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紀錄片曝“參宿”故事 不完美小孩也能做主角

《深海》今日(16日)釋出幕後紀錄片(《心之所往,比海更深》)第二集,首次透露主人公參宿的“討好型人格”及名字來源,還透露了導演田曉鵬在《大聖歸來》後不為人知的困境。電影《深海》將於大年初一上映。

“參宿”是一顆接近“爆炸”的恆星,與主角相似:普通的外表下,暗藏非常不穩定的爆發。值得一提的是,《深海》“前所未有”的創新難度,不僅體現在全片使用“粒子水墨”視效,更體現在其 “真人演技般”細膩的角色表演。《深海》用一個極普通的小女孩視角,對“生命的意義”展開深度探討,作為國產動畫擁有極強挑戰性。

《深海》紀錄片曝“參宿”故事 不完美小孩也能做主角

女主“參宿”的名字,由來於導演田曉鵬的日常小愛好:看星星。“南河三”和“參宿四”還有天狼星,是冬季天空中最亮的三顆星——因為處於“晚期”的它們隨時都可能爆發。參宿的命運就和參宿四(晚期紅巨星)很像,包裹著“紅色外衣”的她們,都是極為不穩定的存在,隨時都可能吞噬自己。會放大別人的否定、開心的外表下藏著很重的心事……不像田曉鵬導演之前作品裡如“大英雄”般存在的大聖,《深海》女主參宿是一個敏感內向、再普通不過的小女孩。

《深海》紀錄片曝“參宿”故事 不完美小孩也能做主角

為打造這樣一個“普通”到人群中的女孩,《深海》做了許多“不普通”的努力。為體現女主在並不“陽光”的生長環境與心理狀況下形成的疲憊狀態,影片在角色模型設計上,增加了與其年齡並不相符的眼袋、微微下拉的眼角、偶爾散漫無焦的雙眸。在表演上,《深海》第一次讓動畫電影擁有“演技派”女主,讓觀眾對劇情與人物的設定更加具有代入感:一方面,出於對自我的壓抑與他人的膽怯,女主經常展示出怯懦的狀態,經常下意識地將伸出一半的手縮回、習慣性說“對不起”;另一方面,微表情的豐富變化也是《深海》團隊做的前沿性嘗試:在終極預告中,撕幕布這場“痛感極強”的戲,參宿透過“肌肉顫動”、“痛出淚光”……使外表普通的自己擁有了天生的“大銀幕演技”。

《深海》紀錄片曝“參宿”故事 不完美小孩也能做主角

“能不能讓我安靜會兒”,是田曉鵬導演做完《大聖歸來》後、遇到一系列電影外不可控之事後的心中所想,自責、被孤立、不完美……和參宿一樣,田曉鵬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扎進《深海》的創作,重新找到“微亮瞬間”,是田曉鵬繼續前進的動力。

溫和的動畫人和溫柔的團隊,共同創作了一部“溫暖”的動畫。據瞭解,團隊餵養了園區七八十隻流浪貓,而電影中的“有財”正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影片中出現最多的動物是“海獺”:毛茸茸、可愛無害、擁有先天親和力的它們,正是在深海世界陪伴參宿的溫暖所在。“溫暖”正是《深海》想要傳遞給觀眾的: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個月幾天,而是活一些瞬間,正是那些“微亮瞬間”,支撐著我們前行。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