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意外還是註定?八年前看上的XC90,緣何如今換代前入手

【前情:八年前我訂了一部XC90,然後退訂了】

我和XC90這款車還是頗有些淵源的。

近20年前有天放學看到校門口夕陽裡閃亮反光的大V8款,感覺車子和車上的姑娘我都高攀不起。差不多10年前接觸了國家支援吉利收購沃爾沃的融資專案,再去店裡看看XC90,當年的百萬豪車只剩2。5T的配置優惠可觀,不久後又有了更便宜的XC Classic國產版,算是正式登上了我的購物清單。再往後就是看了一場新XC90的釋出會,被它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打動,下訂了1927臺限量版的第12XX號,還在14年廣州車展上作為準車主報出訂單號上車體驗了一番。

▲當年廣州車展初見,其實有點小失望,現在想想其實人家配得上6。5萬美金的水平,但賣100多萬人民幣就是……呵呵

不過沖動之後,在漫長的等交車週期讓人得以進行更多研究,最難以接受的是一款全球同步同配置車型,在美國只賣6。5萬美元折40萬人民幣,中國為了維持品牌溢價強行定到106萬元的高位(且並不是一款大排量高稅車),結局是草草退訂了事。事後看來歷史確實在不斷重複,新XC90復刻了老XC90的降價曲線,各種沒有D級行政旗艦的二線豪華品牌只能認命的以價換量(更慘一些的降價也換不到量),“以錯誤的初始定價坑了第一批初始車主”的故事在行業內也是層出不窮。

但是對這款車我一直是喜愛的。租車公司的新老XC90伴我走過了不少有趣的里程,從華北到青海,從關中到桂林,小半個國土的經緯度範圍都存在與這款車的記憶。這些點滴的細節很有可能在如今最終的購買決策裡起到了作用——XC90是品牌旗艦但並非行業頂尖產品,不過它的缺點可以被原諒,因為在冰封的雪夜山路其它車陷住的時候它還能掉頭,因為裝滿六個人和行李哪怕是低功率版本在西南山間縣道上也能穿梭如飛、比導航提前1小時到達機場,如此種種。

再加上之前對2014年釋出版做過的研究,看到車型開發過程中對諸多濫用工況非常全面甚至腦洞大開的測試,連路邊修車小哥都知道的自動避障功能,最早啟用女性碰撞假人體現的人文關懷……品牌確實是時間累積而成,所有這些都無法一蹴而就,但給公眾留下的印象,好的壞的,也都會體現在導向簽單刷卡的決策當中。

▲與老90,從G6的一頭到G6的另一頭

▲荷蘭街頭的T8,市區用車的正確開啟方式

▲租車公司更常見的還是T5版本,那個手機支架從美國陪了我大半個地球最後忘在紐西蘭了,想它

【選車:拿下XC90 RECHARGE前,我放棄這7款車】

前情講完,回到這次選車的過程。這兩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家人的相聚、相聚的空間變得非常重要,以前覺得“不過就是開兩輛車”的場景,在某一次結束靜默終於能夠出門的時候,我改變了想法,認為還是需要一臺七座車。但出於個人的一些認識,並不打算把MPV納入考慮範圍,因此產出了一個不算複雜的命題——

哪臺足夠安全的七座SUV可以讓三排人都可接受?

不算複雜是因為,能納入選擇的車型並不算多——普通合資品牌直接排除,成本決定了鋼材使用等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妥協,中規車型也未必能直接參考IIHS或各國NCAP的測試結果;第三排座椅高度明顯過低的也排除,透過檢索資料和各路節目又消滅了不少選項。下面總結介紹一下本輪選車的入圍選手(和未進入決賽的原因):

林肯領航員——靜態無敵,空間巨大,內飾的細節雖然粗糙但是老派美式氛圍塑造一流,非常有特色的一款產品。然而被淘汰的原因是簡單試駕後坐在二三排的家人都表示卡車底盤的濾震多餘晃動特性無法接受,險些要吐。無奈pass掉我非常喜歡的一款產品,當然這麼大的體量沒有空懸確實會影響一些限高位置的透過性,以及360影像的質量實在慘不忍睹。總之這款車作為林肯旗艦還是差了火候,但作為一臺福特還是不錯的,如果Expedition打個六折引進我覺得很香。

