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箐被曝轉投大眾,曾批特斯拉“殺人”!CARIAD年薪50萬搶人中

“這工資放在網際網路都算是高的。”一位業內人士感嘆說。儘管成立不足半年,但CARIAD的招聘已悄然出現在一些地方,儘管數量還不多,但也可以一窺這家立志於打造中國頂尖軟體公司在挖人上的出手態度。比如ADAP計算軟體崗位,給出了“30-45K·13薪”的工資,並僅要求1-3年工作經驗。50萬的年薪,並不低。CARIAD公司計劃今年將人數從建立之初的600人增長至800人,這家公司在大張旗鼓地招人。

而智慧駕駛是目前最火熱的行業之一,隨著汽車行業的轉型對軟體類人才需求增加,而網際網路公司的加入又推高了薪酬,這使得行業平均工資水漲船高。資料顯示,2022年智慧駕駛工程師平均工資¥28。0K,2022年工資高於2021年,較2021年增長了21%。在這種情況下,給出高額的工資其實並不意外。特別是對急於在智慧駕駛上補缺的大眾汽車而言,更是需要有不惜重金的決心。

在招募普通工程師的同時,對大佬級別人才的招募更是關鍵。現在,大眾汽車或許已經得了一員垂涎已久的“猛將”。

10月24日,多家媒體報道稱,隨著大眾和地平線合資公司成功組建,前華為高管蘇箐將加入該公司,或擔任某項技術負責人。去年有訊息稱,蘇箐從華為離職。隨後華為官方確認了該訊息,並感謝蘇箐對華為車BU所做的貢獻。蘇箐擔任過華為終端首席架構師,從海思晶片做起,參與領導開發了華為達芬奇AI晶片架構,隨後又出任華為汽車BU智慧駕駛產品線總裁、首席架構師。

蘇箐

去年7月,蘇箐在訪談中稱“特斯拉這幾年下來,它的事故率還是挺高的,而且是從殺第一個人到最近殺的人,它的事故型別非常像”。蘇箐當時的原話為:“這個地方我用‘殺人’這個詞,大家聽起來可能是嚴重的。但大家想一想,機器進入人類社會和人類共生的時候機器是一定會造成事故率的,講難聽點就是‘殺人’,只是說我們要把它的事故機率降到儘量低。從機率上來說,這就是一件有可能發生的事”。

而在蘇箐發表“殺人”言論20天后,華為內部發布一封人事任免檔案顯示,免去蘇箐智慧駕駛產品部部長職務。當時華為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蘇箐在參加外部活動談及自動駕駛技術與安全時,針對特斯拉發表了不當言論,蘇箐已就其個人不當言論進行了深刻檢討,但鑑於其言論造成的不良影響,華為決定免去蘇箐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智慧駕駛產品部部長職務。蘇箐將去戰略預備隊接受訓戰和分配。

根據當時報道,蘇箐被免職後,由卞紅林接任蘇箐為新任智慧駕駛產品部部長,卞紅林此前任職華為消費者業務CTO。隨後1月26日,蘇箐離開華為。隨後的2月18日,就有訊息傳言蘇箐加入了大眾中國的一家軟體公司。當時,德國媒體《經理人雜誌》報道稱,大眾汽車集團正與華為公司展開談判,計劃以數十億歐元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訊息稱,這筆交易的談判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其中還涉及大眾尚未精通的技術系統。

大致的合作形式是,雙方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由大眾出資並控股,而華為提供技術,成為大眾的tier1(一級供應商)。而今年從華為離職的智慧駕駛產品線總裁蘇箐將加入該合資公司,擔任產品負責人。還有傳聞稱,蘇箐將擔任大眾在中國設立的自動駕駛公司CTO,並將帶領其在華為的部分團隊成員一起加入大眾。不過,與華為的收購似乎並沒有按照既定目標前進,在今年10月,隨著大眾和地平線合資公司成功組建再次曝出蘇箐將加入該公司,或擔任某項技術負責人。

