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宇宙飛船和空間站是一個工作場所,身體和裝置之間要有隔離。

就像在工廠裡就應該穿工作服,一方面防止裝置對人體的碰撞造成傷害,另一方面防止人體分泌的汗液等電解質對敏感電路器件裝置造成損害。

宇航員、航天員在軌幾個月時間,衣服是不換洗的。一套穿髒了扔掉,再換一套新的。如果沒得換,就得反覆穿。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內衣多,外衣少,少穿一點節約衣服。

國際空間站主要美國和俄羅斯建造,早期入駐的宇航員都是穿全套制服。後來其他國家的宇航員進去以後,穿的衣服慢慢亂起來了。

空間站上所有的物資都需要從地面舉升到400公里的高空,並且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每一公斤貨物的運送成本大約為8萬元人民幣。

在重複回收的火箭大規模應用之前,為了節約運力,宇航員喝的水都是要從自己排洩的水(尿液)裡收集過濾,再次使用。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俄羅斯宇航員曾經堅決拒絕飲用回收水,很長一段時間喝地球帶來的水,後來也和其他宇航員一起喝國際空間站的回收水。

2011年美國宇航局曾經委託製造了一臺專門在空間站上使用的洗衣機,因為水緊缺的問題,也沒有投入實際應用。

國際空間站上有個宇航員,發明了一種用塑膠袋清洗內衣的方法,但是據說效果不好。

國際空間站上有很多個宇航艙,都有獨立的氣溫調節模組,艙內溫度可以在18度到26度之間調節(中國空間站沒有具體的調節溫度資料)。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溫度調高一點,穿著短褲、短袖也不會太冷。

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將在空間站上待6個月,如果每人每天換一套內衣,就需要540套內衣(體恤、短褲算一套)送入軌道,這需要佔相當大的容積。

中國空間站可以同時供6~7個宇航員生活,現在上面只有3個宇航員,物資準備是充分的。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假如今後中國的空間站接納了其他國家的宇航員,供應緊張的時候,可能會有宇航員只穿短袖、短褲工作。只要一個人開了這個先例,會把宇航艙內的溫度調高,最後所有的人都會穿著短袖、短褲工作。

空間站上無法洗澡,清潔身體只能用清潔工具擦拭。

我國將接納17國宇航員入駐中國空間站,外國人的體味都挺重,6、7個人擠在一起,會不會讓空間站裡面充滿了難聞的氣味呢?

空間站中有空氣迴圈和過濾系統,會去除異味,但是時間長了肯定會有一大股味。

不過,人在太空中會失去嗅覺,即使有汗臭味,航天員也聞不出來。

關於人在太空中失去嗅覺的問題,通常的解釋是這樣的,在地球上腳部血壓高,失重時血壓在身體的分佈是均勻的,頭部會充血,鼻腔充血類似於感冒,嗅覺神經的感受會被鈍化。

大家可以看到王亞平在地面上是瓜子臉,到了太空中臉胖了一圈,就是因為頭充血了。

在太空中失去了味覺以後,宇航員吃什麼食物都是寡淡無味,除了辣味。辣覺是一種痛覺,所以不會失去。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所以,在太空中的宇航員、航天員都喜歡吃辣椒,有些人在地面上不吃辣,在太空都要吃辣了。

1984年,美國和加拿大曾經聯合在太空梭上進行過實驗,其中一項就是想揭示人類在太空中失去嗅覺和味覺的謎團。雖然實驗設計十分周密,考慮到了嗅覺和味覺的相互影響,但是仍然沒有得出確定性結論。

前蘇聯也進行過類似的實驗,使用了更加先進的電子味覺儀,同樣也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明白。

在太空呆越久,對嗅覺和味覺的影響越大。

這裡的綜合性影響包括人體散發的各種氣味,食物的氣味,以及航天艙內一些儀器裝置的特殊味道。

人體的汗腺和其他腺體會不斷分泌各種物質,是空間站中氣味不斷產生的根源。

空間站上3名航天員在軌6個月,不能洗澡洗衣服,怎麼堅持下來?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大概每3~4天換一次內衣,估計中國的航天員也差不多。

這些換下來的內衣要先集中在一個地方,等積攢到一定的數量以後,扔出宇宙飛船落入大氣層中燒燬。

假如把空間站回收到地面上來,讓地面的人進去參觀,可能會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空間站上的工作環境還是很艱苦的,雖然表面上看很風光,航天員在用自己的意志、毅力堅持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