賓士GLS——用尺子來測量得話,這臺車的三排空間和行李空間可觀,而且北美媒體和博主紛紛表示車子空間比X7大。實際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第二三排的座椅靠背角度完全達不到對一臺賓士的預期,靜態實乘舒適性就已經讓人放棄了試駕。第二排座椅的滑軌位置受限,雖然給足了第二排的腿部空間但是對第三排沒留餘地,而且後排空調出風口嚴重擠佔過道,造成第二排中間位實際上是廢的。說實話GLS還是要選四座版,可能工程師和產品經理對七座版就是刻意打壓吧,明明改個靠背角度和加長一點滑軌就能極大改善舒適度,本身空間也足夠,令人不解。

新攬勝7座——真好看,但心理上不能接受加價提車,這錢快能淘個二手添越了,無奈。

奧迪Q6——途昂的三排空間是真的能打,然而車太新,又是中國特供,心裡沒底,直營渠道大坑,沒辦法。不過在給大V8做召回的時候確實在一汽奧迪4S店看到給Q6做交付的了,還是有真愛啊。

以下是榮譽提名的中國新勢力:

理想L9——大網紅,百聞不如一見。有一說一,透過試駕能感知的品質層面沒有什麼要吐槽的地方,畢竟才這麼倆錢要啥腳踏車。座位空間很大很舒服,動力足夠,增程器的存在感跟ONE不在一個宇宙。只不過結合過往企業的行為,供應商名錄,投放廣告和全網打殺反對意見的力度,這車我不敢買。這個價錢能買到經得起日常使用折磨的維持這種可感知品質的產品?這麼短的開發週期能發現逆向工程所無法完全理解的設計要素和潛在失效情況?我是保守了,總覺得Too good to be true。 大彩電還是在家看吧。

蔚來ES8——朋友的車,大家出去吃個飯什麼的我經常坐三排,粗略的感覺是可接受的,專門要過來開了一陣給家人體驗一下。果不其然,還是反映暈車,而且第三排必須搭配六座才能勉強使用,同時仍無法避免由於座位太低坐姿不良導致的不適。跟蔚來fellow的溝通都已經很深入了,悅享用車、現車優惠這些七七八八的都瞭解到了,可惜這個產品還是沒到位。據車主說,他的家人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暈車以後,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臺車的節奏——這感覺還是看運氣看緣分啊。

關於兩款新勢力值得一提的是,車內氣味控制都不錯,點贊。

而選車大戰的決賽圈選手是寶馬X7——

其實去沃爾沃真的只是順道問個價來著,想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沒想到店家給的優惠那麼多……最後再說這個車。

寶馬X7是我另一個朋友極其深度地研究試駕過,把從2019年以來的各種內訓資料都發過來了。面臨中改在即老款退市,展車都是我找了三家店才找到,優惠力度也是上市以來最高(雖然先漲定價再給優惠也多少顯得有點套路)。關於X7什麼動力總成啊這些都沒得說,就當是買了打折庫裡南,各路實測的結果都是缺氣保用胎噪音比GLS的普通胎還要低3分貝左右,不用問,確實頂級。第三排也是絕對靠譜,單獨天窗單獨溫度控制,要知道GLS可是連個出風口都沒有。個人覺得能說的有兩點取捨:中改前後和六座七座。

先說中改的問題,設計方面見仁見智但我認為把iX大屏拿過來混搭顯得不倫不類,外觀更是爭議較大,雖然48V加持下動力有所加強,能耗可能有所降低,但優惠大機率會回收,年內有提車需求可能還是研究老款合適,包括天津港。

六座(chair)和七座(bench)的差別就有意思了。七座才更像個多用途車,因為可以二排放倒形成比較平的拉大件甚至擺床墊空間,而且不像GLS有出風口佔位,二排中間座是可用的。六座讓人糾結的是優缺點並存:座位確實舒服,靠背能躺的角度比七座版更大,但犧牲是向前放倒受限,不拆扶手的情況下兩座中間並不能形成通道,而且地板上有一個很醜很土的杯架甚至有點擋路。我最終談的是一臺七座行政的現車,但回看配置表,漆面虧了一萬五、座位佈局虧了一萬(低配要加錢高配不加錢的配置在這臺頂配車上都是與低配一致),雖然初步溝通的優惠幅度不小,但也比XC90多了一臺滿配ES8的程度。

