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個家(5)——講述一個遠嫁異鄉女人的故事

題記——這個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蘇北平原上一個貧窮落後的村子裡。主人公劉翠紅,早年喪父,後被母親遺棄,為了能活下去,她被迫遠嫁異鄉,開始踏上了她坎坷的人生之路、、、、、、

我想有個家(5)——講述一個遠嫁異鄉女人的故事

這時在草垛旁的雜草堆裡睡覺的翠紅,被婦女的驚叫聲給驚醒了。她一邊站起來,一邊揉了揉眼睛,拍了拍了身上的麥草,看著眼前的婦女,睜著驚恐的眼睛注視著她們。翠紅趕緊彎腰伸手推了推還在熟睡中的張桂平說:“媽,你醒醒啊,來人了。”

剛才受了驚嚇的婦女,這時平靜了下來,看了看頭髮蓬鬆,邋里邋遢的劉翠紅,又低頭大打量著在翠紅腳下麥草堆裡熟睡著張桂平和劉從明。

這時翠紅一邊使勁地搖晃著張桂平,一邊喊著:“媽,你怎麼了?醒醒啊?”

過了好一會兒,張桂平睜開眼睛,有氣無力地說:“你讓媽再睡會,我渾身沒勁。”

婦女向前走了幾步,看了看衣服破爛不堪的三個人,隨後看著翠紅問:“你們是出來討飯的吧,從哪裡來的?”

聽到有人說話,張桂平搖晃著想站起來,怎奈頭暈目眩,險些摔倒。婦女趕緊上前,伸手扶住了張桂平,感覺她的手滾燙。

張桂平使勁地睜開眼睛,看了看眼前陌生的婦女說:“妹子,我們母女三人,嚇到你了吧,對不住啊。”

“沒事、沒事,天這麼冷,怎麼能在這裡睡覺呢?”婦女埋怨著說道。

這時張桂平感覺清醒了很多,看著眼前的婦女雪白的面板,睜著一雙大眼睛,目光中帶著和善地注視著她們,於是她趕緊解釋著說:“妹子,作、作賤你家的草了,我們這、這就走。”

說完,張桂平彎腰準備拿起放在地面上的搪瓷缸和口袋,此時她感到頭暈目眩,於是閉著眼,靠在草垛上,伸手按住了額頭。

“你病了,還怎麼走啊,”婦女伸手扶住了張桂平說。

張桂平強撐著,臉上擠出一絲微笑說:“沒、事,停一停,還能走。”

婦女扭頭看了看一旁在不停流眼淚的翠紅,又看了看站在張桂平身後發愣的男孩劉從明,隨後攙著張桂平坐了下來說:“你真的病了,這樣吧,我們也沒有好吃的,稀飯還是有的,如果不嫌棄的話,跟我回家吃過早飯,你們再走吧。”

張桂平感動地流著眼淚說:“妹子,你就是轉世的觀音菩薩啊,你們快過來,給嬸子跪下。”

翠紅拉著弟弟一邊給婦女跪下,一邊說:“謝謝你,大慈大悲的嬸子。”

“快,給嬸子磕頭,”張桂平哽咽著一邊說,一邊也給婦女跪了下來。

婦女趕緊拉起張桂平說:“大姐,使不得,你快起來,孩子們,快起來吧,”婦女說完,伸手將翠紅和從明拉了起來。

接著婦女把籃子裡的草裝滿後,帶著張桂平三口向家裡走去。

婦女的家就在草垛旁,前面是土坯院牆,進了院子,地面上被白雪覆蓋著,後面是三間主屋,東面有三間偏屋。這時一箇中等身材的男人走出主屋,婦女微笑著解釋道:“她們是出來要飯的,這麼冷的天,就住在我們家的草垛旁,這個大姐還生病了,怪可憐的。我帶她們來家裡,喝些熱稀飯暖暖身子。”

張桂平看著男人繃著臉,一言不發地打量著她們母女,趕緊停住腳步說:“妹子,既然大哥不樂意,我、我們這就走。”

婦女伸手攔住了此刻要走的張桂平,隨後轉身注視著男人說:“去屋裡,把孩子喊起來,我這就去燒飯。”這時男人扭頭又看了看張桂平母女三人問:“你們老家哪裡人啊?你們家的男人呢?怎麼能讓你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出來討飯?”

