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說起鼎鼎大名的亡國之君陳後主,一定會想到他原創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還有他在國家危亡之際攜寵妃躲到井裡避難的狼狽相。然而就在陳叔寶的後宮裡還有一位賢惠的皇后存在。

這就是皇后沈婺華!

賢后的存在被華麗麗地無視

沈婺華是南朝陳武帝陳霸先的外孫女,江蘇吳興人,絕對的貴族出身。她和叔寶是表親關係,也算青梅竹馬。按說這是個不錯的婚姻結合,可是因沈皇后姿色平平,又不喜奢華,與叔寶好聲色,喜奢靡,重享樂的價值觀有很大出入,所以兩口子婚姻並不和諧。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叔寶寵愛江南尤物張麗華、孔貴嬪,沈後對此全無醋意。就連後宮實際管理者是貴妃張麗華,將她架空,她也不羨慕不嫉妒。你可以說這是沈後賢惠到隱忍的地步,其實從正常人心裡來說,沈後不生氣大概出自於“你不稀罕我,我也不稀罕你”的心理,我視你為空氣。

有次陳叔寶心血來潮想起沈後。平時這兩口子大半年也不見上一面。剛到沈後宮中坐了一會兒陳叔寶就想走。沈後也不說客氣話挽留,你來去自便吧。這反倒讓陳叔寶奇怪了(男人就是這樣,你越矜持他越緊張)。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於是陳叔寶寫下了那首“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的名詩,題目叫《戲贈沈後》,既秀了一把詩才,又把老婆挖苦了一通。沈後也提筆回贈了一首:“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

這首五言小詩寫得非常有韻味。

“誰言不相憶”:你別說我心裡沒你,你是個大活人我也無法將你忽視;

“見罷倒成羞”:好不容易見了面反倒又讓人害羞不自在起來;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我知道你真實心裡就不肯留下來,那麼勉強又有什麼意思呢?

詩裡有著輕輕的責備嗔怨,但又充滿了羞澀,就像一位少女在情郎面前的撒嬌。不知陳叔寶讀了此詩後,這一晚是否“讓我用心把你留下來(留下來)”?他們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不知陳叔寶是否還能記起?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靠譜皇后未遇到靠譜皇帝

沈後在飲食起居上非常節儉,衣服上連錦繡裝飾都沒有,十分素樸。她身邊的近侍也不多,裁減了一百多人,不講排場擺架子。她的這種生活方式與“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 (《玉樹後庭花》)的陳朝後宮非常違和,沈後成了一個另類的存在。

對於丈夫陳叔寶的種種荒淫行為,沈後曾再三勸諫。但是陳叔寶根本聽不進去,還引發極大不滿,他打算廢掉沈後,改立張麗華。只是這一計劃還沒來得及施行,國家就亡了。

按說沈後在後宮的處境十分不妙,她缺乏“美人心計”。幸好她性格嫻靜,人淡如菊,凡事能做到與世無爭。這位才女皇后平時靠看書寫文章、誦讀佛經來打發光陰,自娛自樂,內心充實。老公對她來說就是個擺設。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當隋軍打進金陵逼近皇宮時,陳叔寶嚇得帶寵妃們躲進井裡,為如今的南京旅遊業增添了一口有故事的“胭脂井”。而沈後仍然不慌不忙,亦如平日在宮中看書,她知道這一天早晚要來。

陳叔寶當了七年不知疾苦的快樂國君,最後混了個亡國下場,實屬必然。此時愛妃已被殺死,陪伴他的正是原配妻子沈婺華。沈婺華對他不離不棄,與丈夫一起被押送到隋朝的都城長安,開始了亡國後的生活。

荒唐的叔寶倒是想得開,入隋後,發揚後主劉禪“樂不思蜀”的精神,全無心肝得又活了十五年。陳叔寶死後,沈婺華為亡夫寫了篇情深意切的哀辭。“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可見沈婺華十分念及夫妻之情。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隋煬帝楊廣也是好色之人,沈婺華可能不是他的菜。但是她的才學與為人很受楊廣敬重,每次去各處視察總要帶著她。

她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觀音菩薩”化身

隋朝亡後,沈後得以回到故鄉。經歷了這麼多磨難,讓她看破紅塵,在毗陵天淨寺出家為尼。沈後法號觀音,活到了唐貞觀初年,比丈夫又多活了二十多年。

沈後出家與南朝時期佛教盛行有關。她一直對佛教有精深研究,這也是她在寂寞宮廷生活中的心靈慰藉。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有一年南方遭遇旱災,老百姓的莊稼眼見顆粒無收。本來南陳政局就已日薄西山,這下子更是惹得民怨沸騰。沈後在宮中親自誦唸佛經求雨,四個小時後大雨而至,一解百姓之苦。

沈婺華出家後,正是隋末天下紛爭之際,大一統的局面再次被打破。興亡苦的都是老百姓,沈婺華眼見無辜生靈慘遭塗炭,於心不忍,便裝扮成觀音大士,用計謀救助了許多老人和孩子。

後來她為了躲避官兵,隱居在山東萊山苦修。而經她所救助的人分散在全國各地,大家口口相傳觀音菩薩的行跡,讓沈婺華觀音的名聲越來越大。百姓們紛紛繪製沈婺華模樣的觀音影象,在家裡供奉起來。

賢惠的皇后卻遇上不靠譜皇帝,亡國後成為觀音菩薩的原型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的幾百年裡,觀音菩薩都是男人形象,如今一些寺廟也可見留著小鬍子的觀音菩薩像。自沈後出家後,觀音菩薩逐漸成了一位相貌端莊,慈眉帶笑的女人,這正是沈婺華的形象。

文:劉櫻姝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