【敲定:意外的主角登場,就是XC90 RECHARGE了】

由於沃爾沃4S店離得很近,本著“看看當年差點花120萬落地的車最近怎麼樣了”的精神順道去看了看,展車只有B6智逸,實話說顯得相當簡樸。試駕車倒是有智雅,好歹體驗了一下寶華音響,還有當年限量版上都不具備的水晶擋把(沃爾沃這個配置的策略也是迷惑,同展廳一個小XC40看著配置不高都有水晶擋把),但跟百萬競品們對比來看,哪怕皮質升級的沃爾沃內飾還是顯得寒酸。家人最滿意的是手動調節座椅非常方便、不需要按鍵一直等,三排互相妥協一下都能夠獲得比較合理的空間,三排之後也還能放下一些物件(點名反例是路虎發現),XC90就這麼神奇地搭上了備選的末班車。

▲前面的選車環節就不配圖了,反正網圖多的是,這幾張就是懟近拍一下智逸跟RECHARGE也就是智雅的細節對比,精裝比簡裝香,相信我

關於智逸和智雅多說兩句吧,雖然差價巨大,但是給到的還是比較精髓的配置,HUD、空懸、通風、寶華、Nappa皮,都是實實在在感覺到車輛高了至少半個檔次。要說XC90這個車我覺得要麼買最低配,得到一個SPA的架子(不然再看看領克09?),要麼還是頂配,沃爾沃能做到的不算多但最多也就是這樣了,心理感受說得過去。至於空懸不可靠什麼的,買質保吧,我也想不出啥好辦法,確實容易壞,壞了還挺貴的。

認真砍價的結果是4S店對於送走這尊大神可能也比較熱衷,初步不精確測算RECHARGE比B6智雅多付的金額也就是兩三年的油錢。雖然T8這一套前後獨立的動力總成不帶有任何限滑功能,四驅脫困能力與看上去比較可觀的離地間隙並不匹配,但多出來的動力以及可油可電的靈活玩法,還是很合適的選擇。畢竟在產品的早期,T8與T6的同配置價差動輒30萬,那時候選PHEV的真的可說是真愛了。

▲感覺標準照還是得有

▲綠牌+小白標驗明正身

【初體驗:槽點與優點都已顯現】

目前車子開的里程還不多,主要是長途,先說說明顯的槽點: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沃爾沃作為一個注重安全的品牌要把胎壓數顯減配掉,雖然胎壓警告被證明是可用的,但是無法掌握哪個輪胎出問題,無法掌握問題的程度,如果正趕上無法停車靠邊的高速施工路段,硬著頭皮開完全是焦慮值爆炸。長途回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原廠方案就找副廠。另外就是冬季包全部選配,一個北歐車子起碼在高配版本應該做到標配吧?又沒有多少錢的事情,一個全系頂配車,一個自我定位豪華品牌能提供的開票價最高的車,連個方向盤加熱都沒有,face在哪裡?

不太明顯的槽點包括迷惑的充電槍解鎖邏輯,充電期間車輛空調無法啟動的古早電氣系統設定,部分中低速工況下的闖動頓挫,不算太高階的空懸濾震感受(也許苛刻一點的會認為不合格,而我認為是合格但不出色),油耗不低,高速限速巡航推算在9。5L水平。前霧燈似乎並沒有裝配,但存在一個無效的前霧燈按鍵,繼續迷惑。

滿意的點,首先是這部2022改款車終於接近了T8這套系統應該達到的使用感受——60公里左右的純電續航,140匹市區夠用的動力,B擋基本能實現單踏板駕駛(但乘客有暈車風險),動力全開模式下主觀感受不輸ES8和L9的隨心所欲,這些都是早期不到10度電池和80馬力的組合所難以兌現的預期。我知道領克09也挺好的,但我覺得它醜,以及電池佈置在傳動軸的古早設計還是比電池下墜帶來多一些安全感,且不提第三排的事情。

買這臺車的一大場景就是跑高速。L2級別輔助雖然使用的也是古早硬體,但功能上基本合理,與特斯拉一代硬體達到的效果差不多持平,對司機在車道內的干涉動作寬容度略大一點。從ACC切換到L2需要的反應時間略長一點,對車道線的識別要弱一點,基本上我是滿意的。高速噪音控制比較合理,配合寶華音響沒有任何顯著的不愉快,之後想換一套兼顧雪地的AT胎以供冬天和長途用(這車畢竟沒備胎,還是希望輪胎厚實一點),到時候再觀察會產生多大影響。順帶一提,原配輪胎是純夏季公路向的米胖Pilot Sport 4 SUV,遇到暴雨積水的表現良好,但估計冬天遇雪不太好用,偶爾壓過溝檻障礙看起來也偏軟,所以考慮搞一套輪換胎兼顧更多場景。

