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記得上學時一次期末考試,有這樣一道語文試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 那篇文章,作者是誰 ”。

我填寫的答案是:“出自《岳陽樓記》,作者範文正”。等卷子發下來,見“範文正”上面被老師用紅筆打了個大大的八叉,還扣了1分。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初中語文《岳陽樓記》

我心裡不服,便去找老師,用指頭指著課本下面的註釋小字,一字一頓地念道:“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諡號文正,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唸完後,便盯著老師的眼睛說:“范仲淹,也叫範文正。”

老師仰著頭,想了一會兒說道:“考試得按規定的標準來!標準答案是要求回答作者的姓名。”頓了頓,又說:“文正是范仲淹的諡號,不是名字。”

那麼,什麼是諡號呢?老師說的到底對不對?諡號是不是一個人的名字呢?

什麼是諡號

諡,讀作shì(音同“是”),《爾雅·釋詁》:“諡,靜也。”疏:“人死將葬,誄列其行而作之也。”

誄,讀作lěi(音同“壘”),本義是對死者生前事蹟用文字進行敘述,以表示哀悼,即今之致悼辭。這兩段話的意思是說,人死則靜,在下葬之前,要用文辭來列敘死者的生平事蹟,並且讚美其德行。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古代書法:諡

《逸周書·諡法解》:“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小名。”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諡”是行為的記錄;“號”是功勞的標誌。車馬服飾,是地位的表現。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就得到大名號,品行低下的就得到小名號。

由此看來,所謂諡號,就是封建時代在人死後,依其生前事蹟,進行評定褒貶,而給予的一種特殊稱號。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西周青銅器

大凡一個人服務於社會,總有種種行跡。在他死後,憑他一生的事蹟,好的,予以褒揚;惡的,予以貶責,這就是諡,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蓋棺定論”。

諡號產生於何時,目前在學術界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傳統的觀點認為,諡號產生於西周初年。

《禮記·檀弓上》:“死諡,周道也。”

《通志·諡略·序論一》:“古無諡,諡起於周人。”

《穀梁傳·桓公十八年》範寧注:“昔武王崩,周公制諡法。”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西周青銅方鼎

西周初期,天子為追美先人而贈予其諱稱,這種諱稱,即為諡號。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法制度,這就是所謂的“諡法”,亦即評定諡號的一套法則標準。

那麼,這種諡法如何具體操作呢?其作用和目的又是什麼呢?

諡號如何擬定

諡號既以一個人的“行之跡”作為評判標準,那麼必然會有高下之分。因為人的一生,行事有好有壞,也有一般,故諡號用字也就區分為美、惡、平三類。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春秋戰國時期車馬人物浮雕畫

所謂美諡,就是褒揚死者功德的諡號,如“文、武、莊、成、穆、元、宣、桓、襄、忠、明”等字皆為美諡,林林總總,大概有100多種。

歷代帝王的諡號多為美諡,不管是明王聖主,還是無道昏君,即便是像“昏愚不辨菽麥” “問饑民何不食肉糜”那樣渾噩無能的晉惠帝,死後的諡號也是“惠”字。“惠”是個好詞兒,《周公諡法》解:“柔資慈民,愛民好與曰惠。”

又如明熹宗朱由校,昏庸無能,沉湎酒色,使國勢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諡號一大串,都是好聽的字兒:“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連環畫: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所謂惡諡,就是貶斥死者劣跡惡行的諡號,如“靈、厲、戾、醜、幽、煬、繆”等字皆為惡諡。

歷史上最早被諡以惡諡的,是周厲王和他的孫子周幽王。這祖孫二人,一個“暴戾寡恩,動靜無常”,一個“沉湎酒色,荒淫無恥”;一個激起國人暴動,被迫出逃,一個被犬戎所殺,致使西周滅亡。

故孟子說:“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是說像他們倆這樣殘暴地對待百姓,就會導致自己被殺、國家滅亡;即使惡行不太過分,也會使自己和國家陷於危亡之中,這就是死後被諡為‘幽’‘厲’的原因。即使是後代子孫都孝順仁慈,這種惡諡經百世之後也無法更改。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插畫

