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以後什麼地位?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車市後觀察》是車市物語旗下自媒體,提供及時全面的汽車銷售、維修與服務資訊。

2021年6月17日-19日,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召開。2021年,站在“十四五”規劃的新起點上,中國汽車市場“疫”後開端良好。當前,在多領域產業變革同時發生的背景下,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綠色化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本屆論壇主題為“新起點 新戰略 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現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做了重要發言:

氫能源以後什麼地位?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

經過二十年研發和示範推廣,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銷售量、保有量均居全球首位。萬鋼提出,要進一步搶抓機遇,以電力驅動、智慧網聯、低碳出行為突破口,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以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良好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產業鏈上下游有效貫通,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國際前列。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佔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95萬輛,同比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到8。7%。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處於全球前列,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五家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排名全球前十。多家整車企業的產品實現批量出口,新能源汽車成功進入歐美日發達國家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也正在加速發展,歐美日均把智慧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先導產業和主要載體,加大支援力度。一是強化稅收減免政策。歐洲將新能源汽車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5年。美國不久前推出稅收減免政策,專項支援新能源汽車使用和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以碳足跡為主體的法規程序。歐盟將《關於電池和廢電池的法規提案》由“指令”上升為“法規”,計劃於2022年1月起實施。三是加大研發支援力度,加快產業化程序,近兩年歐洲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和市場滲透率也均大幅提升。

氫能源以後什麼地位?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二、電力驅動、智慧網聯、低碳出行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變革的主攻方向

電力驅動是汽車能源和驅動系統的技術變革,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成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標誌。電力驅動同時將引發汽車電力電子架構和智慧控制系統的系統性變革。

新能源汽車在作為交通工具的同時,也可以成為儲能和供能裝置,在其停置時為城市電網補峰填谷,車能協同將提高電網調峰效率、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當前,我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實現“碳中和”的發展願景,國際汽車企業先後提出自身的“碳足跡”計劃。國際社會“碳中和”的一致行動將進一步倒逼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轉型。

智慧網聯是汽車控制技術和執行方式的變革,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支撐,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實現融合的抓手。當前,智慧網聯汽車技術呈現車路協同、融合發展的趨勢,車路融合可以為自動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野的認知智慧,在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的同時,有效降低附加感測器和晶片的成本。

與此同時,智慧網聯可以打通客流、物流、資訊流,實現資訊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為5G、智慧化道路、能源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管理、大資料應用、資訊保安等諸多行業提供產業融合的平臺,最終將形成新型的市場生態體系。

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使用方式的變革,當前,新一代移動出行體系正在構建,呈現出多模式交通、共享出行、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相結合的特徵,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的多交通模式整體解決方案。我們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從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

氫能源以後什麼地位?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三、進一步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亟需進一步提升戰略定位,加大支援力度,乘勢而上,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關鍵環節自立自強,為建設汽車強國、製造強國、科技強國提供重要支撐。在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與各位交流分享。

一是應持續支援,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議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訂後補貼時代的支援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保持對公交、物流、出租、公務等公共服務使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財稅支援;儘快制定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系統政策。

二是氫電協同,共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氫能源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車輛執行零排放等特徵,應積極發展適用於遠端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訂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準法規和支援政策。有序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示範工程,以高水平示範帶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準體系。構建面向車路協同、車網協同和車能協同的新能源汽車的電子電氣和資訊架構系統,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融合發展的技術體系;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加快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網路安全等領域法律法規的制訂和修訂;加快路網環境建設,支援智慧網聯汽車的規模化量產應用,協同推動基於北斗導航、5G通訊的高精動態地圖、充放雙向互動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聚焦關鍵,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應進一步提升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前瞻佈局全固態電池等新體系電池的研發;突破大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關鍵瓶頸問題;開展碳化矽(SiC)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關鍵技術開發,建立下一代驅動電機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晶片、線控底盤平臺等技術,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

五是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要充分發揮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平臺作用,在科技交流、標準制定、示範推廣、政策經驗分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良性互動的產業體系。

氫能源以後什麼地位?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