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河湖休養生息制度,到2025年北京汙水處理率達98%

1月10日,北京正式釋出《關於進一步強化河(湖)長制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水生態健康狀況持續改善,水環境問題基本根治,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8%。北京還將建立河湖休養生息制度,依法劃定禁漁區和禁漁期,研究推進重點河湖(河段)水庫一定時限的全面禁漁,並妥善解決漁民生產生活問題。

到2035年,水生態健康狀況實現根本好轉

意見提出,到2025年,河(湖)長制治水工作機制更加完善,責任制體系進一步夯實,水生態空間管控體系基本建立,水資源配置和水務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水生態健康狀況持續改善,水環境問題基本根治,全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8%,地表水國控斷面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穩步提升,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正常年景市內五大流域(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大清河、薊運河)幹流實現“流動的河”,市民親水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到2035年,水生態健康狀況實現根本好轉,河湖水系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水平明顯提高,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大幅提升,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河湖景象持續呈現,首都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現代水治理體系基本建立。

加快復甦河湖生態環境

意見提出,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健全完善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系,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水資源“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全過程管理,強化高耗水行業用水監管。全面提升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汙染控制水平,持續開展雨汙混接錯接治理,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鄉垃圾規範管理水平。

意見明確,加快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根據水資源條件和功能分割槽要求,最大限度滿足河湖基本生態流量;科學認識和處理地表水與地下水補排關係,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協同保護修復。加快首都水網規劃建設,提高河湖水系連通性,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科學編制五大流域水生態保護修復規劃。

統籌協調治水與治山、治林、治田、治村(鎮/城)的關係,實施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持續降低入河汙染物總量,實現清水下山、淨水入河入庫。提升河湖棲息地生境多樣性和河湖生物多樣性,打通五大流域幹流和重點支流水岸生物遷徙通道,規範放生行為,防治外來物種侵害。

依法劃定禁漁區和禁漁期

意見提出,建立河湖休養生息制度,依法劃定禁漁區和禁漁期,根據水環境質量和水生態健康狀況,研究推進重點河湖(河段)水庫一定時限的全面禁漁,並妥善解決漁民生產生活問題。完善河湖水生態監測與健康評價,健全完善水流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北京將建設水城共融、林水相依的生態景觀廊道,構建一批富含“生態、生活、生機”內涵理念的城市活力空間,打造一批水岸經濟帶。加快城市濱水慢行系統建設,依法合理佈局河湖岸線便民服務配套設施,有序推動適宜河湖水域開展的水上冰上運動。提升郊野河湖水生態品質,打造近自然岸線,構建清新明亮、藍綠交織的生態景觀帶,提高濱水空間的通達性、宜居性。

完善流域統籌協調機制

意見指出,建立健全跨省市界重點流域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重點推動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充分發揮海河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強化與相鄰省市河長制辦公室的工作對接,統籌確定目標任務,統一治理標準,推動流域資訊共享,提升跨省市界河湖聯防聯控聯治水平。

按照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排程、統一管理要求,統籌確定跨界河湖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保護目標。市級層面統籌跨區界河湖管理保護,區級層面統籌跨鄉鎮(街道)界河湖管理保護,明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管理保護責任。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