所謂平諡,既非表彰,也非貶斥,只是客觀地敘述境遇。例如死者遭遇不幸,或登位不就即夭折,或被害,就給予“哀、愍(閔)、懷、殤、傷、悼”等平諡。

如魯莊公的兒子啟方,即位時不足8歲,16個月以後便被他的叔父,也就是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中的慶父殺死,按照諡法,“在國遭難曰閔”,諡為閔公。

又如,東漢劉隆在位一年,壽2歲而崩,按照諡法,“短折不成曰殤”,諡為“殤帝”。

哪些人才能獲得諡號

諡號無論褒貶,皆為國家榮典,有名額的限制與資格的審定,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的,必須是高官厚祿者有資格得諡,比如帝王、諸侯、貴族、大臣、士大夫等,是為官諡。官諡由於是朝廷贈予,更為社會所認可。

比如,《唐六典》規定:“諸職事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吏錄行狀申考功,考功責歷任勘校,下太常寺擬諡。訖,復申考功于都堂,集省內官儀定,然後奏聞,贈官同職事。”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唐朝官員

你看,這一整套規定多嚴密。首先必須是擔任實職的三品以上,或擔任閒職的二品以上的官員,方有得諡資格,同時還得經過考功司、太常寺、都堂等一系列有關部門的資格審查、檔案查對、討論擬定、複審上報,最後奏請皇帝批准。

正因為諡法制度是一種國家禮法政治制度,所以追贈諡號往往會被朝廷嚴格掌控,歷史上多有請諡不予的案例。

魯迅先生《買〈小學大全〉記》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這年三月,乾隆行經保定,尹嘉銓便使兒子送了一本奏章,為他的父親請諡,硃批是‘與諡乃國家定典,豈可妄求。此奏本當交部治罪,念汝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

尹嘉銓官至大理寺卿,正三品,是中央審判機關的主管長官,且在文教上得到過乾隆的嘉許。但是贈諡乃是國家的禮法制度,乾隆是不會隨便贈予臣下的。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水墨插畫:詩人陶淵明

在有些朝代,少數聲望崇高的文人或者隱士,也可以獲得諡號,但這種諡號是由其親友、門生或故交所贈,國家是不承認的,所以叫私諡。

比如東晉詩人陶淵明只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小官,後辭官歸隱,耕耘于田間,賦詩於清流,在窮困潦倒中終其一生。其友顏延之為其作《陶徵士誄》,私諡其為“靖節徵士”。

另外,還有一些得諡的情況比較亂,比如皇親國戚,乃至皇帝奶孃的丈夫之類也能得諡。據《元史》載,元英宗奶孃的丈夫阿來被封為定襄王,賜諡“忠敏”;元敏宗奶孃的丈夫斡羅思被封為雲國公,賜諡“忠懿”,連他的兒子瑣乃,也得了個“貞閔”的諡號。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二十四史》書櫃

至於方士道士、宦官子弟得諡者,史書也時有所載。這一來,就把崇為國家榮典的諡號搞亂了,嚴重影響了諡法制度的公信力。

為什麼要立諡

立諡制度始行於西周,終止於清末,延續了將近三千年(其間,唯秦朝廢止不行),是我國古代以宗法為核心的“禮”的一項重要內容,歷來被視為“國之大典”。

那麼,周人為什麼要實行立諡制度呢?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二十四史》書櫃

南宋鄭樵《通志·總序》這樣解釋道:“周人以諱事神,諡法之所由起也。”“名乃生者之辯,諡乃死者之辯”“有諱則有諡,無諱則無諡”。

鄭樵認為,最初西周立諡,其根源是因為“周人以諱事神”,換言之,周人立諡的目的是為了避諱已故君王的姓名,以示“尊祖敬宗”,故以諡易名,死後稱諡。

再後來,大致到了戰國時期,有人偽託周公,寫了一本《周公諡法》,藉助周公的威望,將周人諱名立諡以“尊祖敬宗”的宗旨,改變為“辨行跡、明善惡、寓褒貶”的理論和制度,藉以達到“懲惡勸善”的目的。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逸周書》