“大哥,我們是從河南老家逃荒來的,孩子,孩子她大,餓死了,”張桂平看著中年男人解釋著說。

男人聽張桂平說完後,趕忙把她們讓進了灶房。

這家人也姓劉,男人叫劉懷仁,是公社獸醫站的一名獸醫。女人叫趙思蘭,家裡有一個十三歲的女兒叫劉芳,兒子劉毅,今年十歲。

吃完早飯後,趙思蘭燒了一鍋熱水,讓她們母女三人洗了洗頭,又把家裡的舊棉衣,給她們每人找了一件。劉懷仁雖然是獸醫,但給人看個頭疼腦熱的也沒問題,他給張桂平吃了一顆安乃近,中午吃飯的時候,張桂平就感覺好多了。

下午張桂平要離開,趙思蘭挽留她們又住了一宿,晚上睡覺的時候,張桂平說什麼也不去趙思蘭家主屋的床上住。就在灶房的土灶後面鋪了一些麥草,也沒有蓋她拿來的被褥,蓋著自已的舊衣服就睡了。即使這樣,也是一年多來,她們全家三口人過得最幸福的一天。

第二天,隨著公雞叫了二遍,張桂平就把兩個孩子喊了起來說:“我們現在走吧,不能再麻煩她們了。”

於是張桂平帶著孩子,來到院子裡向著北面的主屋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隨後開啟院門,靜悄悄地離開了趙思蘭的家。

張桂平帶著兩個孩子,踩著厚厚的積雪,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漫無目地向前走著。這時她的眼前出現了趙思蘭微笑的臉龐,於是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在心裡一邊祈求好人一生平安,一邊感嘆自己的命苦。

“媽,我們也要有像嬸那樣的家都好,”幼小的劉從明望著張桂平,滿眼帶著期盼地說。

張桂平伸手一邊摸著兒子的頭,一邊說:“孩子,一人一個命,我們慢慢熬吧。”

劉從明睜著好奇的眼睛,望著他的母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你們姐弟倆要記住媽媽的話,以後不管過得如何,一定要像嬸子那樣,做一個幫助別人的好人,”張桂平一邊伸手向後理了理額頭上的亂髮,一邊注視著翠紅和兒子從明叮囑道。

“媽,嬸子真是個大好人,”翠紅在張桂平的身後說道。

“媽,我們什麼時候回河南老家啊?”翠紅緊走幾步,趕上了張桂平問。

張桂平扭頭看了看身旁的翠紅說:“你想家了?也不知道老家,下沒下雪?”

“媽,我餓了,”這時走在張桂平身旁的劉從明拉著她的手,搖著說道。

張桂平停下腳步,伸手放到額頭前,向四周望了望,低頭對兒子說:“你看,前面有個村子,現在正是吃早飯的時候,我們就去那討飯吧。”

隨著天空放晴,太陽昇起,雪開始融化,天氣讓人感覺不到暖和,反而覺得比早晨還要寒冷,此時她們穿著趙思蘭給的棉衣,渾身感覺暖和多了。

晚上,張桂平帶著孩子睡在一個生產隊的養牛屋裡,雖然外面寒風“嗚嗚”地嚎叫著,但睡在屋裡草鋪上的母女三人一點也感覺不到寒冷。夜深了,張桂平看著身旁“呼呼”睡著的兩個孩子,她的耳畔又想起了孩子們白天說的話,她心裡明白,兒子和女兒都想家了。