與地平線的聯手是大眾集團在中國強化軟體能力的關鍵一步。按照計劃,大眾汽車將投資24億歐元,讓旗下軟體公司CARIAD與中國科技公司地平線機器人成立一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合資企業,並持有60%的股份,從而加快集團面向中國市場的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程序。

這項合作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大眾將對地平線投資10億美元,成為地平線的關鍵戰略合作伙伴,深度參與到地平線長期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中;第二,CARIAD和地平線將成立合資公司,此項投資約13億歐元,其中CARIAD持股60%。由此,大眾也成為地平線的大股東,但具體持股比例並沒有對外公佈。

大眾此前一直計劃在中國與一家本地公司進行合資,其中華為、大疆是最熱門的緋聞物件。而大眾最終選擇了還處於創業階段的新興公司地平線。這其中可能考慮得比較複雜。和華為合作,很多大型主機廠都覺得合作不是那麼順暢。另外,外資企業對華為和大疆這種被美國製裁的中國科技企業都比較謹慎。所以這些原因導致合作的方式和深度有限,同時也不敢深入,畢竟大眾在美國還有很大的生意要做。所以地平線可能是比較划算的選擇。

地平線目前估值在30億美金左右,而此次大眾的強勢入股,直接成為了持股30%的大股東,同時其還控股了一家合資公司。而從國際上來看,即便有美國的《晶片法案》,但該法案主要會對14奈米以下尤其是7奈米以下晶片製造裝置會帶來衝擊,包括國際先進的手機、電腦、伺服器和超算等晶片生產均將受到制約,而對14奈米以上尤其是28奈米成熟工藝生產影響不大。當前地平線正在上車的征程5晶片,採用臺積電16nm工藝,應該是不受影響,至於地平線計劃2023年推採用7nm製造工藝的征程6 ,目前暫時無法判斷。

一切準備就緒,招攬人才是在中國本地實現技術反超的關鍵,而來自華為的智慧駕駛負責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儘管兩次傳言版本略有不同,但從內容來看都是擔任在中國合資軟體公司的技術負責人。這似乎也意味著大眾一直為其保留著該職位。有訊息顯示,去年12月,蘇箐從華為離職後,就加入了大眾在中國設立的軟體子公司CARIAD。而針對最新訊息,目前大眾方面迴應稱:暫無可提供的官方資訊。當然,這也可能是還沒有到能夠正式公佈的時候。

大眾汽車表示,將在2021-2025 年投入超過300億美元全方面提振軟體技術,並計劃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聘請“數以千計”的軟體工程師,在為汽車配備最新數字技術方面追趕本地競爭對手。CARIAD中國子公司目前已擁有800多名員工,預計於2023 年底前實現人數翻番,其中90%以上將是本土軟體人才。當這麼多的本土化人才到位之後,CARIAD能否研發出與華為媲美的智慧駕駛系統?若實現這個目標,毫無疑問,這將使得大眾重新回到其技術巔峰地位——目前來看,這是大眾產品在中國最大的軟肋。

不過,大眾的軟體問題是依靠挖人能夠解決的嗎?從最近兩年來看,大眾在中國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也使得其不斷加快變革。但外資公司本身的痼疾以及合資公司所缺少的自由度和研發能力,使得大眾在智慧新能源汽車時代確實優勢大為減弱。目前尚不清楚大眾在中國設立的軟體公司究竟能為在中國生產的產品賦能到什麼地步,而這種開放性決定了創造力,也決定了下一代大眾車的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一些德國媒體在報道CARIAD中國子公司成立的時候,曾使用了時任大眾CEO迪斯“力排眾議”做出CARIAD的第一家子公司設在了中國。不管內部有何阻力,沉淪還是崛起,就在此一舉。

本文來源於 汽車之家車家號-明鏡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