正如古人所言:“蓋跡其事業邪正而褒貶之,舉一字可使賢不肖皆勸”,是說這種根據死者一生是非功過而給予的總結性稱謂的諡號,既是對死者的慰藉或譴責,也是對生者的一次封建禮法教育,它可以使活著的人聞美諡而欽慕,人心向善;睹惡諡而懼怕,不敢作惡。

再後來,特別是到了漢代以後,人們更是把它作為“國之大典”,認認真真地實行起來了,並且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和意圖,以及政治鬥爭的現實需要,不斷地對它加以改造和發展,使諡法越來越嚴密,也越來越繁瑣了。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生前身後名”,對於一個封建士大夫來說,是地位與榮譽的象徵。所得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諡號,這對他們來說,實在關係重大,雖然死後是不知道了,但生前則是念念不忘的。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二十四史》書櫃

《左傳·文公元年》記載了這樣一個史事:“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諡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

是說,楚王熊惲的長子商臣(即楚穆王)在太傅潘崇的策劃下,陰謀篡奪王位。當王宮被包圍時,楚王請求等熊掌煮熟吃了後再去死,商臣不答應。十八日,楚王上吊而死。商臣給他父親的諡號稱為“靈”,楚王死不瞑目;後來改諡為“成”,才閉上眼睛。一字之差,對這位倒黴的楚王來說,關係到對他一生行狀的評估,可見意義何等重大。

誰能夠成為“文正”公

諡號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等級,就拿“文正”這個諡號來說,從明武宗正德(1506)年間開始,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能諡“文”,其他途徑在出身的官員均不予。這一來 ,“文”諡就十分珍貴了,是第一諡,很難得到。

文正這個諡號在唐代作“文貞”,到了宋仁宗執政時,鑑於仁宗的名字叫趙禎,為了避皇帝名諱,遂將文貞改為文正。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司馬光畫像

“文正”被人們視作極美之諡,是在宋代以後。司馬光說:“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經司馬光這麼一鼓吹,“文正”一諡,正式被人們認可為稱讚人臣極美的諡號,是古代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

正因為“文正”這個諡號等級最高,所以皇帝的手捏得特別緊,輕易不許人。宋人費袞《梁溪漫志·文正諡》條指出:“諡之美者,極於‘文正’,司馬溫公嘗言之而身得之。國朝以來得此諡者惟公與王沂公(即沂國公王曾)、範希文(指范仲淹)而已。”

“文正”諡號作為封建王朝的一種重要社會輿論,是對文人出身的官員的最高評價和最大褒獎,具有強烈的價值導向作用。所以,凡是能夠博得“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都是當時朝廷高度認可和文人交相讚譽的國之重臣。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范仲淹畫像

比如,以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垂範後世的范仲淹,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又是蜚聲文壇的文學家,其為政清廉,剛直不阿,官至參知政事,遺作《范文正公集》享譽後世。

有唐一代,先後有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說等4人榮膺“文貞”諡號。之後,歷宋、元、明、清四朝,獲贈“文正”諡號這一盛譽,共有26位。

其中,宋代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9人;元代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等5人;明代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等4人;清代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8人。

為什麼古代文人官居高位後,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諡號——文正

左宗棠畫像

有清一朝,功勳卓著的張之洞,得知曾國藩死後諡號“文正”,非常不服氣,憤憤然道:“如滌生(曾國藩字滌生)者,也能諡‘文正’,那我又該得諡如何?”豈料自己死後,僅得諡“文襄”,不但遠比不上曾國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鴻章的“文忠”還差了好幾級。

晚晴名臣左宗棠,原是舉人出身,擔心死後得不到“文”字諡,當時他在前線領兵作戰,戰爭正激烈時,卻突然上書朝廷,要辭職進京參加進士考試(會試)。

大敵當前,臨陣撂挑子,這還了得!慈禧趕緊下旨賜他同進士出身,後又加東閣大學士銜。左宗棠死後,果然得諡“文襄”。(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