得比男人更焦慮?

作家格非說,上個世紀魯迅先生所提的問題,已不足以解決今天女性所遇到的普遍焦慮。

圍繞女性的焦慮已不再僅僅是經濟獨立了,而是方方面面的焦慮。

容貌焦慮、情感焦慮、事業焦慮、產後焦慮、育兒焦慮、更年期焦慮……

針對這些女性焦慮,

知名心理專家青音

老師是這樣分析的:

讓女性陷入焦慮泥淖的罪魁禍首,正是三種女性常見的心理特質。

自我設限。如果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總是獲得挫敗感,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困境。

感受力和覺知力過強。感知力與覺知力幫助我們更容易感知他人情緒與環境變化,卻也往往使得我們對於挫折和傷痛過分敏感。

邊界感不強。有形的教育和無形的評判,會讓女性從小陷入到對人際邊界的恐慌裡,不由自主將別人的責任揹負到自己身上來。

只有認清影響女性幸福心態的元兇,我們方有合適的應對之道:從內生長,打破對自我的僵化定義;用生活中的細小情感,放大生活中的美與愛;時刻保持界限感,把屬於他們的責任還給他們。

唯有清楚地認識自己並且獨立而自由地生活,我們方能與完整的靈魂相遇。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也是大家窮極一生所極力追求的,但很多人都覺得不幸福,罪魁禍首就是——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適當的焦慮會幫助你獲得更好的成就,但過度的焦慮卻會成為你前進的阻礙。當你反覆陷入焦慮情緒中時,不妨試試改變你的認知結構。

所以,請稍微歇息一陣,別再用焦慮折磨自己,和青音老師一起打造幸福的體質。

本次我們邀請了家庭治療學派知名心理專家——青音老師,透過《培養幸福的體質》的11節課,精準定位你的焦慮源頭,破除焦慮;

用10個幸福自救心法,全面奪回幸福生活的“主動權”!

全民焦慮的時代,我們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青音

:家庭治療學派知名心理專家、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深情感主播。16年電臺心靈主播,輻射影響4億聽眾,解決過上億聽眾心理難題,炙手可熱的心理點評嘉賓,國內外知名企業心理顧問;百萬家庭的心靈治療師,代表作《幸福的體質》、《學習愛》、《願有勇氣去熱愛》,與知名心理專家武志紅共同出版《中國式的情與愛》。

擁有幸福的體質

讓幸福來敲門

在飛轉的社會旋律中

找到自己內心的“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