在電驅和內燃機的分配方面,Constant AWD和Power是全面呼叫,Pure是電力優先加降低車身,日常使用主要是基於Hybrid或者自己調個性化模式(包括轉向懸架等各個引數)。Hybrid模式下可以選擇保持電池電量或者呼叫發動機為電池充電(效率一般油耗大增),還是有一定的智慧性,比如說爬坡過程中即使選擇保持電池電量也會耗費多至5公里的電量以減少油耗,在下坡中再透過動能回收充回來(平地上一般保持模式下電池電量調整範圍在2公里以內)。

儀表盤上可以看到用電和用油的分配“門檻”,油門超過一定開度後即啟動發動機,這個門檻在電量保持模式下會是動態變化的。表顯的純電續航並不是快樂表,而是相當保守的,在一段施工路段以最省電的約60~70時速純電巡航,一度可以達到1:2,當然這也符合邏輯,畢竟早期版本9。2度電池就在個別資料宣稱了近40公里續航值,當前18。8度電池在WLTC下的59公里理應更紮實。當然,18度電60公里談不上什麼經濟性,如果用公共充電設施,成本與低油價時期的汽油已經接近了,只支援交流慢充也是極盡保守,但我個人來說依然並不會更偏好“先進”一些的領克EM-P之類——在自己的場景裡夠用就行。

短途試駕無法完全體會的動態舒適性非常值得一提,在經歷了來回兩趟近千公里的長途之後,看似不如對手厚實的座椅給到了非常好的抗疲勞特性,腰不酸腿不疼無愧骨科醫生認證,配上T8獨有的座椅按摩,真的是提升長途旅行的可能性,這個車我大概有信心每天不靠咖啡紅牛輕鬆開1200公里。車廂缺乏顯著豪華質感的“半杯水”視角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清透,我很喜歡待在這個空間裡面,反正更新的車型總會有更多的皮,更大的屏,但作為個人需求的分析來看,2016年的技術水平就已足夠。

簡色氛圍燈,發光杯架和水晶擋把,都不是什麼頂級奢華的東西,但足夠維持這個空間的親和力,令人感到平靜。在假期例牌長堵車中發掘了8公里以下自動跟車可以持續播放隨身碟內影片檔案的功能,比起隔壁左右刷快手的老哥們多了一點點貼近國產智慧化新車的關懷。

▲右錶盤上半部藍色是電驅部分,紅色動力需求需要發動機啟動,下方紅色是動能回收指示

再補充幾點日常實用性方面的體驗。

Offroad模式的離地間隙可以達到25釐米以上(海外媒體報出10。8英寸以上的資料直追部分越野車),車身長度不到5米,兼有雖然廣角畸變嚴重但車身邊緣顯示尚屬準確的全景影像,輾轉騰挪的方便程度是小勝5米以上的高級別車型的。缺陷是沃爾沃祖傳的巨大轉彎半徑,好在方向預設很輕,多打幾把也沒什麼大問題。

第二三排的五個座位都可以裝兒童座椅,尤其是第二排三個座位幾乎等寬,雖然對於身形較大的乘客可能有些擠迫,但從空間靈活運用方面很可能有優勢:小朋友坐中間不影響兩邊進出第三排,稍大一點撤掉兒童座椅之後可以直接使用車輛自帶的增高墊——絕對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各種家庭場景。

後記:

總結來說,我認為上一代XC90就是一部“逐漸優雅老去而非突然直接過時”的車型,有理由相信這一代XC90在10年之後看來也是類似,有歲月痕跡但依然可以認為是好的設計。遲到近8年最終還是提了這麼一輛車,初步開下來是滿意的,缺陷可以慢慢整理,只不過對於沃爾沃品牌來說,實際上的旗艦隻是達到這個水平,尚需繼續努力,否則只有品牌下滑一條路。

最後,希望EX90能給行業帶來多一點波瀾,無論是重新定義造車過程或用車過程中的環保、安全、人文關懷,要帶給大家一點值得被記住的東西,也希望吉利的體系內還能包容一些北歐式的奇思怪想,也許有一天沃爾沃像薩博一樣不復存在,至少產品要讓人喜愛和懷念並不時提起。

文|西貢宋老師

圖|西貢宋老師

本文來源於 汽車之家車家號-駕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