當張桂平想到家時,那些心酸的往事一件件在她的眼前出現,丈夫死時,那無奈的眼神,莊鄰那些刻薄的話語,她的眼淚順著眼角流了下來。張桂平不敢往下想,她不知道以後的路,將通向哪裡。

在艱難的守候中,春天又來了。一天午後,萬里晴空,陽光照著人渾身暖洋洋的,張桂平帶著兒子從明在一條小河邊洗臉。這時身旁的翠紅指著不遠處的河堤說:“媽,你快看,那個老奶奶。”

張桂平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看到一個老人,非常艱難地拎起身旁裝滿雜草的籃子挎到右肩上,然後怎麼也站不起來。看到這一幕後,張桂平將手裡的那條已經爛了幾個窟窿的毛巾,一邊交給翠紅說:“你幫從明好好洗一洗,你看他的脖子上全是黑灰,”一邊起身向河堤上的老人走去。

“大媽,我來幫你,”張桂平走到老人的身後,一邊打著招呼,一邊伸手去拿老人手裡的籃子。

“好,好,人老了,就沒用,這腰直不起來,你幫忙把我扶起來,”老人說著,就準備站起來。

在張桂平的攙扶下,老人挎著籃子顫顫巍巍地終於站了起來。就在她轉過身子,看著張桂平剛要張嘴說:“謝謝你,閨女。”老人突然停了下來,趕緊放下肩上的籃子。

這時張桂平也認出了老人,伸手拉住老人的手說:“嬸子,原來是你啊。”

張桂平在年前,去這個老人的家裡要過飯。當時她兒子要趕她們走,是老人吆喝住已經拿起掃帚的兒子,還給她們裝了滿滿一瓷缸的稀飯,因為老人左眼瞎了,非常好認。

如果不是看到了老人,張桂平還不知道自己又轉了回來。老人認出了張桂平後,緊緊地拉住她的手說:“閨女啊,後來我去找過你,可你們走了。”

當老人聽張桂平說,二女兒翠梅走了,她難過地自責著說:“如果我能早一點去找你們,孩子就不會死了,嗨,作孽啊。”

隨後,老人執意要張桂平帶著孩子,跟她回家住。在張桂平再三推辭下,老人一邊拉住張桂平坐下後,緊緊地盯著她看了好一會,一邊微笑著問:“閨女,你給嬸說實話,可不能騙俺。”

“你問吧,我不說慌,嬸子,”張桂平拉住老人的手說。

“你一個女人帶著孩子出來要飯,男人去哪了?”老人盯著張桂平的眼睛問道。

張桂平撒開老人的手說:“嬸,我不想說這些傷心的事,走,我幫你把草揹回家吧。”

老人伸手拉住要起身的張桂平說:“閨女,你不想有個家嗎,這樣四處討飯,啥時候是個頭啊。”

原來老人的兒子快四十歲了,因為孤兒寡母過日子,家裡窮,一直也沒有討到媳婦。自老人看到張桂平後,難得是那麼入眼,晚上就給兒子說了這個事,她的兒子說什麼也不答應。

老人的兒子叫張同玉,說張桂平帶著這些孩子,就眼前這個年景,他沒辦法養活這一家人。老人想了想兒子的話,也有道理,可她就是不死心。當天夜裡,睡在床上的老人在想,如果張桂平能把孩子送人,留下來和她的兒子一起過日子,看著兒子能成家,她死了也就瞑目了。

老人想好後,第二天,天剛亮,她就趕去找張桂平,等她來到村口的窩棚裡,發現張桂平一家人已經走了。

張桂平聽完老人的話後,愣了好一會兒,一句話也沒有說,眼淚順著眼角,像斷線的珠子,不停地流了下來。隨後她彎腰從地面上拎起裝滿草的籃子,挎在肩上,攙扶著老人一起向遠處的村子走去、、、、、、

我想有個家(5)——講述一個遠嫁異鄉女人的故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