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漢字簡化似乎一直是辨別平民文化與精英文化的試金石,繁體字與簡體字這一對互生互存的文化工具,在不少建議“廢簡復繁”者的鼓動下,竟然演變成了一對水火不容的“苦命兄弟”。

甚至最近幾年,簡體字成了人人喊打的妖孽。誠然,繁體字已被使用數千載,而簡體字的生命則不過一百多年,於是很多提倡注重傳統文化的學者便提出,我們應當重新拾起老祖宗的繁體字,而廢除沒有內涵的簡體字。

其實,自從簡體字成為主流之後,“廢簡復繁”運動就始終沒有停止過。或是學術討論,或是國家大會,很多人熱衷於這一提案。著名導演馮小剛也是繁體字的忠實愛好者,他曾在兩會上公開提出過自己的看法。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馮小剛的觀點很直白,他表示要想救傳統文化,必須得恢復繁體字。不僅是馮小剛,很多名人都表示過對繁體字的讚歎和喜愛,而他們的理由無非可以總結為三大點,也就是簡體字的“三宗罪”。

其一,簡體字閹割了漢字的文化內涵,讓漢字變成了符號。眾多周知,漢字屬於象形文字,每個字的寫法都是有一定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的,如果僅僅為了讓我們學起來和用起來簡單,而讓構造複雜、佈局雋美的漢字失去了它固有的美學格局,讓漢字淪為了一種沒有藝術內涵的工具,這無疑是對漢字的褻瀆。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其二,簡體字導致了傳統文化的斷裂。自春秋戰國開始,繁體字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載體,古文典籍、書法國畫、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無不是用繁體字書寫而成。如果現在突然改用簡體字,那麼這些既往的成就便會顯得遙遠、被割裂。

其三,回顧漢字發展史,共出現過三次較大的文字革命,分別是:大篆變小篆,小篆變隸書,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前兩次發生的契機非常遙遠,而繁體字跨越了第二次與第三次兩千多年的時間長度,這說明繁體字是非常適用於中國本土文化的,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而這次漢字簡化則顯得突兀而不協調。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但是,雖然這些理由看似非常合理,但也有人認為簡體字才是時代發展的潮流。比如文化學者易中天就對馮小剛的言論提出過質疑,他沒有過多反駁,只是舉了一個例子:亂灶龜鬱會寫嗎?

四字一出,輿論炸鍋。乍看之下一個都不認識,還以為是哪裡來的生僻字,但其實它們都是我們熟知簡體字的繁體寫法,它們的簡體字依次是:亂、灶、龜、鬱。如此看來,如果真的廢簡復繁,那麼還是有弊端的:首先,寫起來複雜費時;其次,我們幾代人已經熟悉了簡體字,如果後人去學繁體字,中間勢必要產生斷層。

馮小剛:恢復繁體字,才能救傳統文化!易中天丟擲四字,網友炸鍋

不忘繁體字固然是好事,但馮小剛等人只管一味地恢復,這說明他們對繁體字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認識並不深刻。中國的文化復興不應該拘泥於恢復繁體字上,而應該將焦點集中在教育問題上:關鍵是要從體制高度進行改革和規劃,拔高教育的層次。

我們可以從另一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假如中國真的恢復了繁體字會怎樣?結果大機率會只有一個,那就是繁體字沒有撐起傳統文化的大旗,而只是淪為了一門學科而已,一種被學習的技能而已。

至於馮小剛“以恢復繁體字來拯救傳統文化”的觀點實是誇大其詞了。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大家站繁體字還是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